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口号赠征君鸿

《口号赠征君鸿》亦作《口号赠征君鸿(此公时被征)》,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五言律诗,是《全唐诗》的第168卷第37首。作者借贤儒陶渊明、梁鸿赞美好友的高尚品德才能,表达自己的惜别之意。又籍杨伯起自比,感叹自己怀才不遇。

目录

口号赠征君鸿

陶令辞彭泽⑴,梁鸿入会稽⑵。

我寻高士传⑶,君与古人齐。

云卧留丹壑,天书⑷降紫泥⑸。

不知杨伯起⑹,早晚向关西。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陶令辞彭泽:陶渊明任彭泽令、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田。见《晋书·陶潜传》。彭泽,在今江西彭泽县。

⑵梁鸿入会稽:据《后汉书·梁鸿传》,梁鸿是东汉扶风平陵人。早年在霸陵山中躬耕,后过洛阳,曾作《五噫歌》。居齐鲁,有顷,又适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吴,秦时局会稽郡。故李白云“入会稽”。

⑶高士传:书名,皇甫盎探。

⑷天书:诏书。

⑸紫泥:用以封玺书的印泥。

⑹杨伯起:《后汉书·杨震传》:“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少好学,受欧阳《尚书》于太常桓郁。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

白话译文

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的职务,梁鸿回归会稽隐居。

我读遍高士传,你与古代的隐逸之士一样齐名。

云卧在丹壑绿溪,突然朝廷降下紫泥天书,征召你去。

不知您这位杨伯起式的人物,何时才能入关西?

创作背景

原注此公时被征,诗题有口号始于梁简文帝和卫尉新渝侯巡城口号,庾肩吾王筠俱有此作。至唐遂相袭用之,即是口占之义。萧本作口号赠征君鸿而注云见前赠卢征君题注葢以为即卢鸿矣未详是否注中被征一作被召。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首段”陶令辞彭泽,梁鸿入会稽”,意指陶渊明辞去了彭泽县令而归田,梁鸿入会稽而隐耕,讲述了陶渊明和梁鸿归隐田园的事迹,为下文作捕垫。

次段“我寻高士传,君与古人齐”,意指您的事迹完全可与高士传中的古人相比。含有结交之意,也有敬佩之情。

接着“云卧留丹壑,天书降紫泥”,特指朝廷突降下紫泥天书,征召杨征君前往报效朝庭。您却在丹塑中云卧不起。

最后“不知杨伯起,早晚向关西”,意指不知您这位杨伯起式的人物,何时才能入关西。

此诗前四句以隐士陶潜和梁鸿相比,点出隐士身份,后四句言被召。末以关西孔子杨伯起相比,切其姓与被征。离别之际,友情无暇,以口号赠杨征君,以表达李白倾慕高士轻世肆志的清高。

名家点评

李白倾慕轻世肆志的高士名士,而陶渊明志行高洁,又隐居不仕,正可谓是典型的高士。再加上陶渊明曾做过彭泽县令,所以李白在称美自己那些县令朋友的时候就很容易想到他。例如在《口号赠杨征君》中将不肯受职的友人杨征君比为陶渊明,说:“陶令辞彭泽,梁鸿入会稽。我寻《高士传》,君与古人齐。”

南宋诗论家严羽《李太白诗集》:严羽评:将头作尾,亦复无首无尾,此格甚异。若以为犯,必非知诗者。

明代高棅《唐诗品汇》:范云:律诗必须守规矩。试看此等五言,何其严哉!今人虚实轻重且不审,恶乎律?

明代胡震亨《李杜诗通》:既比之陶潜、梁鸿,不得复比之杨震。一篇中用三人,任笔铺杂,此在太白可耳。范德机以为律诗须守规矩,此篇为最严,非确评也。

明代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前四句不特一气呵成,而援引古人,法属初创。

清代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一气舒卷,无斧凿痕。

清代屈复《唐诗成法》:起列两高士,下紧接征君无愧古人,已把征君将人天上去,再无出仕之理。今方云卧丹壑,而紫泥已降,但不知征君早晚赴召,又与前判然盖讽其勿往也。前五句一段,后三句一段,法之变化已极。起用两古人名,结用一古人,又相应法也。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壮族民间舞蹈    下一篇 灯酒节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