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南南人权论坛

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外交部共同主办的首届“南南人权论坛”于2017年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举行。论坛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南南人权发展的新机遇”为主题,并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推进全球人权治理”“包容性发展与南南人权的实现”“南南国家教育权的保障”“南南国家减贫及粮食权的保障”“南南国家健康权的保障”“中国与南南合作:对推进世界人权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六个分论坛。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强调全球人权事业发展离不开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努力,希望国际社会本着公正、公平、开放、包容的精神,尊重并反映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意愿,促进发展中国家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人权,实现全人类共同繁荣发展。

目录

2017年12月7日至8日

主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南南人权发展的新机遇

开幕

12月7日,首届“南南人权论坛”在京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强调全球人权事业发展离不开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努力,希望国际社会本着公正、公平、开放、包容的精神,尊重并反映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意愿,促进发展中国家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人权,实现全人类共同繁荣发展。

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人人充分享有人权,是人类社会的伟大梦想。近代以来,发展中国家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获得自由和平等,享有尊严和幸福,实现和平与发展,进行了长期斗争和努力,为世界人权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断提高尊重与保障中国人民各项基本权利的水平。前不久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描绘了中国发展的宏伟蓝图,必将有力推动中国人权事业发展,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人口占80%以上。人权事业必须也只能按照各国国情和人民需求加以推进。发展中国家应该坚持人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不断提高人权保障水平。中国人民愿与包括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同心协力,以合作促发展,以发展促人权,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在开幕式上宣读了习近平的贺信并致辞。他说,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思想,为推进全球人权治理朝着公正合理方向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愿与发展中国家一道,坚定自信、团结合作,走符合本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为世界人权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贺信

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全文如下:

今天,来自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相聚北京,出席首届“南南人权论坛”,共商发展中国家和世界人权事业发展大计。我谨对本次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

人人充分享有人权,是人类社会的伟大梦想。近代以来,发展中国家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获得自由和平等,享有尊严和幸福,实现和平与发展,进行了长期斗争和努力,为世界人权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断提高尊重与保障中国人民各项基本权利的水平。前不久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描绘了中国发展的宏伟蓝图,必将有力推动中国人权事业发展,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人口占80%以上,全球人权事业发展离不开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努力。人权事业必须也只能按照各国国情和人民需求加以推进。发展中国家应该坚持人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不断提高人权保障水平。国际社会应该本着公正、公平、开放、包容的精神,尊重并反映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意愿。中国人民愿与包括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同心协力,以合作促发展,以发展促人权,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次论坛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南南人权发展的新机遇”为主题,顺应世界潮流,契合发展要求。希望各位代表和各位嘉宾深入探讨交流,为促进发展中国家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人权、实现全人类共同繁荣发展贡献真知灼见。

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2017年12月7日

活动

论坛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推进全球人权治理”“包容性发展与南南人权的实现”“南南国家教育权的保障”“南南国家减贫及粮食权的保障”“南南国家健康权的保障”“中国与南南合作:对推进世界人权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六个分论坛。

本次论坛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外交部共同举办,来自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官员、学者等300余人出席。

闭幕

“南南国家之间应以同舟共济、权责共担、互相帮助、合作共赢的精神,坚持以团结促合作,以合作促发展,以发展促人权,努力实现更加充分的人权保障。”

首届“南南人权论坛”2017年12月8日在京闭幕。这一发展中国家交流人权发展经验、探讨人权发展路径的盛会及其通过的《北京宣言》,传递着发展中国家携手共创美好未来的心声与信念,更标注下全球人权事业发展的“中国刻度”。

中国模式:人权发展的新样本

“中国社会全面发展,人的权利正在得到更加充分的保护。”联合国人权高专办驻地行动与合作司亚太、中东、北非局局长弗朗西斯科•摩塔说。

首届“南南人权论坛”上,中国人权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赢得与会嘉宾由衷点赞。受访人士表示,发展是人权的核心,任何问题都必须放在发展中解决,中国人权事业以发展为基础,为全球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新样本。

五年砥砺奋进,中国人权事业硕果累累。

农村贫困人口越来越少,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百姓钱袋子越来越鼓,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7300多元;人民安全感不断提升,法律法规持续完善构筑起权利保障的坚实屏障;环保督查越来越严,生态保护力度空前……

