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紫颈吸蜜鹦鹉

紫颈吸蜜鹦鹉(学名:Eos squamata)共有3个亚种,羽色鲜艳,成鸟体羽为红色,颈部有一条很宽的蓝紫色带状羽毛,在颈部的分布因鸟而异。(主要以花粉、花蜜与果实为食物,鸟喙比一般鹦鹉的长、更特别的是细长的舌头上有刷状的毛,称为刷状舌,方便该鹦鹉深入花朵中取得食物。身体内部的构造也很特别,它们的体内有一种特别的消化酵素存在,以便分解食物。但由于该吸蜜鹦鹉没有消化谷物饲料的必要,它们的沙囊处理硬食物的能力较其他鹦鹉弱了许多。分布于印尼。

目录

紫颈吸蜜鹦鹉依照不同亚种身长为26-27厘米,体重110克,寿命16年。成鸟体羽为红色,颈部有一条很宽的蓝紫色带状羽毛,在颈部的分布因鸟而异,有些亚种如摩鹿加群岛亚种,鸟颈部并没有带状蓝紫色。腹部和尾巴内侧覆羽为紫色;肩部羽毛为紫色,尖端黑色,翅膀主要覆羽和飞行羽尖端也带有黑色;尾巴上方紫红色,内侧红棕色;鸟喙橘红色,虹膜黄色或是橘红色。幼鸟身上的羽毛带点蓝色,翅膀的飞行羽带点绿色,虹膜深色。

栖息环境

紫颈吸蜜主要栖息于原始森林,次生林。还出现在森林和丘陵、沿海地区的树丛、再生红树林、被遗弃在花园和当地的椰子园。

生活习性

在繁殖季它们会成对或是以小群体活动;最常前往椰子园,它们往往一大早就会聚集在那觅食;如果群岛之间的距离很近,它们会整群从一个小岛迁移到邻近的另外一个小岛觅食;叫声尖锐刺耳,是相当吵杂的吸蜜鹦鹉。在较大的岛屿,这些鸟可以飞达山林海拔1220米的高度。

食物:紫颈吸蜜主要以无花果、豆科花朵的花蜜、花粉、昆虫等为食。

分布范围

紫颈吸蜜鹦鹉分布图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努沙登加拉群岛、西南群岛、摩鹿加群岛(马鲁古群岛)、东帝汶等岛屿。

繁殖方式

繁殖季为4月,一次会产下2枚卵,偶尔也会产下3枚,但并不是每枚都会顺利孵化;可以提供20*20*30公分的厚木巢箱,孵化期26天,生殖周期很长,幼鸟羽毛长成约需80天左右。

亚种分化

1.紫颈吸蜜鹦鹉摩鹿加群岛亚种

Eos squamata obiensis

2.紫颈吸蜜鹦鹉威岛亚种

Eos squamata riciniata

3.紫颈吸蜜鹦鹉指名亚种

Eos squamata squamata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人参酒    下一篇 爱人利物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