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欧盟旅游年
目录
2016年10月26日下午,由欧洲旅游委员会、“欢迎中国”认证机构主办,哲意控股承办,欧盟委员会与欧洲旅游委员会成员国支持的“2018中国-欧盟旅游年”启动仪式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国家旅游局旅游促进与国际合作司副处长杨文婷,欧盟内部市场、工业、创业和中小企业总司总司长Lowri Evans女士,欧洲旅游委员会首席执行官Eduardo Santander先生、欧洲运营商协会各国代表以及“欢迎中国”认证机构领导及嘉宾出席发布会。
高层互访达成旅游年合作共识,中欧旅游合作力争实现双赢
2016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共同出席了中欧峰会开幕式,宣布中国和欧洲旅游委员会指定2018年为“中国—欧盟旅游年”。
“中国—欧盟旅游年”为欧洲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了一个宝贵的契机,有助于进一步发掘中国市场。于此同时学习了如何吸引中国游客到欧洲各国去,并为他们提供最佳的海外旅游体验。2015年欧洲接待中国旅客突破千万人次,欧洲国家已经是大部分中国公民走出亚洲旅行的选择圣地,欧洲旅游委员会也希望看到更多的欧洲游客来到中国,感受中国古老与现代的独特魅力。
2018年“中国-欧盟旅游年”开幕式2018年1月19日在意大利威尼斯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分别向开幕式致贺词。
李克强在贺词中表示,中欧分处古丝绸之路两端,文明对话源远流长。当前,中欧正努力打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全面落实《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携手推动中方“一带一路”倡议与欧方发展战略有效对接,双方关系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李克强指出,旅游既是开展文明交流、促进民间友好的重要桥梁,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兴产业。中欧旅游资源丰富,合作前景广阔。希望双方以举办“中国-欧盟旅游年”为契机,积极扩大中欧旅游合作和人员往来,促进文明对话和民心相通,推动共同发展和互利共赢,为新时期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
“中国-欧盟旅游年”开幕式于2018年1月19日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举行。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张明大使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中国-欧盟旅游年”将拉近彼此距离,促进民心相通,为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更多正能量。以下是专访全文。
新华网:能否请您介绍一下目前中国人赴欧旅游和欧洲人赴华旅游的情况, 如旅游人数、增长情况、在各自出境游中所占份额、给双方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否有签证便利化措施等?
张明:欧洲是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第三大目的地区域。据统计,2016年访问欧盟各国的中国公民达到349.17万人次。根据欧盟稍早前的统计数据,中国已成为欧盟第三大游客来源国。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赴欧旅游的中国公民数量近年来迅速攀升,2017年上半年增速高达65%。中国游客不仅依然钟情意大利、法国这些经典旅游目的地,也在更多地走向中东欧等新兴旅游市场。比如受热门影视剧影响,去年克罗地亚的中国游客数量增长了10倍之多。欧盟国家赴华旅游的人数也相当可观,2016年达到310.81万人次。
为了促进包括旅游在内的中欧交往,人员往来便利化已被列为中欧合作“五大平台”之一,正在积极推进。根据双方达成的共识,欧盟在15个没有成员国使领馆的中国城市开设签证中心,极大地方便了中国游客申请签证。目前,双方已开始就更大范围的便利人员往来协定进行商谈,旨在为普通护照持有者提供签证便利化安排。对于希望领略对方秀丽风景和灿烂文明的中欧游客来说,这无疑会是一个好消息。
新华网:2016年,第18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宣布2018年为“中欧旅游年”。设立旅游年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为什么选择威尼斯作为开幕地点?双方在旅游年还将举办哪些活动?
张明: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涉及领域广、产业链全,在促进增长、扩大就业、推动消费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的重要意义和发展潜力更加凸显。欧洲旅游产业高度发达,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供了超过1200万个工作岗位。以旅游年为契机,深化中欧旅游合作,可以将双方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庞大的旅游市场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达到1+1>2的效果,为中欧务实互利合作打造新亮点。
旅游年的更深层次意义还在于,旅游是增进中欧民众相互了解与认知的有效载体,对于促进中欧人文交流、夯实民意根基有着重要作用。只有民心相亲,中欧关系才能行稳致远。可以说,旅游合作不仅是促进经济增长与就业的新动力,更是深化中欧人民友谊与合作的新平台。2018年是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将它定为“中欧旅游年”,可以极大促进中欧关系全面发展。
1月19日,中欧旅游年开幕式在意大利威尼斯举行。历史上,威尼斯是欧洲重要的商业和航运中心,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如今,威尼斯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游客非常熟悉和喜爱的旅游城市。可以说,威尼斯的昨天和今天都与中国有着难以分割的情谊,在威尼斯举办旅游年开幕式,可以体会到中欧两大古老文明之间跨越时空的交流。
开幕式之后,旅游年还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即将登台。比如,今年中国春节正值欧洲多国的狂欢节季,在欧洲很多狂欢节庆典上,我们将看到中国元素的融入;元宵节期间,作为“欧盟心脏”的布鲁塞尔将举办大型中国灯展,欧洲民众将这里品味“花市灯如昼”的热闹与喜庆;在一些重要节日,双方计划分别以红色和蓝色点亮中欧的著名地标;各类文化展演、研讨交流活动也将好戏连台。旅游年是一个开放广阔的交流合作平台,我们欢迎中欧各界关注、支持并参与其中。
新华网:近年来中国与不少国家都在积极推进旅游年合作。2018年除了是中欧旅游年之外,还是中国—加拿大、中国—土耳其、中国—白俄罗斯旅游年。那么,中欧旅游年的看点、亮点是什么?或者说潜力在哪里,能否独树一帜?