“五年来,中国在经济、社会、法治、文化、生态、教育等各个领域实现快速发展,显示了中共领导人在推动人权方面所做的努力和高超的执政能力。”印度尼西亚外交部人权和人道主义事务司副司长苏莱曼•谢里夫说。

五年继往开来,人权发展路径更加清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幼有所育,弱有所扶,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建设美丽中国……翻开中共十九大报告,直抵人心的字句,为人权事业发展擘画更加壮美的画卷。

动身前往中国参加此次论坛前,莱索托外交部经济及国际组织司代理司长莉姆波•马斯洛-莫察梅对中共十九大已经有了初步了解,这次实地走访让她更加相信,十九大报告明确的发展策略将进一步促进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在人权发展的中国故事里,人民始终是贯穿其中的关键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示范的新样本让世界清晰地看到,以国情为基础、以人民为中心、以发展为要务,是实现人权发展的根本途径。

“我们应当向中国学习,按照本国国情和人民的需求来推进人权事业。在如何将人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方面,中国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南非姆贝基非洲领导力研究所研究员谭哲理说。

南南人权:大国担当的新使命

蓝色地球的表面,两个英文字母“S”相互连接,宛若彩色绸带环绕着地球……首届“南南人权论坛”的醒目标志,寓意在南南合作框架下各国人民共同创造人类社会发展的美好未来。

基于共同的历史遭遇和独立后面临的共同任务,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展了相互之间的合作,不断书写南南合作的崭新篇章。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在努力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源源不断送去帮助和支持——

60多年来,中国共向16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4000多亿元人民币的援助,帮助受援国实施各类援外项目5000多个,派遣了60多万名援助人员。

近年来,中国还宣布了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向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600亿元人民币援助等举措。

首届“南南人权论坛”的举办,将南南合作推向新境界。在南南合作的框架内探讨人权发展,交流有利于保障人权的技术、方法和经验,顺应世界潮流,契合发展要求,对于深化和拓展南南合作,促进发展中国家人权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论坛闭幕式上,布隆迪总统首席新闻顾问威利•尼亚米特韦宣读了首届“南南人权论坛”《北京宣言》。他说,从自身发展到携手合作,再到共同努力促进人权事业发展,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发挥着榜样和引领作用。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在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常务副主任贡森看来,中国通过南南合作同发展中国家分享实现人民生存权和发展权的成功经验,向发展中国家人民提供了一条不同于西方世界主张的人权发展道路。

“中国积极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争取公平的发展,让各国都成为全球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公平分享发展权益。”贡森说。

CEC咨询公司总裁魏柳南说,广大发展中国家要在人权领域加强合作,用实际行动来提高说服力和话语权。“此次论坛的作用是巨大的,我希望论坛能够持续发挥其影响力,让中国同南南国家在人权合作领域不断取得更大成果。”

中国理念:共同发展的新路径

从几十年来一直面临严重电力短缺,到如今拥有富余电力,德国媒体播发的相关报道,让人们看到了“一带一路”建设为巴基斯坦带来的改变。

“‘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旗舰项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给巴基斯坦及周边地区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出席此次论坛的巴基斯坦常驻联合国日内瓦代表法鲁克•阿米尔说,从“一带一路”倡议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实现本国经济增长到提出一系列举措推动全球治理更加公正合理,世界看到了中国在促进共同发展、保证人民有更多获得感等方面所做出的切实努力。

纵观世界历史,一个大国的崛起,为世界带来的不仅仅是力量格局的变化,更引领着观念风尚的更新。伴随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不断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支持和赞同,并从理念不断转化为行动。

在为期两天的论坛中,与会嘉宾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南南人权发展的新机遇”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交流。大家认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顺应时代潮流,契合发展要求,体现了全新的人类社会价值追求,为解决包括人权治理在内的全球性问题指明了方向。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联合国发展权目标一脉相承,这一理念应该得到进一步推动。”联合国人权高专办机制接触司发展权处处长巴特额德纳•阿尤什说。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和发展阶段,人权不仅有发达国家的表述,还有发展中国家的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不同文化和国家间加强理解沟通、开展合作的机遇。”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教授安德烈•范•德•布拉克说。

