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电梯劝烟猝死案

2017年年5月2日,段某某和杨某先后进入郑州市金水区某小区的电梯内。由于段某某在电梯内抽烟,两人发生言语争执。老人电梯内被劝阻后猝死,郑州市中院撤销劝阻者补偿1.5万元一审判决;死者家属拒绝劝阻者捐赠。

目录

2017年年5月2日,段某某和杨某先后进入郑州市金水区某小区的电梯内。由于段某某在电梯内抽烟,两人发生言语争执。

警方询问笔录提到,杨某称,当天他从小区14楼乘坐电梯,准备下楼取快递。进入电梯厢后,看到一名老人(段某某)在吸烟。“我说,‘老先生,吸烟对身体不好,再说电梯里空间比较密闭’。”

视频视频

监控视频显示,当天9时24分03秒,段某某在电梯间内吸烟,4秒钟后,杨某进入电梯,按了负一楼电梯键。

随后,双方开始有语言交流。电梯到达一楼,杨某按了开门键,段某某未走出电梯。电梯到达负一楼,二人继续对话。杨某走到电梯门外,段某某在电梯门内,双方仍有争执。随后,杨某重新进入电梯,按了一楼的按钮。

监控视频显示,9时26分24秒,两人走出电梯。两分钟后,他们走到单元门口。段某某情绪相对较为激动,杨某比较冷静。9时29分06秒,两人走向物业办公室,至此时为止,段某某的香烟一直未熄灭。

物业办公室门口监控视频显示,段某某比较激动,物业工作人员从办公室内出来后,其情绪更加激动,边说话边向杨某靠近。两分钟后,杨某被劝离,段某某则被劝至物业办公室。

没多久,段某某突然倒地。急救中心出具的证明显示,急救人员到达时,段某某意识丧失,经抢救病情无变化,心电图示全心停搏,宣布临床死亡。

一审

田某某诉杨某生命权纠纷一案,一审在河南省

田某某不服一审判决,认为一审法院适用公平原则错误,事实上杨某存在过错,杨某的行为与段某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应当承担一般侵权责任,因此上诉至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二审

2018年1月23日,此案在郑州市中院二审公开宣判。

法院法院

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段某某有心脏病史,2007年做过心脏搭桥手术。2017年5月2日9时24分许,段某某与杨某先后进入金水区天骄华庭2期小区5号楼1单元电梯内,因段某某在电梯内吸烟,杨某进行劝阻,二人发生言语争执。段某某与杨某走出电梯后,仍有言语争执,双方被物业工作人员劝阻后,杨某离开,段某某同物业工作人员进入物业公司办公室,后段某某心脏病发作猝死。根据金水区天骄华庭小区监控视频显示内容,事件发生过程中,段某某情绪较为激动,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情绪激动程度不断升级;杨某在整个过程中,情绪相对比较冷静、克制;二人只有语言交流,无拉扯行为,无肢体冲突。经核算,三段监控视频中显示出杨某与段某某接触时长不足5分钟。

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杨某劝阻段某某在电梯内吸烟的行为未超出必要限度,属于正当劝阻行为。在劝阻段某某吸烟的过程中,杨某保持理性,平和劝阻,其与段某某之间也没有发生肢体冲突和拉扯行为,也没有证据证明杨某对段某某进行过呵斥或有其他不当行为。杨某没有侵害段某某生命权的故意或过失,其劝阻段某某吸烟行为本身不会造成段某某死亡的结果。段某某自身患有心脏疾病,在未能控制自身情绪的情况下,发作心脏疾病不幸死亡。虽然从时间上看,杨某劝阻段某某吸烟行为与段某某死亡的后果是先后发生的,但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因此,杨某不应承担侵权责任。

判决书判决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担损失。”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四条的前提是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且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而本案中杨某劝阻吸烟行为与段某某死亡结果之间并无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因此,一审判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适用公平原则判决杨某补偿田某某15000元,属于适用法律错误。一审判决后,杨某没有上诉。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虽然杨某没有上诉,但一审判决适用法律错误,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因为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及公序良俗是民法的基本原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法的立法宗旨,司法裁判对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应当依法予以支持和鼓励,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郑州市有关规定,市区各类公共交通工具、电梯间等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公民有权制止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的吸烟者吸烟。该规定的目的是减少烟雾对环境和身体的侵害,保护公共环境,保障公民身体健康,促进文明、卫生城市建设,鼓励公民自觉制止不当吸烟行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本案中,杨某对段某某在电梯内吸烟予以劝阻合法正当,是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的行为,一审判决判令杨某分担损失,让正当行使劝阻吸烟权利的公民承担补偿责任,将会挫伤公民依法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积极性,既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也与民法的立法宗旨相悖,不利于促进社会文明,不利于引导公众共同创造良好的公共环境。一审判决判令杨某补偿田某某15000元错误,二审法院依法予以纠正,遂作出上述判决。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皮拉图斯山    下一篇 刀尖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