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

《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时王在梓州,初至断酒不饮,篇有戏述)》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之一。《全唐诗》卷227_60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时王在梓州,初至断酒不饮,篇有戏述)西汉亲王子,成都老客星。百年双白鬓,一别五秋萤。忍断杯中物,祗看座右铭。不能随皂盖,自醉逐浮萍。策杖时能出,王门异昔游。已知嗟不起,未许醉相留。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终思一酩酊,净扫雁池头。群盗无归路,衰颜会远方。尚怜诗警策,犹记酒颠狂。鲁卫弥尊重,徐陈略丧亡。空馀枚叟在,应念早升堂。

目录

杜甫《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时王在梓州,初至断酒不饮,篇有戏述)》

其一

西汉亲王子,成都老客星。百年双白鬓,一别五秋萤。

忍断杯中物,祗看座右铭。不能随皂盖,自醉逐浮萍。

策杖时能出,王门异昔游。已知嗟不起,未许醉相留。

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终思一酩酊,净扫雁池头。

群盗无归路,衰颜会远方。尚怜诗警策,犹记酒颠狂。

鲁卫弥尊重,徐陈略丧亡。空馀枚叟在,应念早升堂。

原注:时王在梓州,断酒不饮,篇中戏述。

此杜甫宝应元年往梓州时作。《旧书》:瑀【yǔ】,让皇帝第六子,早有才望,伟仪表,封陇西郡公。从明皇幸蜀,至汉中,封汉中王。仍加银青光禄大夫,汉中郡太守。《新书》本传:肃宗诏收群臣马助战,瑀与魏少游持不可。帝怒,贬蓬州长史。鹤曰:据此诗云“不能随皂盖”,又《奉汉中王手札》诗云“剖符来蜀道”,皆是太守事。且少游以卫尉卿贬渠州长史,而瑀以亲王,不应亦贬长吏。当是刺史,而《新史》误为长史耳。汉中,即今兴元府。瑀乃汝阳王琎之弟。

(首章,因王断饮而讽之,后四乃戏词。各当衰白之年,而久别方聚,正可借酒谈心。今王复断酒看铭,将不得与之同饮矣,唯有旅中独醉而已。首联,宾主分提。次联,宾主合叙。后四,宾主对收。)

①蔡邕《独断》:汉制:皇帝子封王,其实诸侯也。汉天子称皇帝,故以王号加之,总名诸侯王。封德彝曰:流所封惟帝子,若亲昆弟。其属远,非大功不立。

②严光与光武同宿,史占客星犯帝座,公自喻也。

③公年方逾五十,汉中王当亦在五十之时,合两人计之,故曰:“百年双白鬓。”

④鹤曰:公自乾元元年出华州时,与王别,至宝应元年为五年。骆宾王《挽歌》:“百年三万日,一别几千秋。”

⑤陶潜诗:“且进杯中物。”伪苏注引吴衎事,乃妄撰者。【衎kàn:快乐。安定。和适自得的样子。】

⑥后汉崔瑗,铭其座右,举所当戒谨者以自警。

⑦汉二千石,朱旛皂盖。【旛fān:同“幡”。】

其二

策杖时能出①,王门异昔游。

已知嗟不起,未许醉相留。

蜀酒浓无敌②江鱼美可求③,

终思一酪酊,净扫雁池头④。

(此劝王无忘燕好,下四属戏词。(,)策杖而出,己兴犹存。王门异昔,不复燕客也。嗟不起,述王自叹之词。未许留,惜王断酒之禁。蜀酒、江鱼,侭堪适口,何不净扫池头,以博一醉,乃冀王款留也。不起,用《七发》语。醉留,用陈孟公事。酩酊,用山简事。雁池,用梁孝王事。)

①慈水姜氏曰:杖策者,策杖而行。萧琛少时见王俭,著虎皮靴,策桃枝杖,直造王俭坐。则古人于杖,虽少年皆用之矣。曹植诗:“策杖从我游。”

②《水经注》:巴乡村人善酿,俗称巴乡出美酒。

③又:嘉鱼出于丙穴。

④《西京杂记》:梁孝王筑兔园,有雁池,池间有鹤洲凫渚。王病不起,旧注引《谢安传》语。安寝疾,曰:“吾昔梦鸡,今岁在酉,吾殆不起乎。”但谢公所云“不起”,乃病亡之兆,岂可引比汉中乎?卢元昌曰:不起者,谓王病酒不能起,本枚乘《七发》篇中连用起字:于音,曰:“太子能强起听之乎?”于味,曰:“太子能强起尝之乎?”于马,曰:“太子能强起乘之乎?”太子连曰:“予病未能。”此以楚太子比汉中王也。《博议》又引《殷浩传》深源不起,谓王嗟杜公不复起用。细玩三章,只是讽王断酒,并无自述潦倒意,恐亦未合。

其三

群盗无归路,衰颜会远方。

尚怜诗警策①,犹记酒颠狂。

鲁卫弥尊重②,..徐陈略丧亡③。

空余枚叟在④,应念早升堂⑤。

(此望王亲厚故交,三四亦戏词。群盗,蜀有徐知道,两京有党项羌,东都有史朝义。无归路,公不能归乡。会远方,遇王于梓州。王既怜爱诗才,亦须记忆酒兴,意盖索饮也。鲁卫,比王兄弟俱贵。徐陈,比王宾客已衰。枚叟,公自谓,旧已登堂,今不当谢绝也。三首俱带索饮意,故曰戏题。)

①陆机《文赋》:“立片言以居要,为一篇之警策。”

②傅亮《封诸皇弟皇子奏》:“地均鲁卫,德兼庸贤。”【钱笺】开元十四年十一月,明皇幸宁宪王宅,与诸皇宴,探韵赋诗曰:“鲁卫情尤重,亲贤尚转多。”瑀为宁宪王之子,故用其语。《中庸》:“尊其位,重其禄。”吴注:“梁元帝书:情深鲁卫,书信恒通。”

③徐陈,谓徐干、陈琳也。魏文帝《与吴质书》:“昔年疾疫,亲故多罹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

④《雪赋》:“召邹生,延枚叟。”《汉书》枚乘为弘农都尉。去官游梁,梁客皆善属词赋,乘尤高。

⑤《诗品》:“公干升堂,思王入室。”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杜审言之孙。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公元744年(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生活状况有较深的认识。及安禄山军临长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后逃至凤翔,竭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不久出为华州司功参军。旋弃官居秦州,未几,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举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古代诗歌艺术的又一高峰,对后世影响巨大。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淮北市第一中学    下一篇 打水漂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