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鹰爪翻子拳

鹰爪翻子拳是中国传统拳术“八闪翻”繁衍出的新拳种,是中国民国时期著名的国术大师鹰爪王陈子正先生(1878-1933)(河北省保定市雄县李林庄村人)经过三十年悉心研究、充实、体验,而逐步完善发展成名震拳坛的卓越拳术,此拳术具有翻子拳的“闪翻”、少林拳的快捷、刚健和鹰爪 功法的刁抓擒拿三者融为一体的特点,其健身作用显著,技击性突出,实用性强,历受武术界称道。明代爱国将军戚继光著的《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说:“古今拳学,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又有八闪翻此亦善之善者也。”又说有的拳术则“有上而无下,有下而无上取胜于人,此不过偏于一隅”。技法和“前、后、左、右、上、下、中、双”的八种闪翻技法。鹰爪翻子拳是八闪翻繁衍出的一个流派,它以翻子拳的八个闪翻技法为基础,吸收少林拳术“岳氏散手”的擒拿技法和鹰爪功法的刁抓擒拿的手型、手法,融合发展成为一个有“鹰爪”手型特点的翻子新拳种。2006年5月20日,鹰爪翻子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录

鹰爪翻子拳是中国传统武术宝库中的一个历史悠久的优秀拳种,在明代名“八闪翻”,后俗称“翻子拳”,“翻子”。刘成有是河北省保定市雄县孤庄头村人,是刘仕俊族孙,得刘仕俊的鹰抓功(有称岳氏散手),他曾经追随飞腿杨景山学技、又师从翻子名家刘德全、董宪周誉为江北刘。

明代爱国将军戚继光著的《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说:“古今拳学,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又有八闪翻此亦善之善者也。”又说有的拳术则“有上而无下,有下而无上取胜于人,此不过偏于一隅”。

八闪翻和后繁衍出各翻子流派,就无“有上而无下,有下而无上”的弊病,而均采用“上而翻下,下而翻上,首尾相顾,前后兼施”的翻转技法和“前、后、左、右、上、下、中、双”的八种闪翻技法。

鹰爪翻子拳是八闪翻繁衍出的一个流派,它以翻子拳的八个闪翻技法为基础,吸收少林拳术“岳氏散手”的擒拿技法和鹰爪功法的刁抓擒拿的手型、手法,融合发展成为一个有“鹰爪”手型特点的翻子新拳种。

历史

流传

翻子拳过去主要流传于河北高阳,清末传到东北。主要在河北、辽宁、 甘肃、陕西等省较为盛行。近代翻子拳出自河北省段氏。现在,翻子拳在西北、东北传播较广,两地同属一脉,但在劲力和风貌上略有不同。西北所传,经过通备劲的演化,较多注意以腰发力,浑厚一气;东北所传,多注意脆快一气。拳法是以抓打擒拿、分筋错骨、辗转腾挪、刁靠内闪、跳踪为主。1921年转往香港精武会,翌年赴新加坡精武会。1923年湖北武昌精武会成立,赴该会任教。遗留著作有《鹰爪翻子拳》、《鹰爪连拳五十路》、 《鹰爪翻子拳摘要》。 2006年 入选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号Ⅵ-27 。

套路

翻子拳最基本的套路是站桩翻,其次有萃八翻、轻手翻、掳手翻、健中翻等套路。此外,在河北、京津一带传习的还有六手翻、燕青翻、鹰爪翻等。翻子拳的套路一般短小精悍,发力迅猛,双拳密集如雨,架势俯伏闪动,动作一气呵成,所以拳谚称“翻子一挂鞭”。翻子拳的劲道,强调脆、快、硬、弹。近年来,翻子拳与戳脚、劈挂相配为伍,因此也追求吞吐发力、辘轳反扯和搅靠劈重的劲道。翻子拳特有的器械有八步连环进手刀、绵战刀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翻子拳被列为全国武术表演和比赛项目。

翻子拳,河北流行较广泛开展,京南保定地区更为盛行。安新县李树园李耕耘、雄县国隐东、董宪周、刘士俊都是清代晚期的翻子名家,名扬京城,威震京南。

发展

在《揭秘闽东武林系列报道》中,本报为大家呈现了威猛精深的各派南拳功夫,但是在包容性很强的闽东武林中,还屹立有不少北长拳的流派。与南拳完全不同风格的北拳,以其舒展姿势,灵活动作,快速有力,鲜明节奏的特点在闽东武林占有一席之地。2月2日,记者特地拜访了蕉城区武术协会会长、宁德鹰爪翻子拳代表张修奇先生,感受了长拳的特色与魅力。

