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传统体育
目录
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维吾尔族人口为8399393人。维吾尔使用维吾尔语,其中有3种方言,即中心方言、和田方言和罗布方言。维吾尔语的标准语以中心方言为基础,以伊犁一乌鲁木齐语音为标准音。现在维吾尔族全民通用的文字,是19世纪中叶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创制的文字。
维吾尔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早在周朝初年,蒙古高原的东北部有丁零(最早译作“丁灵”),南部有匈奴,阿尔泰山一带有乌揭。秦末汉初,匈奴冒顿单于强盛,建立了匈奴单于国。公元前176年,匈奴的右贤王又征服了乌揭、楼兰及以西的西域26国,于是丁零和乌揭都成了匈奴的属部。东汉后期,匈奴衰弱,鲜卑西攻,丁零南下,乌揭东进。到了东晋和南北朝,这些民族大融合的结果,形成了东起蒙古高原,西至东罗马帝国的铁勒族。到了隋末唐初,出现了九姓铁勒的强部,建立了回纥汗国。唐朝后期,回纥改译为回鹘,元朝至明朝,又译为畏兀儿,多数学者认为,回纥、回鹘、畏兀儿,都是Uigur的不同汉字音译。清朝称之为回子。又因宗教人士都头缠白布(“色兰”),有时也称之为缠回。1934年8月,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常委扩大会讨论提议,以“维吾尔”为该民族的汉译写法。因为它表示维护(维)我们(吾)和你们(尔)的团结之意。后经民国新疆省政府会议决定采用,旋即发布政令,以“维吾尔”为该民族的汉译写法,这一汉译名称从此固定下来,并沿用至今。
维吾尔族是一个深沉而又浪漫的民族,千百年来,用他们火一样的激情和大度深邃的智慧,为祖国新疆的繁盛,谱写着一个又一个历史篇章。维吾尔族传统体育活动也多种多样,代表性的传统项目有骑射、切里西(摔跤)、帕卜孜、打嘎儿、萨哈尔地(转轮秋千)、达瓦孜(走索)和刀朗舞等活动。
骑马射箭,是维吾尔族民间的传统习俗,也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这一活动也成为他们一项传统的体育项目。
关于维族聚居地骑马射箭的早期记载,曾见于宋朝王延德的《高昌行记》,其中记载说:“居民春月多群聚乐,游者马上持弓矢,射诸物,谓之禳灾”。十一世纪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的古典叙事长诗《福乐智慧》中也记述道,在哈拉汗国里,要当统帅和使者,就必须会射箭瞄准。到了清代,维吾尔族的骑马射箭这一传统技艺更为普及。清和宁在《回疆通志》中记载说:“……又数十日,回纥老少男女,鲜衣修饰,帽上各簪纸花一枝,于城外极高处,妇女登跳,男子驰马较射。尽日而散谓之‘努鲁斯’”。
十五世纪后,随着火药、火枪的出现和使用,维吾尔族以畜牧业为主的生产逐渐转向农业为主,弓箭和骑射在维吾尔人中就很少见了。但作为一项传统的体育活动,骑射还在经常民间和各种节日场合见到。
打嘎儿,多见于维族的青少年中,是维吾尔族一类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
维吾尔族的打嘎儿比赛,一般在两人或人数相等的两组间进行。比赛前,先备制一个长10厘米左右、两头尖、中间粗的枣核状的小木棍作“嘎儿”,再备一根长约50厘米的木棒或木板为击嘎棒,粗细不限。场地无严格规定,操场或空旷平地即可。在场地的一端,挖一个长方形的小坑或用两块砖头摆成坑形。
比赛开始后,一方先将“嘎儿”置于小坑上,一手持击嘎棒将“嘎儿”挑起,紧接着猛击一棒,使其飞向前方。对方则用双手或帽子等物接住。若接住“嘎儿”,则交换打“嘎儿”权;若未接住“嘎儿”,或将“嘎儿”回扔到坑里或回扔到放在坑上的击嘎棒上,亦可接替打嘎权;既未接住“嘎儿”,也未能将“嘎儿”回扔到规定的地方,对方则仍保有击嘎权。最后,以获得打嘎权次数的多少决定胜负。也有的地方以“嘎儿”打出的远近来决定名次。
