甜地丁
目录
米布袋《救荒本草》,地丁、小丁黄《吉林中草药》,痒痒草、地电、猫耳朵草(江苏)
带根全草。
味甘、苦,性寒。
入心、肝经。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痈肿疔疮,丹毒,肠痈,瘰疬,毒蛇咬伤,黄疸,肠炎,痢疾。
1、治肠痈(慢性阑尾炎),地丁60g,红藤60g。水煎,每日服2次。(《吉林中草药》)
2、治急性脓肿,疔疮,板蓝根30g,地丁、金银花、大青叶、蒲公英各15g。水煎,每日服3次。外用鲜地丁,捣烂敷患处。(《吉林中草药》)
3、治疔毒,地丁30g,甘草9g,明矾3g。水煎,黄酒为引,每日服2次。(《吉林中草药》)
4、治烫火伤,地丁研末,香油调涂患处。(《吉林中草药》)
5、治急性传染性肝炎,地丁30g。水煎服。(《内蒙古中草药》)
6、治指头感染,地丁、野菊花各30g。水煎服。(《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内服:煎汤,6-30g。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洗。
一、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扎把晒干。
二、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段,晒干。
1、米口袋,多年生草本。根圆锥状。茎缩短,在根颈丛生。托叶三角形,具有长柔毛;奇数羽状复叶;小叶11-21;椭圆形、卵形或长椭圆形,长6-22mm,宽3-6mm;伞形花序有花4-6朵;花萼钟状,上面2萼齿较大,与花梗均被有长柔毛;花冠紫色,旗瓣卵形,长约13mm;翼瓣长约l0mm;龙骨瓣短,长5-6mm;雄蕊10,二体;子房圆筒状,花柱内卷。荚果圆筒状,无假隔膜,长17-22mm。种子肾形,具凹点,有光泽。花期4月,果期5-6月。
2、少花米口袋,别名地丁、紫花地丁《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多年生草本。具粗大而直下的主根和不甚长的地下茎。托叶卵状三角形,有贴伏的疏柔毛;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19枚,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0.5-2.5cm,宽1.5-7mm,先端钝或急尖,有细尖,两面被疏毛,有时上面几无毛。伞形花序有花2-4朵,总花梗细长,均与叶等长,被白色疏柔毛;花梗很短或无花梗;苞片三角形,长2-3mm;被疏柔毛;小苞片线形,长约为萼筒的1/2;被毛;花萼钟状,长5-7mm;被银色疏柔毛,萼齿披针形,大小不等;花冠红紫色,旗瓣卵圆形,长约13mm、先端微缺,翼瓣长约11mm,龙骨瓣长约5.5mm;雄蕊稍短于龙骨瓣;子房长圆形,被疏柔毛,花柱长不及1 mm,先端弯曲。荚果长圆筒状,长15-20mm;宽3-4mm;被不平伏的软长毛,成熟时毛较稀。种子圆肾形,直径1.5mm,有光泽,具不深的凹点。花期5月,果期6-7月。
3、狭叶米口袋,多年生草本。主根细而长。茎缩短,在根颈从生。托叶宽三角形,外被疏长毛;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19;长椭圆形或条形,长6-35mm;宽1-6mm,先端急尖、钝尖或截形,具细尖头,两面有疏柔毛。伞形花序具花2-3朵;总花梗长5-10cm;花萼钟状,被有密长柔毛,上面2萼齿较大;花冠粉红色;旗瓣圆形,长6-8mm,先端微缺,翼瓣长约7mm,龙骨瓣长约4.5mm;雄蕊10;二体。荚果圆筒形,无假隔膜,长1.4-1.8cm,稀达2cm;被疏柔毛。种子肾形,直径约1.5mm,有凹点和光泽。
4、蓝花米口袋,别名金菖根、地米菜《云南药用植物名录》。多年生草本。托叶大,宽椭圆形至圆盘形,长5-6mm,钝头;2托叶完全分离;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7;稀为9枚,倒卵形、阔椭圆形或广卵圆形,长达1.8cm,宽约1.2cm,先端截形或微缺,具不明显的细尖,上面无毛,下面被细柔毛,叶脉及边缘处毛较密;伞形花序有2-3花,稀为4-5花;总花梗约与叶等长,或超过叶长的1/3;被疏毛;花梗长4-6.5mm;被棕色平伏的长硬毛;苞片三角形,长2-2.5mm;小苞片长卵圆形,渐尖,长约1 .5mm;边缘有牙齿状腺体;花萼狭钟状,长约6mm;被棕褐色平伏长硬毛,上面2齿大而阔,长约2.5mm;花冠蓝花,旗瓣卵状圆形,长约11mm,先端深缺,翼瓣长约l0mm,龙骨瓣长约4.5mm;雄蕊略短于龙骨瓣;子房圆柱形,无毛。
5、小米口袋,多年生草本,高4-lOcm。全株密被白色长柔毛,果期后毛渐少。主根圆锥形,粗壮,不分枝或少分枝。茎缩短,在根颈上丛生。托叶基部与叶柄合生,外被长柔毛;奇数羽状复叶;小叶9-21枚。椭圆形或近披针形,长4-15mm,宽2-8mm,先端钝圆,有小尖头,基部圆形或宽楔形。总花梗数个自叶丛中抽出;伞形花序,具花2-5(-8)朵,花梗极短或近无梗;花蓝紫色或紫红色;花萼钟状,萼齿不等大,上2萼齿较大,下3萼齿较小;旗瓣宽卵形,长12-14mm,先端微凹,基部渐狭成爪,翼瓣长圆形,长8-11mm;基部有爪,龙骨瓣长5-6mm;子房密被柔毛、花柱先端卷曲。荚果圆筒形,长13-22mm,宽3-4mm,有长柔毛。种子肾形,有浅蜂窝状凹点。花期5月,果期6-7月。
1、米口袋,生于山坡、草地或路旁。分布于东北、华北、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湖北、湖南等地。
2、少花米口袋,生于山坡草地。分布于东北、内蒙古、宁夏、甘肃、河南等地。
3、狭叶米口袋,生于山坡草地或路旁。分布于东北、华北、陕西、甘肃、江苏、江西、河南等地。
4、蓝花米口袋,生于山地草丛中。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5、小米口袋,旱生植物。是零星生长的草原伴生植物。分布于东北、华北及中南、云南等地。
药材性状:米口袋根呈长圆锥形,有的略扭曲、长9-18cm;直径0.3-0.8cm;表面红棕色或灰黄色,有纵皱纹、横向皮孔及细长侧根;质硬,断面黄白色,边缘绵毛状,中央浅黄色。颗粒状。茎短而细,灰绿色,有茸毛。单数羽状复叶,丛生,具托叶,叶多皱缩、破碎,完整小叶片展平后椭圆形,长0.5-2cm;宽0.2-lcm;灰绿色,有白色茸毛。有时可见伞形花序,蝶形花冠紫色或黄棕色。荚果圆柱形,长1.5-2.5cm;棕色,有白色茸毛;种子黑色,细小。气微,味淡、微甜,嚼之有豆腥味、以根粗长、叶色灰绿者为佳。
1、《吉林中草药》:“清热解毒。治肠痈及诸疮肿毒。”
2、《内蒙古中草药》:“清热解毒,消痈肿。主治化脓性炎症,痈疽疔疮,高热烦躁,黄疸,肠炎,痢疾,瘰疬。”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