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柳冠中

柳冠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理事长兼学术和交流委员会主任;香港理工大学荣誉教授;中南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广东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等;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客座教授。2018年1月,入选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

目录

77年~89年

77年 作为主要设计者,完成毛主席纪念堂灯具设计并主持工艺、技术实施。

83年 “节点”设计获西德国家专利局实用新型专利。

84年 留学回国筹建了国内第一个工业设计系。成为该学科国内学术带头人。

89年 “节点”设计获轻工业部首届工业设计一等奖。

89年 被“世界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 名古屋年会邀请大会发言,是中国人第一次登上世界设计最高讲坛。

89年 被“世界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评为“世界设计名人”之一。

90年~99年

91年 被国家人事部、国家教委派授予“归国留学突出贡献”奖章。

92年 主持制定的“工业设计教学大纲”获北京高等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96年 专著“设计文化论—苹果论”获北方十省优秀图书二等奖 。

97年 主编并专著“工业设计学系统教材”获北方十省优秀图书一等奖。

97年 主持的“工业设计专业”被轻工业部评为唯一重点二级学科。

97年 主持交通工具造型设计国际研讨会,并发表主题论文,获一等奖。

97年—现在 多次与

个人成果

1984年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工业设计系”。多年来勤奋耕耘、为人师表,奠定了我国工业设计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教学体系,已成为我国最著名的工业设计学术带头人和理论家。其教学、学术和设计实践活动遍布大江南北,培养了大批该专业的教学和设计精英、骨干;其“生活方式说”、“共生美学观”、“事理学”等理论方法在国内乃至国际设计界都产生了导向性影响,形成了中国自己的设计理论体系。

其“生活方式说”、“共生美学观”、“事理学”等理论方法在国内乃至国际设计界都产生了导向性影响,形成了中国自己的设计理论体系。  

教学教改和学术成果获国家级二等、银奖,省部级一等、二等奖和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特等、一等奖、金奖以及国际评委提名奖等;设计成果获西德专利局“实用新型”专利;设计理论被德国出版界刊登;教学思想、理论、方法被国内绝大多数院校相关专业和企业采用、推广;培养的学生已在国际著名企业(如奔驰、西门子、飞利浦、大发、大众等)作为设计骨干。  

作为内容教师,每年都超额1——2倍完成教学工作量。除了带研究生、博士生外,还为本科一、二年级上基础课,为高年级上专业设计课;同时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还频繁地主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和横向研究课题,带领学生参加国际设计竞赛,并频频获奖。

个人荣誉

创立了“方式设计说”、“事理学”理论、“设计文化”学说、“共生美学”、“人为事物科学”、“设计学”、“系统设计思维方法”等理论,被世界先进国家该学科理论界承认及引用。并成为中国设计学科的学术带头人。

由于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在高等职业教育工作中贡献突出,2007年8月22日,柳冠中荣获国家教育部授予的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融侨集团    下一篇 江铸久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