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建水紫陶烧制技艺

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建水紫陶产自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临安镇韩家村村委会碗窑村。据考古资料显示,建水县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泥条盘筑法烧制的陶器制品。至清道光年间,经建水艺人改进,紫陶逐步发展为工艺美术陶,产品增加了文化内涵,品种也更丰富,有茶具、文具、酒具等。建水碗窑村古窑址星罗棋布,充分映证了该地悠久的制陶传统。

目录

文化遗产名称:建水紫陶传统手工技艺

所属地区: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

级别:国家

历史渊源

碗窑村始于何时已无从考证,后人只知道碗窑村世代以陶瓷为业,村名因陶瓷而得。从村后形迹清晰的古窑迹址和陶瓷残片堆积层中可以发现,碗窑村从宋代就开始大规模地烧制陶瓷。碗窑村烧制的宋代青瓷、元代青花瓷、清代生活陶器都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始于清道光年间的建水紫陶传统手工技艺,是在承传了千余年陶瓷文明的基础上,为满足近现代人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而逐步形成的。

基本内容

建水紫陶传统手工技艺主要指:镇浆制泥、手工拉坯、湿坯人工装饰、雕刻填泥、高温烧成、无釉磨光六道工艺过程。

一、镇浆制泥

建水紫陶的原料取自建水境内。传统的制泥方法是:将粘土原料分别捣成粉粒状,按制陶要求把不同成分含量的粉粒状原料进行配比,放入池内加水制成浆状搅拌淘洗,待含砂浆泥沉落池底,便只勺取上面的浆泥倒入另外的池内作再次淘洗。如此反复五、六次之后,让泥浆在封闭状态下自然凝干成膏状。用这样的方法制成的泥料无丝毫砂粒半点暴性,细腻犹如膏脂。

二、手工拉坯

由于泥料细腻,在湿润状态下的可塑性相对较弱,因此,建水紫陶不适宜用灌浆或注模的方式制成器型,而沿用数千年以前古人发明的轮制成型手工拉坯的方式拉制器型。由于拉坯艺人存在水平技能、艺术风格、文化构成等方面的个性,同样的器型在不同艺人的手中,会呈现不同的风格流派,形成建水紫陶作品典型的个性化特征。

三、湿坯人工装饰

建水紫陶的刻填工艺要求在陶坯湿润状态下完成,才能保证填泥与坯体充分吻合,因此,陶坯器表的墨稿装饰亦必须在湿润状下用手绘完成。对建水紫陶的装饰尚无一种可以替代手绘装饰的办法,也因此成就了建水紫陶独特的人文语式,以陶为纸,既要保留笔墨的法备气至及所表现物象的神形俱备,又要兼顾陶坯的不同孤面和湿润状态下的柔糯特性,物象的外形神态及质感气度全在线条的方圆粗细疏密涩疾的变化中表现出来。建水紫陶的魅力,更多地体现 在与陶器浑为一体的文化气息方面。

四、雕刻填泥

对陶坯落墨后,刻工艺人即将湿坯上的墨迹雕刻成模,随形赋色,填敷各种色泥。由于填泥的湿度与坯体湿度不同,干燥过程中填泥与坯体的收缩不一致,因此,填泥要经过二至三次填压,使填泥与刻模充分粘合,填泥与器表成为同一块面。刻模经过填泥、修坯、风干、焙烧、打磨抛光后,因泥料缩水的细微变异和填压、修坯、打磨过程无意识的对线条边沿的磕碰,线条会呈现好似千年锈蚀风化而斑剥泐漫的肌理变化,使条线变得高古而苍茫,显露出一种金石之气的自然古拙。

在陶面上雕刻填泥,以泥为彩,注重的是色块之间的对比协调,是一种形式感效为简单而表现力十分丰富的艺术语言。“残贴”的装饰,是建水紫陶又一种艺术语言。“残贴”的作法是:在陶坯上用风格不同、字体各异、字数大小不等的字画交叉重迭进行装饰,刻工将字画用阴阳两种刻法交叉刻出,在刻模上以不同颜色的彩泥填敷,不同彩泥形成的字贴画卷正倚迭交,把传统的经典和现代的简洁集合得浑然天成,极大地丰富了建水紫陶的艺术表现力。

