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斑点九棘鲈

中文名:斑点九棘鲈(拼音:bān diǎn jiǔ jí lú); 英文名:Peacock grouper; 学名:Cephalopholis argus。 斑点九棘鲈,又称斑点九刺鮨、眼斑鲙,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鮨科九棘鲈属的一个鱼类的种。本鱼分布在印度太平洋区,栖息于热带珊瑚礁区,以小鱼、无脊椎动物等为食物。体长可达55厘米。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
中文名
斑点九棘鲈
英文名
Peacock grouper
体长
40-55厘米

目录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辐鳍鱼纲 Actinopterygii 目: 鲈形目 Perciformes 亚目: 鲈亚目 Percoidei 科: 鮨科 Serranidae 属: 九棘鲈属 Cephalopholis 种: 斑点九棘鲈 C. argus 分布: 印度太平洋区

物种介绍

中文名:斑点九棘鲈(拼音:bān diǎn jiǔ jí lú); 英文名:Peacock grouper; 学名:Cephalopholis argus。 斑点九棘鲈,又称斑点九刺鮨、眼斑鲙,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鮨科九棘鲈属的一个鱼类的种。本鱼分布在印度太平洋区,栖息于热带珊瑚礁区,以小鱼、无脊椎动物等为食物。体长可达55厘米。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

食性

肉食,小鱼、无脊椎动物

习性

栖息于热带珊瑚礁区

外形特征

斑点九棘鲈体长可达40-55厘米。 本鱼身体为暗褐色或黑紫色,体侧及各鳍布满具有黑圈之灰色斑点。眼小,短于吻长。口大;上颌稍能活动,可向前伸出,末端延伸之眼后之下方;上下颌前端具小犬齿,下颌内侧齿尖锐,排列不规则,可向内倒状;锄骨和腭骨具绒毛状齿。体椭圆形为侧扁,吻部较为突出。体被细小栉鳞;侧线鳞孔数46至51枚,纵列鳞数95至110枚。背鳍无深刻,背鳍硬棘4枚,软条15至17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9枚;腹鳍腹位,臀鳍第二棘较第三棘略长。

生态习性

斑点九棘鲈常栖息于热带珊瑚礁区,水深10至40米。会改变身体的颜色。以小鱼、无脊椎动物等为食物。

地理分布

斑点九棘鲈分布在印度太平洋区,包括红海、印度洋非洲东岸至太平洋中部、东非、澳洲、法属波里尼西亚、豪勋爵岛,北至日本南部、小笠原群岛以及南海诸岛和澎湖列岛、台湾恒春等海域。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岑范    下一篇 罗登友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