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彝族漆器髹饰技艺

彝族漆器髹饰技艺是贵州富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美术作品。明、清朝代,大方漆器就被选作“贡品”上京供奉皇帝。作为家庭陈设品装饰书斋、客厅,更增添了古色古香的雅致。民间也作为日常生活中的用具,盛装干鲜果品、蜜饯乃至菜肴均可。大方漆器在清道光年间盛极一时。当时古老的大定府城内几乎家家都会制作漆器,故享有“漆城”之誉称。2008年6月7日,彝族漆器髹饰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录

漆器的特点是,图案幽雅逼真,造型朴实,漆色光亮可照人影,色泽艳丽,经久耐用,并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用作食具,不导热,不串味,不漏水,不生虫,耐酸、碱,不易腐朽,不褪色等。

大方县素有“国漆之乡”的美称,栽培漆树的历史,距今已1000多年。大方生漆以产量较多、品质优良而名扬海内外。

由于境内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适宜于漆树生长,县内各地均有漆树分布,尤以海拔1500~1800米地段所产生漆质量最佳。百纳、长石、沙厂、瓢井是主要产区。其品种有肤姻皮、白杨皮、青冈皮、粉皮大木、灯台大木、黄豆、椒叶、厚叶、柿花叶等。

《大定县志》有言曰:“漆树生山间,其汁可髹物,其实可以作蜡,最切于人生日用之需,惟实则每岁皆结,而汁则必间岁而始割,否则,不惟无汁,反于树有损。其臭气甚烈,骤触之令人痛肿,故卫生家宜远避之。”

技艺特征

千百年来,喜德县浓缩和汇聚了彝族母语文化之精髓,成为新中国指定的彝族标准语音地,彝族漆器展现三色文化的发源地,彝族圣乍文化的中心,在中国彝族文化中占有了不容动摇和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素有彝族“漆器之乡”、“克智之乡”、“母语文化之乡”等美称。

彝族漆器髹饰技艺,采用牛、马、羊等皮革,以棉、麻、绸、缎、木等做胎,以当地的优质生漆作原料,分为制坯、漆地、装饰等几个环节,一般一件制品需经过四十多道工序才得以完成。明、清两朝彝族漆器就被选作“贡品”上京供奉皇帝。 彝族漆器具有图案幽雅,造型朴实,漆色光亮,色泽艳丽,质地坚实,经久耐用等特色。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纸笺加工技艺    下一篇 白沙茅龙笔制作技艺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