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2018年1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按照惯例,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人员颁奖。

目录

颁奖合影颁奖合影

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8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高丽、王沪宁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张高丽主持大会。

上午10时,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首先向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侯云德院士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随后,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颁奖。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讲话中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体获奖人员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和诚挚问候,向参与和支持中国科技事业的外国专家表示衷心感谢。

李克强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科技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大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凝聚起更为强大、更为持久的科技创新力量。

李克强说,要面向建设科技强国,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促进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相结合,增强原始创新能力。面向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加快攻克关键共性技术,解决好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面向增进民生福祉,开展重大疾病防治、食品安全、污染治理等领域攻关,让人民生活更美好。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深度融合,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速成长。

李克强指出,企业应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要落实和完善支持企业创新投入的政策措施,引导各类技术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科技创新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创新激励机制,赋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真正让有贡献的科技人员名利双收,涌现更多国际领先创新成果。

李克强说,要弘扬创新创造精神,提升创新供给能力和效率,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水平。推动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科学数据和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化国际合作,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打造世界创新高地。

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主持大会时说,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以获奖者为榜样,胸怀祖国,心系人民,敢于担当,勇于超越,勇敢肩负起建设科技强国的时代重任。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会上宣读了《国务院关于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王泽山代表全体获奖人员发言。

奖励大会开始前,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了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代表,并同大家合影留念。

出席大会的领导同志还有:丁薛祥、许其亮、陈希、黄坤明、沈跃跃、杨晶、万钢。

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军队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成员和首都科技界代表等共约3300人参加大会。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71个项目和9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35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3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6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6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0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21项(含创新团队3项)、二等奖146项;授予7名外籍科技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中国科学院共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32项(人)。中科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11项;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二等奖11项;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1个,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4项。其中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李家洋牵头完成的“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获自然科学一等奖,光电技术研究所牵头完成的项目获技术发明一等奖(专用项目),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与寒区工程研究创新团队获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中科院推荐的美国路易斯安纳州立大学教授厄尔沃德普拉默、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教授肖开提萨利霍夫和瑞典哥德堡大学教授陈德亮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重要讲话

李克强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

李克强

(2018年1月9日)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隆重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为我国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刚才,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向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王泽山院士、侯云德院士和其他获奖代表颁了奖。在此,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体获奖人员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和诚挚问候!向参与和支持中国科技事业的外国专家表示衷心感谢!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科技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科技创新捷报频传,国际领先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铁基高温超导、量子科学、暗物质探测等基础前沿领域实现重大突破,载人航天、深海探测、超级计算、卫星导航等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首艘国产航母下水,高铁、核电、特高压输变电等高端装备大步走向世界,我国科学家在诸多国际科技大奖中勇夺桂冠。同时,创新格局出现重大变化,科研院所和高校在基础研究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企业在技术创新中担纲“主角”,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发展新动能加快壮大,很多新产业新业态引领世界潮流。我国创新的辉煌成就,让人民倍感振奋和自豪,也让世界瞩目和惊艳!

当前,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大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要牢牢把握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凝聚起更为强大、更为持久的科技创新力量。

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加快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的根基所在。要面向建设科技强国,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基础科学研究,高度重视数学等基础学科,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促进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相结合。加强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创新工程、国家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筑牢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石。面向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攻克关键共性技术,解决好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面向增进民生福祉,开展重大疾病防治、食品安全、污染治理等领域攻关,让人民生活更美好。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速成长,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应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落实和完善支持企业创新投入的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建立高水平研发中心,引导各类技术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大企业牵头承担重要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任务,加强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大力发展面向市场的各类新型研发机构。千千万万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大企业“龙头”带动、中小微企业“特尖专精”,必将极大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科技创新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必须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创造性。关键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有效的创新激励与保障机制。改革开放带来了科学的春天。今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加大包括科技体制改革在内的全面深化改革力度。切实落实科研机构和高校科研自主权,赋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进一步完善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深化薪酬制度、科技奖励制度等改革,落实科技成果“三权”下放、股权期权激励等政策,完善人才评价、培养使用、合理流动等机制,真正让有贡献的科技人员名利双收,经济上有实惠、工作上有奔头、社会上受尊敬。要简除繁苛,制定方便简约、行之有效的规则,让科研人员少一些羁绊束缚和杂事干扰,多一些时间去自由探索。基础科学研究一般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出成果慢,对甘於寂寞、埋头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分,不断完善稳定支持的工作和生活保障机制,使他们心无旁骛、专心科研。我国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科技队伍,应该也一定能够涌现更多的国际领先创新成果,产生更多的世界级科技大师、领军人才,走在世界科技创新前列。

