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吉温侏鹦鹉

吉温侏鹦鹉(学名:Micropsitta geelvinkiana)仅有2个亚种,是鹦鹉科中体型最小的鹦鹉之一,厚喙具有腊膜。爪十分长,雄鸟有华丽的羽毛,通常以绿色为主。是典型的攀禽,鸟喙强劲有力,喙钩曲,上颌具有可活动关节,喙基部具有腊膜。肌肉质舌厚。脚短,强劲有力,对趾型,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和攀援生活。晚成雏。主要栖息于南亚岛屿的热带雨林的森林边缘、树木繁茂的地区和次生林。喜聚群活动。食物以地衣、昆虫、真菌、苔藓、坚果和浆果为主。分布于印尼。

目录

吉温侏鹦鹉体长约9厘米,体重13~17克。雄鸟覆羽以绿色为主,前额深灰褐色,眼先、脸颊和耳覆羽深蓝色,顶冠到眼睛深紫蓝色,后枕部与黄色斑纹接壤,前颈及喉咙两侧蓝色,胸腹部中间橙黄色,中央尾羽蓝色,横向羽毛绿黑色。鸟喙灰色。虹膜棕红色。雌鸟总体羽毛色彩略淡,脸颊和前颈灰棕色,前颈与耳羽绿色,后枕缺少雄鸟的黄色斑块,下体黄绿色。爪和趾长而弯曲,其尾轴羽硬挺,在尾端有凸起状。

栖息环境

南亚太平洋岛屿的热带雨林。

生活习性

善于在树叶丛中快速攀登,利用其相对身体比例而显得超大的脚和鸟喙,僵硬的尾羽提供有力的支撑。在自然界的食物主要是地衣、昆虫、真菌、苔藓、坚果和浆果,但不知道它们更多的生活习性。在飞行中快速呼叫,重复嘈杂。

分布范围

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鸟头湾,农福尔岛,比亚克岛。

繁殖方式

侏儒鹦鹉的繁殖方式未知,因为这种小鹦鹉从来没有被成功捕捉住,更不用说人工饲养繁殖。这与它们特殊的饮食习惯有关系。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有限,被认为有一个适度数量减少的趋势,虽然还不清楚其下降的原因,但由于栖息地的丧失,已被列为生存近危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近危(NT)。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芋头椰汁西米露    下一篇 商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