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常州吟诵

常州吟诵,又名吟诵调,是常州的传统音乐形式,用吴语-太湖片-毗陵小片-常州话吟诵。介于唱和读之间的吟唱古典诗词文章的艺术。它横跨文学、音乐、语言三门学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员,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吟诵艺术属“小众文化”,与古琴、昆曲相仿,标志着民族文化的最高水准,具有文学、音乐、语言学等多学科的研究价值。常州吟诵的基本内容相当丰富和全面,,主要有吟诗的音调(包括吟七律、七绝、五律、五绝等“近体诗”的音调和吟“诗经”、“乐府”、“楚辞”、杂言诗等“古体诗”的音调),吟词的音调以及吟文言文的音调等。常州吟诵是中国古代诗歌吟唱形式流传于今的重要见证,它不仅展现了历史上文人阶层吟诵音乐的风貌,也很好地保存了吴语的音韵特色,为我们今天了解中古时期南方诗歌的演唱特点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具有很高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目录

常州吟诵属于吴地吟唱流传下来的一脉,迄今为止,已有三千年以上的传承历史。考察其源流,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吴地吟唱(吴吟),肇始于战国时代,经唐宋发展,明清走向繁盛。

常州古属吴地,吴地的概念最先源于春秋后期五霸之一的吴国,当时吴国的疆域大致在今天的苏南太湖流域、浙北地区和皖东地区,狭义上的吴地一般就是指的苏南(苏锡常)、浙北(杭嘉湖)。如《战国策·秦策二》中就有“诚思则将‘吴吟’”的描述,可以算是运用吴语吟诵的最早记载。

秦汉以后,“诗”、“歌”虽然分家,但吟诵作为最基本的表现手段之一,仍以其独具的魅力被传承了下来。即便在魏晋南北朝的“清商乐”中,也依然能感受到来自吴吟、越唱的影响。至唐、宋二代,有关“吴吟”的描写更不乏见于文人诗作:如《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李白);“越调管吹留客曲,吴吟诗送暖寒杯”(白居易《戏和贾常州醉中二绝句》);“楚国茱萸月,吴吟梨栗船”(贯休《秋末入匡山船行八首》);“名垂小篆矜垂露,诗作吴吟对绮霞”(徐铉《送应之道人归江西》);“吴吟未至慢,楚语不假些”(陈师道《与魏衍寇国宝田从先二侄分韵得坐字》);“马蹄又入风埃去,回首吴吟谢迮翁”(秦观《题汤泉二首》)等,其流行的程度可见一斑。明清以降,常州读书之风炽盛,文人名士辈出,为东南之冠,有“常州星象聚文昌”(袁枚)的美誉。

由于吟诵历来为前人惯用的读书方式,而读书风盛又带动了常州吟诵风盛,故“吴吟”传统在当地被很好地继承下来。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了近代,直到“五四”运动前,吟诵不仅是当地文人在创作、交流和欣赏诗文时的通用方式,也是少儿学习诗词古文必不可少的入门工具。

“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后,白话文、新体诗逐渐取代了文言文、旧体诗的历史地位,传统的吟诵艺术渐趋衰微,吟诵日见稀少,以至于吟诵成为了少数文人学士掌握的“绝学”品种。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当地采集、收录的情况看,吟诵者主要集中在文化教育界,所吟内容在相当程度上还保留着历史的传承,与社会上零星分散的艺人或爱好者(仅吟“绝句”)相比,其掌握的吟诵音调要丰富得多。

基本内容及艺术特征

常州吟诵的内容主要包括古体诗(四言、五言、六言、杂言诗等)、近体诗(五绝、七绝、五律、七律等)、律词(长短句词调)、古文名篇四大类。其吟诵方式与唱歌不同,没有乐谱可循,主要在于口头传承和灵活自如地运用,不用乐器伴奏,郭沫若先生曾将之形象地比喻为“无谱的自由唱”。

由于常州吟诵采用的是常州方言声调(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声除上声仅为阴上外,其余三声皆分阴、阳,实有七声),比较接近于中古汉语音韵体系,因而较多地保留了古典诗词文学的音韵美。