二请名师南下授拳

见到张修奇时,他正在认真地给蕉城区武术协会培训中心的学员指导习武。身为宁德市武术协会副秘书长及蕉城区武术协会会长的他平时只要一有空闲,就会来到培训中心义务教授拳术。他今年刚好六十岁,但相貌、身形、动作都与四十多岁的汉子无异,虽然他如今是宁德鹰爪翻子拳练习弟子代表,可张修奇告诉记者,他是三十多岁才开始练习鹰爪翻子拳的。受父亲影响,张修奇13岁即随同当地南拳师傅练习传统南拳,一练就是二十多年,至今他仍是宁德少林白鹤拳的代表弟子之一。

既然他自小学的是传统南拳,如今怎么会拥有一身传统长拳———鹰爪翻子拳如此好功夫呢?原来在1983年,当时日本少林拳法联盟会到上海访问,并与中国民间三位武林高手切磋武艺,其中一位就是鹰爪翻子拳第三代代表人物陈正耀先生,三位高手展示的武林绝学震住了日本少林拳法联盟会员,连声惊叹中国民间武术了得。从《新民晚报》看到这则消息后,张修奇和另5位一起学拳的好友就萌生了向陈正耀先生学艺的心思,于是专门前往上海,希望能请陈正耀南下授权,可是当时他已被日本少林拳法联盟请去日本教学。次年,陈正耀回国,他们又再次前往上海,此次陈正耀被他们的诚心感动,于是南下福建传艺,在宁德举办培训班,首批收了张修奇、袁萌萌等共13名学员教授鹰爪翻子拳,时间长达两年。1987年,陈正耀又派其子陈贵学到福建考察学员们的武艺情况,发现张修奇与袁萌萌这两名学员天赋良好,勤于练武且心地淳厚,于是正式收他俩为鹰爪翻子拳第四代入门弟子,他们成为了陈正耀在福建仅有的两名弟子。正式入陈正耀门下后,张修奇更是勤加苦练,终于掌握鹰爪翻子拳精髓,并为了将鹰爪翻子拳在闽东发扬光大,于1989年开始业余义务授拳。

百余斤石磨练就非凡腿功

由于张修奇原来练习的是传统南拳白鹤拳,在拳术练习和风格套路上,白鹤拳与长拳鹰爪翻子拳都迥然不同,而练习鹰爪翻子拳,张修奇已三十多岁,因此在练习道路上他比其他人走得更加地艰难。南拳讲究刚猛有力,而长拳注重软功。在软功这一基本功上,张修奇就过不了关,二十多年的南拳练习,让他的筋骨已经极其硬化,仅压腿这项,他就吃了不少苦头。为了将腿部筋骨拉松,陈正耀先生让张修奇将重达百余斤的大石磨在压腿时绑在腿上,此种痛楚非同一般,三十多岁的汉子也忍不住流出了泪水。但是对于武艺的不断追求,让张修奇虽感痛苦,却依旧坚持了下来,终于在半年之后,练成了非同一般的腿功。讲及起,张修奇将右腿压至桌上,示意记者可以坐上去试试,于是记者小心翼翼地坐在张修奇悬空的右腿上,担心他是否承受住,见他面不改色,依旧谈笑风生,记者才放下心来。张修奇表示,即使再加上一人的重量也没有问题。

一代宗师独创鹰爪翻子拳

鹰爪翻子拳是近代创立的拳种,由一代宗师陈子正所创。陈子正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武术大师,武术教育家 。自幼好武,得少林拳、翻子拳、岳氏散手、鹰爪擒拿法之精华。擅鹰爪拳,有中国“鹰爪王”之美誉。陈子正先生1878年出生在河北省雄县李林庄村,自幼性格沉稳内向,身材健硕,行动敏捷。小时候和同伴玩闹搏斗每每以巧取胜,甚至以寡敌众。其舅父刘成有为一代武术大家,受业于“飞腿”杨景山、翻子名家刘德全、董宪周,后得刘仕俊的岳氏散手真传,软硬功夫皆精,时人誉为“江北刘”。一次陈子正爬上一棵树梢,足攀细枝,身下垂与人谈笑,手上还做着游戏,面不改色。刘成有看到此景,十分惊奇地说道:“传我技者,此子也。”于是收陈子正为弟子。此后,陈子正深得刘成有精传,练就多种功法,内外兼修,拳、掌、臂、腿、身处处是功。尤其是“鹰爪拳”功夫尤深,抓物物损,抓人则骨肉俱伤。一次,村里的十几位年轻人要与陈子正切磋武艺,为了避免误伤,陈子正默不作声的将上衣脱下,用两根手指将场院中一块数百斤的大石轻松掀起,而后将衣服压于石下,十几位年轻人顿时退去,此后村里再无人敢于陈子正较量。

