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科尔沁叙事民歌

科尔沁叙事民歌,是主要流传在内蒙古东部的科尔沁草原上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情节复杂、角色众多、反映重大社会问题等等特点,富有浓郁地方气息的民歌,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并依靠众多民间艺人的演唱才得以传播与传承。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录

科尔沁叙事民歌这种民间艺术形式之所以能够在科尔沁草原上产生、传承,与科尔沁草原这片丰厚的文化土壤分不开。在科尔沁草原上,一直流传着说唱“芒古斯乌力格尔”,即说唱英雄史诗的民间古老文化习俗。到了17世纪后的清朝,一种新的民间艺术形式——蒙古说书“胡仁乌力格尔”应运而生。胡仁乌力格尔是在史诗、好来宝、赞颂词和汉族评书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民间说唱艺术,是内蒙古东部,特别是科尔沁草原上的蒙古族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为什么过游牧生活的蒙古族擅长长调民歌,而半农半牧的科尔沁蒙古族擅长叙事民歌?笔者以为:在人烟稀少的原野上,游牧者亦歌亦喊式的长调也许更能淋漓尽致地抒发他们对大草原的特殊情怀,排解他们心中天高地远的孤独。而过定居生活的科尔沁人更多的是喜欢向他人倾诉。由此,叙事民歌自然更多地关注人的命运,关注人的心灵感受。

歌唱内容

由于科尔沁叙事民歌多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由民间艺人加工而成,所以绝大多数叙事民歌的歌名都是人名:如《达那巴拉》、《乌尤黛》、《哲德尔娜娜》、《白虎哥哥》等。据老人们讲,在科尔沁草原上,小伙子如果看上一个姑娘或与相恋的情人不幸分离,要专门带着礼品请求当地有名的民间艺人给自己编歌。若村里出现了一个勇士或英雄,村里的“额布格德”(老人)也会亲自找歌手或艺人编歌。而更多的则是民间艺人们常常被身边的一些美丽动人的故事所感染,几个人坐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不一会儿就哼唱出一首优美动听的民歌来。一首叙事民歌往往要经过几十个甚至几百个民间艺人的口头传唱和不断锤炼、加工,才成为久唱不衰的好歌。

同时,一首叙事民歌因地域的不同,会出现多个版本、多种唱词唱法。如民歌《乌尤黛》有科左中旗的《乌尤黛》、扎鲁特旗的《乌尤黛》和库伦旗的《乌尤黛》,其内容大致相同,而故事发生的地点却各不相同。

传承方式

在科尔沁叙事民歌编唱、流传的过程中,说唱艺人“胡尔其”功不可没。他们在走村串户“说书”之余,把一首首美妙动听的民歌播撒到科尔沁草原的每一个角落。同时,他们更多的又是从蒙古族老乡们那里学唱新的民歌,再按照自己的艺术理念对新学唱的民歌进行润色和加工。如著名民歌《白虎哥哥》,就是蒙古族曲艺大师——胡尔其琶杰听到一个叫白虎的小伙子和美丽的姑娘鲁依玛的真挚爱情被活活拆散的悲剧故事后,即兴创作出来的。

保护措施

自20世纪80年代初,文化出版部门对这一民族文化瑰宝进行了系统的搜集、研究和整理,已出版的较有影响民歌集有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蒙古族民歌一千首》(其中近一半为科尔沁叙事民歌)、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的《科尔沁叙事民歌》(上、中、下)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民间民歌手查干巴拉演唱的民歌》(大部分为叙事民歌)。

主要特点

演唱形式

科尔沁叙事民歌通常由专业民间艺人(胡兀尔奇和哆奇)在特定场合上演唱。民间艺人的演唱形式大体上可分为独唱、对唱、带伴奏的演唱、不带伴奏的演唱等。

演唱的基本特点是,艺人手拉潮尔或四胡进行自拉自唱,也有艺人唱,其他人伴奏情况。一人充当多个角色,通过丰富的面目表情及声音变化,表达不同情感,塑造各种人物形象。

一首数十段以至上百段的歌词,只需要重复唱一支曲调(极个别民歌使用两种曲调),却动人而不乏味,这完全依靠演唱者对民歌曲调的灵活掌握与高超的歌唱技艺方能完成。艺人们能够熟练地把握曲调的长短伸缩、语气的轻重缓急,拟情于声,声情并茂,得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科尔沁叙事民歌除了民间艺人演唱,普通人也可以演唱。普通人的演唱不需要固定场合,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演唱,也不需要特定伴奏,很多时候都是不带伴奏的清唱,而且不保证歌曲的完整性,通常都是某一民歌的一小段子,是比较经典部分。