在吟诵上注重感情的表达,强调气势与韵味,故而有“吟文四十八法”和“阳刚”、“阴柔”之说。若从音乐角度看,大致可归纳为四种基本腔法:一是“格律腔法”,多适于近体诗;二是“显基本腔法”,多适于五言、七言古体诗;三是“隐基本腔法”,多适于古文、古体诗;四是“核心腔法”,多适于律词小令。

其旋律节奏与吟诵腔调的平仄声调(常州方言)紧密关联:如影响到旋律走向的“平低仄高”、“平直仄曲”,决定节奏疏密的“平长仄短”等。特别是其音步、节律特征,主要以“诵”为基础性节奏(一字配一两个较短音),通常是在与“吟”(一字配一个或几个音连缀的长腔)相结合的情况下体现出节奏特色(如两字一短顿、一句一长住),故“亦诵亦吟”是最常见的节奏形态。

虽然不同传承人之间的吟诵腔调不尽相同,民间有“一人一调”说法,但总体上音乐风格依然统一。 

“朗诵”采用的是自然语音,而“吟诵”采用的是纯正的乐音或接近纯正的乐音。当吟诵者较多采用纯正的乐音吟诵时,曲调的歌唱性就很强,因此也有人称“吟诵”为“吟咏”或“吟唱”。但歌唱性强的“吟诵”并不等同于“歌唱”,吟诗的曲调(简称吟诗调)是同格律的诗公用的传统的曲调,在此基础上可以随意发挥,且不用乐器伴奏,而歌唱曲调则每首各异,较为固定,有乐器伴奏。所以,吟诵调独特性体现在它以古诗文为诵读对象,介于语言和音乐之间但又兼有语言和音乐特性。

特点

首先以音乐为视角对吟诵艺术进行论述的,是常州人、我国现代语言学奠基者、著名音乐家赵元任。他早在美国录下常州吟诗的音调,发表相关专论和《常州吟诗的乐调17例》,使常州吟诵闻名国内外。

常州吟诵特点

常州吟诵是植根于常州、运用吴语-常州话进行的吟诵,它不同于其他地区吟诵的主要之点有:

1、整体水平高:常州文化底蕴深厚,当代常州吟诵的代表性传人赵元任、屠岸等均为我国文化界“大家”级人物,钱璱之等传人也都出自儒学名门,其吟诵各有所宗。常州吟诵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异彩纷呈。整体水平之高为各地所难以企及。

2、常州方言的声调体系与中古汉语声调体系接近,常州吟诵较多、较好地保留着唐诗宋词等古典文学的音韵美。

3、由于赵元任等人的努力与贡献,常州吟诵已得到一定的发掘、整理和研究,使其保护与传承具有坚实的基础。

现状

常州吟诵较多、较好地体现出唐诗宋词等古典文学作品的声韵美和节奏美,抑扬顿挫格外分明;由于赵元任的研究和上世纪本市及时的采录,故而,常州吟诵具有坚实的保护、传承基础。1956年,赵元任先生著文疾呼:“近些年来吟诵诗词、古文的这个传统差不多都丢失了,这真是可惜的事。”“现在最迫切的事,是赶快收集、记录这些老传统艺术,因为它就要看不见了。”1990—91年间,我市对市区的吟诵者进行了普查,出版《吟诵音乐》一书,在大陆数家音乐学院学报及台湾11家刊物上先后发表了17篇相关论文,进一步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

但是,常州吟诵整体传承情况不容乐观,几个主要传承人都已进入耄耋之年。对于常州吟诵的保护工作已全面展开。之前一共认定了29位传人,如今有8位已经去世了,在世的,最年轻的,也已经72岁了。

常州市成立了专门的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并安排了专项资金,用于常州吟诵的保护工作。常州市有关部门在普查摸底工作的基础上,及时采集和记录了一批吟诵音乐资料:赵元任1971年在美国的吟文录音(为旧时读文言文和说唱故事的音调),并完成了乐谱与语音的书面记录;屠岸的101首诗词文吟诵录音;杨颐良、邹醒国等人的录音录像等。同时进一步扩大调查范围,对本市和外地遗漏的常州吟诵传人,及时进行采访补录。为了配合教育部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的规定(小学生必背70首古典诗词),还编纂了《小学生必背古典诗词吟诵》一书,为常州吟诵走进课堂、扩大影响、培养新一代传人创造了有利条件。尤其是“常州吟诵研究会”的成立和相关活动的开展,使得社会各界更多人士加入到常州吟诵的队伍中来,并促进了研究和传承工作的深入。《吟诵音乐》一书的出版以及相当一批学术研究成果的发表,标志着常州吟诵的传承与保护正步入新的历史阶段。