五、高温烧制

建水紫陶的烧成温度要求在1150℃—1200℃之间。传统烧制建水紫陶的炉窑称为龙窑。龙窑呈竖卧状依山势由低向高逐台而建。窑内点火燃烧后,窑膛内形成了一个与外界截然不同的烧成气氛,陶坯内所含的各种成份在不同的火温和窑气下会呈现不同的还原结构和还原色彩,当窑内达到相应的高温时,紫陶在不同的窑气内会呈现或红或紫或黑的奇异变化,形成建水紫陶有别于其它陶瓷的窑变特色。

六、无釉磨光

建水紫陶最后一道工艺是人工打磨抛光。建水紫陶因为泥料腻若膏状,经人工由土还原为陶后,可将其打磨成明镜般光洁。一件上好的紫陶,要经过七八道打磨工序,用磨杵的功夫和耐性才能让陶面明如镜、洁如玉,完成建水紫陶最后一道工序。

主要特征

建水紫陶忠实地承传了传统的陶瓷制作工艺,其陶质和艺术的表现能力对各种文化形态都具有十分和谐的兼容性,被誉为是一部物化的历史,一种活着的文化。

一、高雅的陶质品相

建水紫陶的品质方面的特征体现 在:泥料细腻,成品硬度高,不用釉色而打磨抛光,陶质无铅、铬等有害物质,透气性好而质细如玉,可用“明如镜、洁如玉、体如铁、音如磬”来概括建水紫陶的高雅品质。

二、多元的文化载体

建水紫陶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其文化方面的特征表现为:以陶为纸,可根据不同器形将中国传统的字画艺术或西方绘画装饰艺术作再次创作,使建水紫陶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传承于世。文化艺术的渗入,让建水紫陶脱却了实用的限制而升华为一种艺术经典。

三、珍贵的手工工艺

建水紫陶另一项综合性特征,是因为建水紫陶泥料的特性,使得建水紫陶从制泥到磨光,整个制作工艺,都必须以手工为主完成,从而成就了每一件建水紫陶产品的个性化特征

重要价值

建水紫陶的重要价值主要体现以下四个方面:

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

建水紫陶的传统工艺,是在宋、元、明陶瓷生产的基础逐步形成的,是数千余年陶瓷文化历史传承发展的结果,从一件件精美的建水紫陶产品身影上,可以解读出数千年中国传统历史文化苍桑巨变的轨迹,折映出汉文化与边地文化的水乳融合,可以通过建水紫陶与历史对话。

二、独一无二的制陶工艺价值

讫今为止,建水紫陶的制作工艺,仍然是国内外陶瓷领域中独一无二的特殊工艺,用这种特殊工艺制成的陶品,无论在质地、品相、文化内涵、实用功能等方面,都将传统的陶瓷工艺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三、深厚的文化艺术价值

将书法、绘画、图案再创作于紫陶上,让素面的陶瓷成为一个特殊的文化载体,同时,也让原本单调的陶器获得了升华,因为文化的渗入,紫陶拥有了生命。盛名于世的历代紫陶珍品,是因为紫陶身上的附着了不同的文化信息;欣赏建水紫陶,更多的是欣赏建水紫陶承载的文化内容。文化价值的重要程度,文化价值水平高低,决定着紫陶的最终价值。

四、广泛的生活实用价值

建水紫陶是一种人工还原的以硅铝为主的“石头”,无釉、无铅、无有害成分,具有良好透气性,保湿性和多重的可塑性。因此,建水紫陶不论用于食品盛、贮、保存,还是家居装饰、艺术收藏、建筑装饰等方面,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濒危状况

一、大量的劣质替代品对建水紫陶形成巨大冲击

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进步,塑料制品、粗陶制品等实用性的产品可用工业化大批量低成本生产、从实用的方面,大量地抢占了建水紫陶的市场,对建水紫陶的传统工艺传承极为不利。

二、原始的口传手教方式极大地制约着传统工艺的传承

建水紫陶的工艺极大部分是用手工完成的,在传承过程中,以自愿为前提,以师徒口传手教为特征,工艺技能的个性化特征十分明显,其工艺承传有“自然淘汰”的危险。

三、个性化的经验控制影响着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建水紫陶的泥料配方、烧成温度、烧成气氛是由师傅艺人凭经验现场控制,品质质量不定性因素多,艺术表现力受到制约,使建水紫陶工艺传承面临濒危。

四、繁褥的手工工艺使传承出现断层

建水紫陶的从制泥到磨光、劳动强度大、工序繁褥,使建水紫陶工艺传承让人望而怯步,工艺传承出现断层。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北京宫毯织造技艺    下一篇 枫香染制作技艺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