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卜居

《卜居》是唐朝杜甫寓居成都时创作的一首律诗。诗写卜居草堂的逸趣、幽静和远韵。

目录

卜居

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①

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②

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对沉浮。③

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④

注释

①浣花溪:在四川1成都市西郊,为锦江支流,杜甫结草堂于溪

傍。主人:指当地的亲友;有人认为指剑南节度使裴冕。卜:卜

居,择地居住。林塘幽:指草堂周围的环境幽雅。②“已知”二

句:承上申说草堂周围环境之幽静。出郭:在郊外。少尘事:没有

俗世打扰。澄江:指浣花溪。③鸂鶒(xīchì):水鸟名,像鸳鸯,

又称紫鸳鸯。④山阴、小舟:用王子猷典。《世说新语·任诞》篇

载:“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

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

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日:‘吾本乘兴而行,

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品评

乾元二年(759)年底,杜甫一家由同谷到达成都,在草堂寺暂

杜甫集I 151

时居住了一段时间。上元元年(760)春,诗人在亲友的帮助下筹

划在寺旁空地营造草堂。诗中表达避俗野居的乐趣。首二句点

明f、居之地,拈一“幽”字统摄全篇。中四句写草堂幽情幽趣,幽

居自得,物各闲暇。末二句写草堂远韵,溪通吴会,正可乘兴

而下。

点评鉴赏

《杜臆》:

客游者以即次为快,故此诗篇翩跹潇洒,不但自适,亦且与物俱适。况溪水东行,一泻万里,直通吴越,可以乘兴而往,山阴易舟作子猷之访戴,岂非卜居之一快哉?

《杜诗解》:

“已知”、“更有”,写出主人选地,先生即次一段情事,所谓暂脱樊笼,其一时饮啄之乐如此。

《义门读书记》:

草堂在西,却纵言东面澄江之可以销愁,则水西幽胜言外益见。如此诗法,使人何处捉摸!

《杜诗详注》:

公《壮游》诗云:“鉴湖五月凉。”盖深羡山阴风景之美。今见浣溪幽胜,仿佛似之,故思乘兴东游,此快意语,非愁叹语。

《唐宋诗醇》:

黄生曰:结联暗用孔明,子猷语,融会入妙。

《读杜心解》:

公虽入蜀,而东游乃其素志,故结联特缘江寄兴。盖当卜筑伊始,而露栖止未定之情也。

《杜诗镜铨》:

张云:“齐”字、“对”字,写出物情。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

评:亦是浅率之章。用第四一句引开,下即写江中所见,二句便复出乘流“东行”一意,章法有开展,便不径直矣。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杜审言之孙。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744年),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生活状况有较深的认识。及安禄山军临长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后逃至凤翔,竭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不久出为华州司功参军。旋弃官居秦州,未几,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举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古代诗歌艺术的又一高峰,对后世影响巨大。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小山谷酒庄    下一篇 祝宝良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