打“嘎儿”游戏,是一项很有趣的体育活动,近年来,无论是在维吾尔族的城市,还是农村,这一形式都是青少年们喜爱的活动内容。它不仅可以锻炼人们的身体,增强体质,同时,对培养人们的意志、灵敏和判断力,都有积极的意义。
萨哈尔地,汉语意为“转轮秋千”,是一项流行于新疆南部地区的秋千活动形式。这一项目在新疆的阿克苏地区,又被称之为“恰克皮来克”。
“萨哈尔地”为传统秋千的一种,其起源与西域盛行的“竿术”有关。据《杜阳杂编》记载,唐代曾有有一位名叫石火胡的西域女子,能于百尺竿上张弦五条,并以八、九女子各居一条之上。这种技艺与维吾尔族的“萨哈尔地”颇有相同之处。
关于萨哈尔地的起源,还有另外一种传说。在维吾尔族古中,流传着一首古典叙事长诗《优素福一阿合麦特》。诗中说,王子优素福和阿合麦特兄弟二人因与其叔父包格拉可汗发生矛盾,被迫离家出走。他们率领部分民众来到一处地方,架起空中转轮使众戏之,并伴以鼓乐以吸引各方散居农牧民前来投奔,以壮大实力。该诗描写的是十三世纪维吾尔族的社会生活和历史事件,据此可知“萨哈尔地”的产生至少不晚于十三世纪。另外,清人萧雄在《嬉乐》一诗中,还对萨哈尔地作过描写:“一架秋千索影微,风前摇扬彩霞衣.由来此技传西域,怪底佳人爱奋飞。”
传统的“萨尔哈地”,一般由高约十五、六米的主轴、木轮、轮杆以绳索连结而成。主轴垂直立于地面,轮杆套于主轴底部,由两组(各四人)向同一方向推转.主轴顶端装木轮,与底部轮杆以绳相连。推动轮杆即带动木轮转动。木轮两端各系两根长绳,供游戏者牵附。当人坐上萨尔哈地时,人人推轮杆带木轮转动,绳端攀附者随之转动,木轮越转快,人也越飞越高。推杆人撒手以后,还可以借惯力转飞良久。参与这种活动者多为更替进行。
除了上述形式,还有一种较简单的萨尔哈地形式。这种形式的萨哈尔地是在地上竖一约6米至8米高的木杆,下端埋地,上端同样套一车轮。轮上按等分间隔安4个环,每环垂一绳到地,绳末端结成能伸进大腿的环套。每绳一人,左腿伸入环内,左手援绳,同时以右腿蹬地,使之旋转。愈蹬愈转,愈转愈快,愈快愈高,可离地飞转。转轮时每次应有二人或四人以保持平衡。其活动规则由众青年当场推举首领掌握。
刀郎舞,又称刀郎赛乃姆,是维吾尔族刀郎人在“麦西莱甫”(维语“聚会”)等民间活动中跳的集体舞。
刀郎舞,是一种表现刀郎人狩猎过程的舞蹈。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的寓意。
开始,先是悠扬的散板,歌手引吭高歌,并伴有“哎呀呀”的伴词,这是呼唤人们准备打猎,也可以说是刀郎舞的序曲。
舞蹈开始后的第一阶段为“奇克特曼”,是舞者双手左右摆动、左右半转。这是表现猎人将浓密的灌木拨向两边寻找猎物的情形。而男女成对舞蹈中女舞者时而高举右手,时而又高举左手。则是男猎手举着火把照明的动作。
第二阶段叫“赛乃姆”,舞蹈动作随鼓声变快转向激烈,两人忽而臂膀紧靠,忽而旋风似的散开。随即迅速回身,退步伫立,双手拉开似弯弓欲射。这是发现猎物冲上去展开搏斗的舞姿。
第三阶段是“色里热玛”,这是表现狩猎胜利的舞蹈。舞蹈的气氛热烈而欢快,所有舞者单独地时而向右、时而向左旋转。
刀郎舞舞蹈中表现的狩猎活动,是由男女配合共同完成的,表现了男女共同劳动中亲密无间的关系。这比男耕女织的农耕民族的夫妻关系亲呢许多,也表现出了刀郎人男女共同维系生存的紧密性和深厚的、默契的情爱。
随着刀郎舞的推广和普及,人们也在逐渐尝试,把生硬的广播体操变成翩翩的刀郎木卡姆健身操。这种刀郎木卡姆健身操,把广播体操、健身操、刀郎木卡姆舞蹈等优美的动作融合到一起,分十四节拍,特别适合专业舞蹈人员表演或爱好健美的人群学习锻炼。如今,每当旭日初升之时,在维族聚居的街道空旷处,经常见到聚集着的人群,伴随着欢快的刀郎乐声,跳着节奏鲜明的刀郎赛乃姆健身操进行晨练。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