张明:现在的人们,都希望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旅行不仅能看到不同的风景,品尝到不同的美味,购买到不同的纪念品,而且能发现新的未知世界,感受不同风俗、文化,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理念,这些不仅对于我们个人,对于国家之间也是极为有益的。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不少国家都愿意推动旅游年合作。中欧是两大文明,拥有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欧洲特有的申根签证,可以让大家方便地在26个申根国家内旅行。希望中欧人民之间的民心相亲,能促进中欧之间进一步相互接近、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借鉴。
当然,在中欧关系已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的今天,旅游年所能起到的带动作用也将是多方面、宽领域的。由于中国和欧盟经济体量、人口数量均十分可观,相信中欧旅游年将会产生更为显著的经济、人文效益。
新华网:您认为中欧关系现状如何?旅游年除了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外,对中欧关系还会起到怎样的作用?
张明:2014年,习近平主席对欧盟总部进行了历史性访问,提出打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为中欧关系的长期发展指明了新方向。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更为新时代中欧关系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在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中欧可以成为密切的合作伙伴。
我坚定地认为,中欧关系的基本面是积极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中方高度重视中欧关系,坚定支持欧洲一体化,希望通过深化中欧合作,为双方民众带来更多实际利益,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稳定因素。中欧之间当然也存在一些分歧,但完全可以通过对话协商加以管控。
中欧旅游年的举办,有利于进一步增进双方民众相互了解,拉近彼此距离,促进民心相通,不仅有助于中欧两大文明的互学互鉴,也将夯实中欧关系的社会民意基础,为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更多正能量,为中欧友好奏响新时代的华彩乐章。
欧洲旅游目的地潜力巨大,中国旅游市场受到重视
由于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的旅游目的地的出现,旅游业的格局也开始发生变化。新兴经济体的目的地和客源市场将推动世界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吸引国际旅游业的日益增长的份额。在这种趋势下,中国起到了非常明显的巨大作用。过去10年里,中国见证了国际游客增长了2500万人次,今天中国已是位居世界第三位的旅游目的地。
同时,近年来中国出境游市场也为世界各个旅游目的地带来了令人兴奋的增长机会,中国出境游在过去的十年中以双位数字的速度快速增长,在2015年创造了最高记录。
欧洲旅游委员会执行董事Eduardo Santander指出,将中国出境游数字放到欧盟背景下,2015年欧盟接待了2%的中国旅客(约1000万人次),说明欧盟需要做更多努力欢迎中国游客,增加中国游客对于欧盟旅游目的地的积极印象。
在旅游目的地方面,欧洲不仅有像巴黎、罗马、布达佩斯这样华丽的城市,还有很多可供选择的景点,欧洲与中国一起拥有最多数量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景点以及令人惊叹的原始自然奇观,欧盟内部市场、工业、创业和中小企业总司总司长Lowri Evans女士在发言中指出,欧盟现在正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创造更多的旅游路线,去连接知名度不高却值得一看的优秀景点,而欧洲拥有许多充满活力的方面,包括设计、艺术以及美食都有着超乎寻常的优势。
发掘旅游市场潜力,为游客提供更好体验
针对2018中国-欧盟旅游年,欧盟将会提供多方面的商业支持协助,包括支持商业峰会,举办商业与商业对接活动、营销活动等,加深各国、各地区政府、旅游组织及私人部门的参与。同时在市场准入方面,中国和欧盟允许各自的旅游部门进行投资是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重要举措,中国企业清楚地看到欧洲的旅游业潜力,在过去的一年纷纷投入巨资,中国正逐步开放向欧盟国家旅游业部门的投资,欧盟各国对于这种转变感到信心十足。
同时,为了给中国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欧盟也将增加线上的营销推广,同时通过更多的调查研究,进一步了解中国游客的消费习惯以期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旅行费用高昂、签证程序繁琐,以及中文信息和材料的缺乏等问题,通常会影响游客的旅行体验,为充分实现欧洲旅游市场的潜力,创造让游客满意的旅行体验,在欧盟中国旅游年的筹备期间,实现中国与欧盟签证便利化是一个重要的目标,有必要为中国商务旅客和游客提供更容易方便的多次入境签证。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