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车制作技艺
目录
中国是最早使用车的国家之一。相传中国人大约在4600年前黄帝时代已经创造了车。大约4000年前当时的薛部落以造车闻名于世。据《路史后纪》记载:奚仲发明车辆,禹王举奚仲为“车正”,主管天下造车之事。奚仲利用平舆森林资源丰富的特点,继承祖上制车的娴熟工艺,研制出一种有顶盖,供贵族“所居”享用的车辆——“舆”,后世崇奚仲为造车的鼻祖。《左传》也说薛部落的奚仲担任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前17世纪)的“车正”官职。《周礼 考工记》云:“舆人为车”、“从舆为正”。 《墨子》、《荀子》和《吕氏春秋》都记述了奚仲造车。
奚仲研制出一种有顶盖,供贵族“所居”享用的车辆——“舆”,始有平舆之名。先秦时代的车,总的说来分为“小车”、“大车”两大类。驾马、车箱小的叫“小车”,也叫轻车或戎车。驾牛、车箱大的叫“大车”。小车除贵族出行乘坐外,主要用于战争。战国时,由于车战的发达,战车的多少成为一个国家强弱的标志,有所谓“千乘之国”、“万乘之国”的说法。到宋代时,已经过了二千多年的改进,进化为有固定模式的车,叫“太平车”,用五至七头牛拖拉,主要用于载货。一直沿用到近代,伴随着中原人民渡过了一千多年的岁月,成为中国车辆的“活化石”,至今保持夏代“辀车”的雏形。太平车,因其滚动起来十分平稳而得名。它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之一,也是我国古代造车工艺趋向成熟的标志,主要使用在我国平原地区。太平车有车棚、车厢、轸木、内外把、车轱轮、车轴等主要铁铸件、构件组成,坚固耐用,一般载重两吨左右,行驶安全平稳,堪称我国古代造车史上的瑰宝。它结构合理,技术精湛,对现代车辆的制造工艺产生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平舆因土地平整,自宋朝以来一直是我国各种传统车辆的制作地,太平车、木牛、辕车、轿车等各种传统车辆制作的专门作坊、工场比比皆是,星罗棋布。
相传平舆旧有制作车辆的工场作坊百余,为中原地区车辆的制作与销售中心。直到解放前平舆还有大大小小数十间车坊,其中,木匠作坊著名的有焦大廷、徐麻龙的太平车作坊,铁器作坊著名的有唐连成、张国本的铁器老字号。平舆的各类作坊每年制作太平车近千辆、其它各类车辆二千多辆,通过商贸手段流通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每年制作太平车千余辆,其它各种车辆数千辆,它通过中原庙会等商贸手段,流通到苏鲁皖鄂等附近各省,不断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和交通事业的发展进步。
太平车独特的制作技巧在于二个方面:
一是独特的选材与备料。选备料分为四步:1、木材的挑选。于冬季采购无虫蛀,枝干笔直的国槐、桑树、榆树、椿树为原料。诸木料中槐、桑树最佳,榆树、椿树越大越优,故当时的木工有这样的一个谚语:“椿榆槐,抱满怀。”长度则要求在二米以上。2、水杀。即将新锄的木料投入清净冰寒的沟塘中,在水中浸泡九个月至一年时间。水杀木料可使其质地坚硬、御裂纹、防虫蛀,提高材料的稳定性,延长车辆的使用期。3、备料。将水杀的木料从水中捞出,除去残皮、荫晾五至六个月,大致为八成干为宜。4、熏炕。为了彻底清除木料中的水份,使用前用平舆传统的火炕熏烤法,将木料烟熏火炕至8至10天,待木料中的水份熏烤至尽为度。
二是榫头施蜡法(火炙施蜡工艺)。我们祖先在四千多年前就发现了黄蜡经过高温可以软化木质,使其成为造车必不可少的原料。太平车在合车时,针对卯眼小,榫头大的矛盾,先将榫头削去棱角,用麻杆火炙烤5-10分钟,待榫头烘烤至适度,施涂黄蜡再烘烤,如此六遍,使榫头质地软化,张弛有度,再把榫头对准卯眼,用油锤将榫头缓缓打入卯眼,经过常温冷却后便形成了榫卯结构内抑外张,达到止脱目的。太平车制作中的火炙施蜡工艺,是中国古代造车的独特工艺,它解开了中国古代车辆坚固耐用的秘密,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
但至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平舆县各生产队还在不断使用太平车。农村推行生产责任制后不久,不但农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运输工具便也迅速更换,大批的农用拖拉机、大小机动三轮车乃至各种型号的汽车,纷纷开进农家。旧存的太平车逐渐为现代化交通工具所取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如今,已很难寻见一辆太平车了。
为抢救、保护和研究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平舆县全面启动了太平车制作工艺的挖掘保护工程,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保护规划,建立了有专家指导的平舆县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领导小组,成立平舆车辆文化研究会。将传统车辆文化研究的资金纳入县、乡财政预算,每年不少于预算的0.5%,出台了《关于加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对太平车制作手工技艺进行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一是以七十多岁曾打制过太平车的老木匠、五十多岁以上半使用过太平车的中年木匠、三十多岁木工技术优良、热爱车辆制作传统工艺的青年木工,组成“老中青”三结合的太平车制作队伍,继承太平车等传统车辆制作技艺,培养优秀传承人。二是对太平车手工制作工艺为主要内容的车辆文化进行进一步挖掘、整理、包装,扩大对外宣传。运用文字、录音、录像等方式,对太平车制作的手工技艺进行有效的抢救和保护。三是建立“平舆县传统车辆文化研究”网站,向国家申请“中国车辆发源地”,出版了《平舆与中国传统车辆文化》一书。筹建平舆传统车辆文化节。开展了深入细致的太平车传统制作工艺的普查工作,组织专业人员对太平车传统车辆制作的手工技艺资料进行发掘、收集和记录。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