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卤面
目录
开封制作吊卤面的历史悠久,但是说到它的驰名,还得从开封名厨黄继善说起。
话说黄继善15岁逃荒到开封,在一家小菜馆当学徒。几年后出师,又遇到了自南京来开封避兵乱的官宦人家的厨师周孝德,二人一见如故。当时周孝德在山货店街19号吴家一个小院里开馆,因黄继善为人正直,忠厚勤快,手脚利索,颇得周孝德赏识,让他掌管门面,负责经营,技艺上也给以真传。周孝德技艺高超,黄继善勤奋好学,师徒配合默契,生意越做越红火,一天到晚门庭若市、座无虚席。当时开封著名餐馆“又一村”正好在小吃店的对面,那里的顾客往往指名要小吃店的小笼包子、吊卤细面作为主食。黄继善的小吃店名气越传越远,生意也越做越大,日营业额竟有四五十块银元。
当时饭馆还没有正式的名字,一天,黄继善提着一包点心去拜访房东吴仲琳,老先生是个书法家,经常到饭馆吃饭。黄继善恳请他给饭馆起个字号,他欣然同意。这么好吃的包子起个什么名字呢?老先生沉吟良久,想起史书上记载北宋时,有家饭店以制作包子而名满京城,其包子名叫“王楼山洞梅花包子”,号称“在京第一”。于是挥笔写下“第一点心馆”五个大字。1932年秋,正当黄继善的事业如日中天之时,河南省政府建设厅厅长张钫买下了吴家的这处房产,开设崇记商号。“第一点心馆”不得不选址搬迁。由于时间仓促,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地方,黄继善就在山货店街南口买了一座几近倒塌的小楼,修缮一新后重新开业。因为有了这座小楼,“第一点心馆”更名为“第一楼点心馆”,并请清末举人祝鸿元题写了匾额。
黄继善不因为生意兴隆了就降低了饭菜的质量。他在选料上十分严谨,芝麻油要新磨的,粉芡要绿豆的,面粉要麦穗牌的,甚至为防顶冒,给他送货的人都固定下来。黄继善做吊卤面一定要用绿豆芡,有一次,一位客人要吃吊卤面,但他并没有做,客人问起原因,他解释说没有好芡。客人遗憾的同时对其严控质量的做法大为赞赏。
清代厨膳秘籍《调鼎集》里面有“卤子面”的做法:面粉用水和成光滑均匀的面团,稍醒后擀成薄片,折叠成长条,再切成细面条,抖开,下入滚水中煮熟,捞出面条,盛在碗内;取肥瘦各半的嫩猪肉,切成小方块,将肥、瘦猪肉分别盛放;锅内加水及料酒,水滚后先下肥肉,再下精肉;把熟猪油调在酱内,待肉半熟时,倒入调好的酱,再下花椒末、砂仁粉及葱花,临起锅时用豆粉调成稠糊,倒入锅内勾芡,最后将卤子浇在面腕里即可。“卤子面”的特点是面条柔软不糊,卤子鲜美适口,其面质除筋、韧、滑、爽外,卤汁更具特色。笔者一度怀疑开封吊卤面吸取了“卤子面”的工艺并做了改良。
开封吊卤面的主要技术也在于制卤:先将猪瘦肉切成雪花片,用酱油、绍酒腌三五天,放入七成热的高汤,水沸后捞出。第二步将海米、玉兰片与木耳、南荠切成雪花片,同大青豆一起放入清水锅内。水开后,放入姜米,味精、酱油、盐,勾入流水芡,搅成不稀不稠的糊;然后将肉片、黄花菜、蘑菇放入,煮两三分钟,端锅离火,将鸡蛋糊陆续倒入锅内;蛋糊凝固后,端锅上火,用小武火煮制,鸡蛋浮起,倒入盆内,淋上花椒油、小磨麻油、搅匀。浇在细面条上,即可食用。经数道工序精制而成的吊卤面油亮美观,色泽鲜艳,卤汁黏而不腻,用筷子将面条挑起,卤汁附在面条上,挂面不流,堪称“中州膳食一绝”。
我是没有品尝过黄继善先生做的吊卤面,也没有吃过王国柱亲手做的拉面,觉得有些遗憾。好在,开封美食在岁月变迁中被传承了下来,时间可以改变,味道却没有改变。
1979年,吊卤面被开封饮食业定为名产风味小吃。它继承了传统技艺,选用优质精粉面、粉芡、猪瘦肉、小磨油、鲜鸡蛋、玉兰片、南荠、水木耳、黄花菜、鲜蘑菇、大青豆以及味精、酱油、姜末、花椒油等十多种原料,经数道工序,按照严格的比例精制而成。制成的吊卤面具有透亮美观,色泽鲜艳,卤黏而不腻,用筷子将面条挑起,卤能附在面条上的特点。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