传承人

近现代以来,“常州吟诵”领域拥有诸多的吟诵名家,先后出现了赵元任、邹宗浩、丁彦士、吴玉良、史肇美、何祖述、陆汝挺、屠岸、羊淇、史曼倩、钱璱之、邹醒国、恽正平、羊汉等一批代表性人物,其影响遍及海内外华人界与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

他们中大多为儒学名门之后或国学大师的弟子,家传师授为主要的传承途径。如家学渊源深厚的钱璱之,其祖父钱名山即晚清进士,江南三大名儒之一;以典雅委婉风格见长的恽正平,曾受到词学大师唐圭璋的指导;以刚柔相济风格取胜的陆汝挺,曾得到国学大师唐文治的亲授;以固守传统风格著称的羊淇、羊汉兄弟,则受业于其父羊牧之的家传;以气势豪放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古典文学精髓,发挥着寓教于乐、寓教于美的教化功能。风格闻名的邹宗浩,实得益于对众家之长的汲取。

常州吟诵当今代表性人物是被江苏省文化厅命名为第二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羊汉、秦德祥。

尤其是著名语言学家、音乐家赵元任先生(为清代中期著名史学家、诗人赵翼六世孙),对常州吟诵的传承与保护作出过重要贡献。他是最先为“常州吟诵”灌制唱片、录音,并记写曲谱的人,保留下了一批极其珍贵的传统吟诵音响和曲谱资料(1925年在美国录制6首诗词吟诵,1969年录制《静夜思》、《枫桥夜泊》等5首诗歌吟诵),还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吟诵音调记写了22首乐谱,大都刊登在《常州吟诗的乐调十七例》(1961年发表)谱集中。

批准入遗

吟诵调(常州吟诵),已于2008年6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Ⅱ-137)。

价值

常州吟诵是中国古代诗歌吟唱形式流传于今的重要见证,它不仅展现了历史上文人阶层吟诵音乐的风貌,也很好地保存了吴语的音韵特色,为我们今天了解中古时期南方诗歌的演唱特点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具有很高的历史与文化价值。直到今天,它依然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古典文学精髓,发挥着寓教于乐、寓教于美的教化功能。这对于增强海峡两岸和海外华人的文化认同感,培养下一代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从交叉学科的角度看,它在文学、艺术学、语言学等学科领域所具有的综合性研究价值,也是不言而喻的。

影响

吟诵在传播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过重大作用,其影响遍及神州各地、台港澳地区及海外华人界、以至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日本、韩国及东南亚诸国。

常州话声调与音韵

由于常州吟诵采用的是常州方言声调(平上去入四声除上声仅为阴上外,其余三声皆分阴、阳,实有七声),保留部分古音,较接近于中古汉语音韵体系,较多保留了古典诗词文学的音韵美。

声调

编号
调类调值例字
1
阴平55初三高
2阳平213平寒陈
3上声34古走女
4阴去523/52世放对
5阳去24淡抱厚
6阴入5急出铁
7阳入23食合石

音韵

1.保留浊音

浊音声调只能为阳调。

平/biɲ213/、饭/væ24/、特/dəʔ[23]/、杭/ɦĄɲ213/

2.保留疑母

我/ŋʌɯ334/、牙/ŋo213/、五/ŋ334/

疑母接细音(i)颚化成/ȵ/

业/ȵiɪʔ[23]/、疑/ȵi213/

3.保留日母

人/ȵiɲ213/、日/ȵiɪʔ[23]/、二儿/ȵi24/

4.保留入声

石/zəʔ[23]/、骨/kuɜʔ[55]/、铁/tʰiɪʔ[55]/

5.保留微母

问/məɲ24/、袜/mɑʔ[23]/、网/mĄɲ334/

文/vəɲ213/、武/v̩334/、万/væ24/

6.符合韵书

五ŋ巧切ŋɑɤ334
古岳/ŋɔʔ[23]/切 kɔʔ[55]
各/阁古落切kɔʔ[55]
博墨切pɔʔ[55]
胡雅切ɦo24
步光切bĄɲ213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玫瑰山庄园    下一篇 歌鹦鹉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