创新造福人民,也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我国有9亿多劳动力,有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具有专业技能,每年大中专毕业生1300多万。这是我国最为重要的创新资源和发展优势。要着眼提升创新供给能力和效率,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水平,更为有效地集众智汇众力。要完善政策措施,使各类创新创业主体享有良好服务、公平机会和法律保障。鼓励大企业、科研院所打造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平台,推动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科学数据和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侵权行为,使创新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力保护。倡导创新创业文化,弘扬创新创造精神、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让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蔚然成风。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科技创新不能关起门来搞。必须广泛吸纳国际创新资源,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助我国科技创新大业。要深化国际合作,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加快建设一批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和技术转移中心,促进国内外技术、资本、知识等创新要素有效对接,打造世界创新高地。我们欢迎海外各类人才加入中国创新创业“方阵”,共享发展机遇和创新成果。

同志们,朋友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这是科技创新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的时代,是科技工作者大显身手的时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推动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奖励决定

国务院关于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国发〔2018〕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务院决定,对为我国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规定,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和科技部审核,国务院批准并报请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授予王泽山院士、侯云德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务院批准,授予“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等2项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授予“华北克拉通破坏”等33项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予“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等4项成果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授予“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与机具”等62项成果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授予“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工程”等3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授予“涪陵大型海相页岩气田高效勘探开发”等21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授予“多抗广适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山农20及其选育技术”等146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授予厄尔·沃德·普拉默教授等7名外国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全国科学技术工作者要向王泽山院士、侯云德院士及全体获奖者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优良传统,主动担当起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历史重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国务院

2018年1月1日

媒体报道

人民日报:激活科技创新的时代伟力

创新型国家的主要标志之一,是科技和人才成为国力强盛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坚定不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发挥改革“点火系”的关键作用,才能激发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让8000多万科技工作者乃至更多人才全身心投入到创造创新的伟业中来。

经济日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泽山:六十年苦炼终成“王”

面对新时代科技强国的召唤,王泽山觉得自己“还很年轻”,他带领团队瞄准不用溶剂制出无烟火药这一目标,再次发起冲击。他说:“火炸药是一个国家国防实力的重要体现,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研究方向。

光明日报: “因为他们,才有‘厉害了我的国’!”

“因为他们,才有‘厉害了我的国’!”1月8日上午,当王泽山、侯云德等一位位科学家的获奖名字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传出时,网络上的致敬之语开始刷屏。

新华社: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仅0.008秒,来自甘肃的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可瞬间送至湖南湘潭换流站……这是8日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的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技术最近成功应用于酒泉至湖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时的场景。

中新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王泽山、侯云德:奖金用于科学研究

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82岁的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泽山,89岁的国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侯云德,共同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两名国家最高科技奖新科得主均向记者表示,要把奖金用于科学研究。

王泽山

执着科研60余年,他不搞科研就会“犯瘾”;立志复兴中国火炸药,80多岁的他仍奋战在科研一线,一年一半时间在出差;外出度假,他会和老伴“约法两章”:“你正常出去玩,我正常在房间工作”……他就是8日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泽山。

王泽山王泽山

比炸药发明者诺贝尔晚出生一个世纪的王泽山,在火炸药研究方面的贡献堪称“中国的诺贝尔”。60多年专注火炸药研究的他“用科学研究科学”,走一条自己的路,做出超越国外水平的原创成果,让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在现代重焕荣光。

他让我国火炮射程提高20%以上,还能把废弃火炸药“变废为宝”

时间回到一年前。在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王泽山发明的“远程、低过载、等模块”发射装药技术,使我国身管武器的射程、最大发射过载、炮口动能等核心指标世界领先,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远射程与模块发射装药是火炮实现“高效毁伤、精确打击、快速反应、火力压制”的关键技术,也是火炮系统现代化的重要发展方向。这一世界性难题,虽经多年研究,但至今国际上未能完全解决其中的核心问题。

彼时已到退休年龄的王泽山偏要啃下这块“硬骨头”。经过20多年的钻研,他独创补偿装药理论和技术,通过实际验证,我国火炮在应用该技术发明后,其射程能够提高20%以上,弹道性能全面超过所有国家的同类火炮。

这并非是王泽山首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时光倒回到1996年,他发明的“低温感度发射装药与工艺技术”同样摘此殊荣。时至今日,其材料工艺、弹道和长储等性能仍全面优于国外技术。

和平年代,硝烟渐远,但那些储备超期的火炸药却有可能对环境和社会构成重大危害。早在上世纪80年代,王泽山率先攻克了废弃火炸药再利用的多项关键技术,在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安全隐患同时,变废为宝,探索了军民融合发展的新路。

60多年坚持不懈,王泽山不仅撰写出版着作15部,建立了“发射装药学”,还主持编写高校火药学系列教材10部410万字,先后培养了90余名博士研究生,其中不少人已成为我国火炸药学科、技术研究以及国防领域的领军人才。

