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眼镜鹦哥

眼镜鹦哥(学名:Forpus conspicillatus)是一种小鹦鹉,体羽主要是绿色,是典型的攀禽,鸟喙强劲有力,喙钩曲,上颌具有可活动关节,喙基部具有腊膜。肌肉质舌厚。脚短,强大,对趾型,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和攀援生活。羽毛。晚成雏。主要栖息在干燥的林地,如荆棘灌木丛、落叶性森林、香蕉与芒果园等从海平线至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区,繁殖期外通常4~10只左右成群活动,在觅食区有时也会聚集数百只,筑巢于树洞里,通常在1~5月间进入繁殖季,窝卵数约4~6枚,有时一次连续扶养两窝。分布于哥伦比亚,巴拿马,委内瑞拉。

目录

眼镜鹦哥体长12厘米,体重30克。两性相似,雄鸟有额头黄绿色,延伸到脸颊和喉咙。腹部略显乏味着色,胸部弥漫蓝灰色。环绕眼睛有一圈钴蓝色。翅膀和背部的上半部是深绿色,腰背和臀部紫蓝色,臀部色暗。初级和二级覆羽为紫蓝色,翼下覆羽及翼腕边有条状亮蓝色,紫蓝色仅限于该物种的基调,而辅助色则完全地紫蓝色的。飞行羽的下表面上蓝绿色。尾上覆羽和尾巴是绿色。喙粉白色,腿爪粉红色,虹膜深褐色。

雌鸟整体羽色较暗,相对雄鸟的绿色与蓝色区域均如此。上体明亮,眼部周围是一些翠绿的羽毛,包括腰背和臀部。下体是更黄的绿色。

幼鸟:未成熟的雄幼鸟眼睛周围没有蓝色的包围圈,这个区域是翠绿色的,翼下覆羽为黄绿色,下背部和臀部以及覆羽蓝绿色。雌幼鸟外观上与成鸟相似。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在干燥的林地,如荆棘灌木丛、落叶性森林、香蕉与芒果园等从海平线至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区。

生活习性

繁殖期外通常4~10只左右成群活动,在觅食区有时也会聚集数百只。天然食物有种子、浆果、水果、仙人掌的果实等。在飞行时的呼叫是一片嗡嗡声和叽叽喳喳的声音。

分布范围

分布于哥伦比亚、巴拿马、委内瑞拉。

繁殖方式

繁殖期外通常4~10只左右成群活动,在觅食区有时也会聚集数百只,筑巢于树洞里,通常在1~5月间进入繁殖季,窝卵数约4~6颗,有时一次连续扶养两窝。

人工繁殖难度不高,建议成对分开繁殖,全年都可繁殖,通常一窝产4~6枚卵,孵化期20~22天,羽毛长成需4~5星期,幼鸟约于10个月后就成熟了,但是至少等到它们近2岁时在让其繁殖会比较理想。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何民    下一篇 邱鹏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