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杭州评词

杭州评词俗称小书,是浙江杭州市的传统说唱艺术,是用杭州方言又说又唱地讲述故事的一种曲艺,属弹词类。流行于杭州、余杭、萧山、桐庐、绍兴、诸暨等地。2008年杭州评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录

杭州评词形成于明末淸初,系由南词演变而成,当时称“文书”。又因它以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故又称“琴书”。

该曲种从清中叶开始兴旺,清末民初艺人多达八十余名。

民国四年(1915)成立“评词普育社”和“评词广裕社”,并形成了数家艺术流派。

1958年,杭州评词艺人全部加入杭州曲艺团。

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杭州评词的演出仍很活跃;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尚有两三位艺人演出。当下,却仅存两位八十多岁的老艺人了。

表演形式

杭州评词形式,以一人说、表、拉、唱为主。说表时以扇子、手帕作道具,唱时伴以胡琴,唱东乡调,七字句。

书目

杭州评词的三十多部长篇传统书目,与其他弹词类曲种的书目大致相同。但故事发生地主要在杭州的《白蛇传》等书目,情节、细节有别于其他曲种和戏曲的演出本,颇有杭州地域特色;还有《红蛇传》、《青蛇传》等独特书目;又有许多特有的、反映杭州风土人情的“提唐诗”(即开篇)。传统书目取材大都为深闺爱情、才子佳人。如《双珠凤》、《珍珠塔》、《黄金印》、《白蛇传》、《粉妆楼》、《白鹤图》、《双金花》等,一部书少者可说十五天,多者可达一月。创作新书有《苦菜花》、《平原枪声》等。 

传承意义

杭州评词历史悠久,其演出形式、说唱伎艺、唱腔和伴奏音乐以及书(曲)目,在中国弹词类曲艺中都是独具一格的,很有保护、传承和研究价值。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刘旭    下一篇 文馨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