60多年只做一件事,堪称“中国诺贝尔”

世上那么多有趣的事情,为什么王泽山却选择了冷门的火炸药专业,并且一干就是一辈子?面对记者的疑问,这位82岁的老院士讲起了小时候的刻骨经历。

1935年,王泽山出生于吉林。小时候父亲经常悄悄提醒他,“你是中国人,你的国家是中国。”

“不做亡国奴,就必须有强大国防。”父亲的话让王泽山从小就暗下决心。1954年的夏天,王泽山以第一志愿报考了哈军工,并成为班上唯一一名自愿学习火炸药的学生。

64年时光飞逝,从翩翩少年到耄耋老人,王泽山强军报国的初心始终没变。

“直到现在,王老每年仍有一半时间在出差,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2个小时以上。”秘书廖昕拿着每天满满的工作安排,心疼周末从不休息的王泽山,“所以他没有星期几的概念,说起时间都是几月几号。”

在同事和家人眼中,王泽山是一个科研重度“成瘾者”。“如果他的大脑不想问题,一会儿就会浑身不舒服,就像犯了烟瘾。”王泽山的学生、原南京理工大学校长徐复铭教授告诉记者,王院士生活中因为想问题而经常走神,有时到一个地方办事,从前门进来又从后门出去了。

采访中,王泽山透露了和爱人的“约法两章”。“我工作的时候,相互之间不打扰。遇到春节等长假,我们约定外出旅游。到了地方,她正常出去玩,我正常在房间工作。”王院士轻描淡写的“正常”,逗笑了在场所有人。

“如果说我取得了一点成绩,那是因为国家给了机遇,自己争取了科研时间,用了科学方法,依靠了集体智慧。”王泽山说,如今搞科研,很多人会习惯性地去参照国外的解决方案和研究进展,但他总希望“用科学研究科学”走一条自己的路,做出超越国外水平的原创成果。

科研“很拼命”,生活“很将就”:“怕麻烦”的他却在科研路上乐此不疲

火炸药研究经常要选择极端条件去户外做实验,高温酷热、低温极寒是常有之事。但年逾八旬的王泽山每次实验都要亲临一线,“火炸药实验比较危险,我做了几十年,比年轻人有经验,到现场也放心。”

就在此次获奖前一个月,王泽山还两度前往沙漠做实验。“一次他带着我们做实验,零下27摄氏度,数据采集仪器都不工作了,他却坚持了一周,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在王泽山团队成员堵平研究员看来,王老搞科研的劲头之大,很多年轻人都赶不上。

科研上如此“拼命”,生活上却很“将就”。到北京开会出差,王泽山经常爱住在一家科研单位的地下室招待所。虽然条件艰苦,上厕所、洗澡都要跑老远,他却甘之如饴,“最大的好处是没有人打扰,可以安安静静想事情。”

在王泽山的办公室和家里,储存了不少方便食品,这经常就是他的一日三餐。“我对生活没什么要求,能吃到饭就很好了,忙起来不吃饭、不睡觉也没问题。”王泽山说,小时候吃过苦,青年时爱运动,练就了一副好身体支持搞科研。

周围人都知道,王院士最怕“麻烦”。参加学术会议,他总是开完会就走,不参加会后聚餐;出差也不用秘书或其他人陪,基本都是一个人。一次他被邀请参加活动,由于穿得普通,又是一个人,现场工作人员拦住问他“你是司机?”。

“怕麻烦”的王泽山却从不麻烦别人。按规定,院士可以配车。但几十年来,他出门从不向学校要车,也不要其他人送,交通问题都自己解决。

刚领完奖,这个荣誉等身的“80后”老院士又雄心勃勃向着新目标发起冲击,“无烟火药出现100多年来一直没有解决无溶剂制造工艺的难题,我们正计划用一种颠覆性发明取代现有的技术。”

候云德

SARS、甲流、寨卡、埃博拉……百姓对病毒“谈虎色变”。“猛虎”侵入人体细胞后,大肆破坏人体“化学工厂”,让人体细胞无法正常生长,甚至取人性命。

候云德候云德

侯云德痛恨曾夺去长兄生命的传染病,从小立志学医,不让“猛虎”伤人。

道固远,笃行可至;事虽巨,坚为必成。

与病毒“斗”了一辈子的防疫英雄侯云德,8日在人民大会堂站上了中国科学技术最高领奖台。这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年近九十还在上班。

今天,我们一同走近他。

一举“拿下”仙台病毒 破格直升博士

侯云德1929年生于常州,小时候半工半读,养过鸡摆过摊,仍成绩优异。

1958至1962年,他在苏联医学科学院伊凡诺夫斯基病毒学研究所攻读副博士学位。一到所里,侯云德就遇上“大事”,动物房小白鼠大量死亡,专家束手无策。他决心找出“真凶”。