科尔沁叙事民歌有男女声对唱形式,但相对少见。《秃子》、《达那巴拉》、《乌云珊丹》等叙事民歌都是科尔沁叙事民歌男女声对唱的绝佳曲目。

歌唱与道白

科尔沁叙事民歌的演唱,除唱词,还有道白。民间艺人用生动的语言、灵活的动作营造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文化特色。演唱以歌唱为主、道白为副,夹叙夹唱。演唱与道白虽在故事结果上是统一为歌曲服务,但两者的艺术表现渠道却不同,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通过道白,将主题思想更加深化,再通过演唱将解说的意思更加突出,达到互和、互补,互完善的目的。歌唱部分的内容一般是书本化的固定不变的语句,但道白部分的内容则是,艺人用精炼的个性语言组织起来的对事件动态的评述。民间艺人每唱几段后,根据情节的发展,中间用得体的语言进行道白解说,使得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将主人翁的行动、性格、容貌、心理等表现得淋漓尽致。

声腔分类

由于民间艺人们的嗓音条件不同,其声腔特点也互不相同。根据他们所流露出来的嗓音特点和演唱风格,可总结出以下几类声腔及其特点:

1、歌唱性声腔

此类声腔的主要特点是:声音嘹亮、音色悠扬、音调高亢,适合演唱像《韩秀英》、《希璐》等音域较宽的曲目。此类声腔的艺人通常需要由小型乐队(由高音四胡、三弦等乐器组成)来担任伴奏,代表人有查干巴拉、哈斯额尔德尼等。

2、说唱性声腔

此类声腔的主要特点是:声音圆润、音色优美、音调抒情,适合演唱像《娜布其公主》、《百灵公主》等音域适中的曲目。此类声腔的艺人通常用低音四胡自拉自唱,代表人有李双喜、达布胡日巴雅尔等。

3、吟诵性声腔

此类声腔的主要特点是:声音低沉、音色浑厚、音调忧伤,适合演唱像《天虎》、《奈曼大王》等音域较窄的曲目。此类声腔的艺人通常用潮尔或贝低音四胡自拉自唱,代表人有包那木吉拉、黑小等。

民间艺人的演唱,常以甩腔修饰润色。这些特殊音腔唱起来或听起来就有着强烈的“甩出去”的意味,故称为 “甩腔”。“甩腔”既能够巧妙减少演唱难度,又能够发挥伴奏乐器对科尔沁叙事民歌演唱中的修饰作用。

代表作品

《韩秀英》这首蒙古族蒙语叙事民歌产生在科尔沁左翼中旗,根据真人真事经人们口头创作形成的。从它诞生至今,广泛传唱,蜚声海内外。它的诞生源于一段美好、无奈而又凄婉的爱情故事。19世纪初(民国初年),在科尔沁左翼中旗一个叫宝日花的村子里,牧民胡日沁毕力格图的女儿韩秀英生的美丽聪颖,她与本村的牧马青年舍扎布在长时间的接触中萌发爱情。韩秀英的弟弟患了一场病,请来蒙古巫师(王府里的莱庆)为其治病。韩秀英的弟弟病好后,胡日沁毕力格图夫妇见其有钱有势,就把韩秀英许他为妻。迫于封建礼教的束缚,韩秀英只能屈从父母之命,嫁给了王府莱庆道格尔扎布。后来,舍扎布思念韩秀英心切,想方设法,历尽艰难找到了科尔沁左翼中旗舍伯吐镇好力召村,见到了朝暮想的韩秀英。韩秀英凄楚不已,对舍扎布倍加思念,于是将希望寄予来世。在民间俗念中人有怨结在心,需要编成歌曲传唱,以此化解逆缘,来世称心如意。于是已到而立之年的韩秀英请来舍伯吐镇有名的民间艺人张阿比亚,详细讲述了自己的心事,不久,长篇叙事民歌《韩秀英》便在草原上传播开去,倍受牧民的喜爱,在蒙古草原上,几乎人人知道这首迷人的歌谣。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祖宗十九代    下一篇 古如歌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