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梅花雀

梅花雀(学名:Estrildidae,英文名称:Waxbills)是梅花雀科鸟类的统称,共有28属134种,体型小,嘴圆锥形而常有鲜明的色彩。有些种类羽色极其华丽。包括梅花雀、文鸟、鹦雀、草雀、禾雀、火雀等。中国有3属5种,虽然原产种不多,但由于作为笼养观赏鸟而引入,可见到数十种,有些种类甚至逃逸而在当地形成野生种群。第一枚初级飞羽纤小;嘴锥形;脚细弱。常在地面集群觅食,主要以种子为食,兼食昆虫。所有品种的梅花雀都会建造较大的半圆形鸟巢,每次可产5至10枚白色鸟蛋。分布于非洲、亚洲和大洋洲带地区。

目录

梅花雀,俗称“蜡嘴子”,各物种间身体构造与习性都十分相似,但彼此间羽毛,眼睛,喙,腿,尾巴等部位的颜色和花纹差异很大。

代表物种:红梅花雀

雄性成鸟

额基朱红色;头顶、颈、上体橄榄褐而微染朱红,尾上覆羽暗朱红,羽端具白色点斑;尾羽黑色,尾羽端部或仅外侧尾羽先端白色或呈点斑状;两翅褐色;翅上覆羽略同,微染朱红;翅上覆羽与内侧飞羽具白色小端斑;眼先褐色;头和颈的两侧自颏至胸皆暗朱红,密布以白色小点斑;腹部橙黄而渲染朱红或桔红色;两胁淡朱红色,缀有白色点斑;尾下覆羽黑色具白色端斑。

雌性成鸟

整个上体褐色;尾上覆羽染朱红色;尾黑褐;外侧尾羽端部浅淡;两翅与尾同色;初级覆羽羽缘茶黄色;其余翅上覆羽与内侧飞羽羽端具纯白色小形端斑;眼先黑;颈侧较上体浅;颏黄白色;胸淡褐色;腹部中央污黄;尾下覆羽近沙色;两胁淡褐色。

幼鸟

上体褐色;翼羽宽缘以茶黄色,下体污皮黄。

虹膜红色或桔红色,嘴红色,基部暗;脚肉色;幼鸟跗蹠肉黄色。

生活习性

梅花雀是群居鸟类,多食籽,其喙短厚而尖利。大部分的梅花雀都对寒冷极为敏感,性喜温暖,多在热带定居;少数则在南澳大利亚,并适应了当地较为寒冷的气候。

红梅花雀见于海拔1500m以下近坝区的低山丘陵。营结群生活,大多十几至三几十只结群活动于稀树灌丛或稀树草丛间,它们不象织布鸟和文鸟那样以农田为最宜栖息地,且有时聚集成百的群体,有时同麻雀或鸦类形成混合群。叫声常常是一种尖细的“teei”或“tsi”音,但也有一种多变的吱喳声或尖锐的叫声;这些叫声在栖止和飞翔时都会发出。歌声一般是雄鸟栖落于芦苇尖上或类似的突出位置上发出的一种柔弱的、高基音的莺鸣声。同时带有柔润、悦耳的哨声音调。食物以植物种子为主,作物成熟季节虽也啄食些谷物,但仍兼食杂草种子。

分布范围

分布于旧大陆热带地区,澳大利亚西部和和热带太平洋岛屿。

保护级别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濒危(EN)——1种;易危(VU)——7种;近危(NT)——8种;低危(LC)——118种。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瑶族石牌制    下一篇 张慧剑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