通过仔细调查和反复试验,侯云德判断“罪魁祸首”是仙台病毒。采纳他“清理动物房所有动物,彻底消毒环境,切断传播链”的建议后,实验室恢复运转。

“小鼠可能感染几百种病毒,不同病毒分离手段也不一样。如果没有扎实的科学功底,盲人摸象去试,猴年马月才能出结果。”侯老学生、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金奇说,“很多东西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留苏三年半,侯云德发表了17篇学术论文。苏联高等教育部破例越过副博士学位,直接授予他苏联医学科学博士学位。

侯老不惧挑战。我国科学家30年代就选育出痘苗病毒天坛株,用它生产的疫苗曾为我国消灭天花做出过巨大贡献,但基因背景仍未研究清楚。侯老十年磨一剑,完成了痘苗病毒全基因组测序与分析。这是当时国内完成的最大基因组全序列。

“侯老的勤奋让人叹服。他独立编着的《分子病毒学》长达105万字,被奉为病毒学‘圣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党委书记兼法人代表武桂珍说,老先生毅力惊人,至今坚持编译学术前沿信息,累计编译超过500册。

地下室里搞“双创” 满抽屉论文“变”新药

26年前,侯云德开风气之先当“创客”——在地下室里建起中试生产线,创立我国第一家基因工程药物公司。

“我去侯老办公室。他打开抽屉,指着里面的论文说,希望它们变成药,让中国百姓能用得上。”和侯先生一起创业的北京三元基因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程永庆说。

侯院士曾连任三届“863计划”生物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率领团队相继研制出2个国家Ⅰ类新药和6个国家Ⅱ类新药。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家Ⅰ类新药——重组人干扰素α1b,开创了我国基因工程创新药物研发和产业化先河。

干扰素,是病毒“克星”,有广泛的抗病毒活性。上世纪80年代,我国干扰素全部依赖进口,20多年过去了,现在干扰素大部分实现进口替代。

“是非经过不知难。从论文到新药,商品化产品化国际化9个字谈何容易!有时连基本试剂都没有,侯老从国外带回各种宝贵试剂,谁需要他都给。”侯老学生段招军说。

“干扰素α1b副作用低,不会引起高烧,我预计若干年后将在国际市场上取代国外同类产品。”侯云德信心满满。战略科学家的目光总是投向未来。他说,生物技术产业将像IT产业一样,深刻改变人类生活。

保卫人民健康 努力编织传染病防控网

2008年,79岁的侯云徳被任命为“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他领导全体专家组,顶层设计了我国降低“三病两率”和应对重大突发疫情的传染病预防控制的总体科技规划。

“三病两率”指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和结核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专项设立之初,我国传染病发病人数和种类均居全球首位。

“侯老在战略上抓住防控链条关键环节——检测、筛查和鉴定病原体;战术上提出传统技术与前沿基因组学、生物信息、蛋白质组学交叉整合。”金奇说。

在侯老等众多专家、医务人员多年努力下,我国建立起72小时内鉴定和筛查约300种已知病原体和筛查未知病原体的检测技术体系,在突发疫情处置中“一锤定音”。

这张人民健康防御网牢不牢?实战,是检验标准。

——2009年,全球突发甲流疫情,我国87天率先研发出甲流疫苗;

——2013年,我国在全球首次确认并成功应对人感染的H7N9禽流感疫情,4天内成功分离并锁定病毒;

——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掠去数以万计生命。我国派出传染病防控队伍前往塞拉利昂,确保零感染零输入,实现传染病防控的关口前移;

——2015年,一名中东呼吸综合征的韩国患者进入我国,被监测网络快速发现、确诊、隔离。“疫情不会在中国蔓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院士给出“定心丸”……

跟病毒搏击了一辈子,侯云德从不懈怠。“如果让我对年轻人说点什么,就是要学点哲学。哲学是规律的规律,在更高层次指导科研。认识实践再认识,直到无穷。”

国家自然科学奖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两个项目,一项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在水稻理想株型关键基因方面取得重要发现,另一项是香港科学家原创的“聚集诱导发光”概念。

国家科技进步奖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代表11家单位上台领取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的证书。台下,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正面带笑容为妻子鼓掌。一位是项目领衔人,一位是主要完成人之一。这对院士夫妻共同参与完成的“一种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项目,用“中国方案”解决了传染病“世界难题”。

国家科技合作奖

来自美国、英国、瑞典和乌兹别克斯坦的7位外籍科学家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国家技术发明奖

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为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及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高质高效加工技术与装备。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梅贻琦    下一篇 百乐门舞厅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