在民国初年,匪盗横行,陈子正的家乡也时常有盗贼出没。1913年,一伙土匪再次来到该村抢劫,陈子正挺身而出。土匪见只有陈子正孤身一人,于是一哄而上,将他包围起来。只见陈子正赤手空拳,闪展腾挪,竟使土匪无法触及其身。突然,陈子正蹿到一棵柳树前,用胳膊夹住树干,猛一用劲竟将直径三寸的一棵柳树连根拔起。于是,他手持柳树,先将拿枪的打倒,然后反把横扫,又打倒左右两边的土匪,其余土匪只得慌忙逃窜。从此,土匪再不敢侵犯陈子正所在的村庄。陈子正先生一生遵从其师刘成有的教诲,将所学技艺用于健民体强精神,他从事武术活动二十多年,踏遍祖国各地,桃李满天下。后他发现少林拳、鹰爪拳、翻子拳等各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于是他对岳氏散手进行了改革,将少林拳、翻子拳及各门拳术精华融于其中,形成了具有内、外家特点的新拳种———鹰手拳。陈子正先生逝世后,其侄儿陈国庆、陈国俊等人将鹰爪翻子拳继续发扬光大,他们涉足大江南北,在新加坡、菲律宾、香港等国家或地区进行授徒教习。

源流

鹰爪翻子拳由一代宗师陈子正融少林拳、翻子拳、岳氏散手、鹰爪擒拿法之精华所创。陈子正(1878-1933),名纪平,河北雄县李林庄人,擅鹰爪拳,被世人誉为“鹰爪王”。民国七年(1918)曾在上海表演“鹰爪罗汉拳”在上海精武体育会教授鹰爪拳。

笠年陈子正在新加坡时,有一位美国大力士挑战中国武术,与陈公子正约定好,较技比武,美国大力士,用闪电般的拳击向陈子正的面部打来,陈略微一闪,伸手刁住对方的右拳,施展分筋错骨法,只听大力士嗷嗷怪叫,瞬间跪地求饶,其手背骨以骨折,心服口服,连声称赞中国功夫鹰爪拳的厉害。

特点

1.劲

力雄遒,气势磅礴。讲究力生涌泉,劲由脊发,要求打击的没招都要有深厚的功力一拳一脚都是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合成一体,以全身的整劲,通过放松肢体,集中达于所发的手足。劲力讲究疾弹冷脆,分量要沉重稳狠,同时要伴有令人望而生畏的气概。

2.形如风雷,坐如山岳。坐如山岳难撼,形如疾风迅雷。套路中体现为上势采取虎踞静待的腋勒势,以示森严壁垒,审敌度势。

3.直出直入,拳不离中。

基本功法有内功、外功和功架。

基本功重要的有车轮功、铁臂功、站桩八翻和行桩八势

绝技及相关书籍

鹰爪铁沙掌。掌力惊人,力劈数块青砖。

相关书籍:

《刘法孟论鹰爪翻子功法》

代表人物

陈子正

陈子正于1919年应聘到上海精武总会任教,后任副会长。这期间,他吸收“八闪翻”、“岳式散手”以及各门派拳类精华,共整编了五十路鹰爪翻子拳(已于1986年由雄县文 体局张星一整理成书,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他在任教期间,先教授翻子拳,后授鹰爪行拳、鹰爪连拳,深受武术界赞佩。后应邀又到广州、香港授艺,并将德国大力士艾茨坦尔打败,壮了国威。鹰爪翻子拳在中国东北、南方以及香港、新加坡流行较广。

陈子正第二代嫡派传人是倒徒陈国庆,自幼受陈子正真传,武功超群,早年在上海精武总会拳班任教,后又到汉口精武分会任教,专门传授鹰爪翻子拳技艺,“九一八”以后,他愤日侵华,饮恨回乡,于1986年病逝。

陈正跃

鹰爪翻子拳三代传人陈正跃,技艺娴熟,也曾到各地传艺,八四年在上海参加庆祝霍元甲成立精武会七十五周年大会,后在本乡办武术学校,第四代传陈绍禹,曾拍摄了《鹰爪拳王陈子正》电视剧。他把此拳创始人陈子正传奇的一生,通过屏幕介绍给国内外观众和武术界朋友,使武术世家后继有人,使中华武术发扬光大。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马塔卡纳酒庄    下一篇 法律优先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