“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中共十九大报告,展示了世界最大执政党的天下情怀。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时空维度对人类整体进行关怀,将‘你’‘我’变成‘我们’,更加强调世界上每个国家和每个国家的人民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贡森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人类社会发展整体性和相互依存的角度思考世界人权事业的发展,倡导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人权治理体系,开拓了全球人权治理的新路径。

北京宣言

首届“南南人权论坛”《北京宣言》

2017年12月7日至8日,首届“南南人权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宣传部部长黄坤明出席论坛开幕式,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并致辞,外交部部长王毅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本届论坛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共同举办,来自世界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300余位代表出席论坛并积极参与讨论,共商发展中国家和世界人权发展大计。

与会人士认为,习近平主席致论坛的贺信,奉行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强调以合作促发展、以发展促人权,呼吁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广大发展中国家乃至世界人权事业发展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与会人士强调,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顺应时代潮流,契合发展要求,体现了全新的人类社会价值追求,为解决包括人权治理在内的全球性问题指明了方向,是中国为推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而做出的重大思想贡献。

与会人士指出,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人口占80%以上,全球人权事业发展离不开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努力。多年来,发展中国家人权状况不断得到改善,为推进世界人权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提高发展中国家人权保障水平依然面临诸多问题,需要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社会持之以恒,不懈奋斗。

与会人士表示,中国从国情出发推进人权事业发展,以生存权和发展权为首要的基本人权,坚持全面的、发展的人权观,不仅自身人权事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也为世界人权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提供了中国经验。

与会人士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南南人权发展的新机遇”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讨论,并共同宣告如下:

第一条

为确保对人权的普遍认可和遵行,人权的实现必须考虑区域和国家情境,考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和宗教背景。人权事业发展必须也只能按照各国国情和人民需要加以推进。各国应坚持人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从国情出发选择适合本国实际的人权发展道路或保障模式。各国和国际社会有责任为实现人权创造必要条件,包括维护和平、安全与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消除实现人权的各种障碍。

第二条

人权是所有文明的内在组成部分,应承认所有文明平等,都应受到尊重。应珍视并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价值和社会道德,相互包容、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各国政府和各国人民应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使人类远离恐惧,远离贫困,远离疾病、远离歧视。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着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繁荣向往的最大公约数。

第三条

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发展权的主体是人民。为实现人类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应坚持个人发展权与集体发展权相统一,使各国人民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充分实现发展权。发展中国家应当特别重视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特别是获得相当的生活水准、足够的食物、衣着、安全饮用水、住房的权利,获得安全、工作、受教育的权利,以及健康权利和社会保障权利等。国际社会应将消除贫困和饥饿等作为首要任务,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可持续问题,为发展中国家人民发展权的实现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第四条

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人的尊严不仅涉及人的自由,而且关系人的全面发展。人权是个人权利与集体权利的统一。各国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平权、环境权等,既是重要的集体人权,又是实现个人人权的前提和基础。所有人权不可分割、相互联系。公民和政治权利的获得离不开同时获得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两者同等重要,相互依存。

第五条

人权不可剥夺,各国都应为推进人权法治保障而努力。对人权限制必须由法律规定,并只应为了保障其他社会成员的人权和基本自由(其中包括免于宗教亵渎、种族主义和歧视),且满足国家安全、公共秩序、公共健康、公共安全、公共道德和人民普遍福利的正当需要。每个人都对所有其他人和社会负有责任,享有人权和基本自由必须与履行相应责任相平衡。

第六条

各国应根据本国法律和所承担的国际义务,注重保障特定群体的人权和基本自由,包括少数族裔、民族、种族,宗教和语言群体,妇女、儿童和老人,以及迁徙工人、残障人士、原住民、难民和流离失所者。各国有义务尊重和保护宗教少数群体,宗教少数群体同样有义务适应本土环境,包括接受和遵守所在地的宪法和法律,融入当地社会。人人有权选择自己的信仰,包括选择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选择信仰某种宗教或信仰另一种宗教,不受歧视。

第七条

南南合作是促进发展中国家发展和人权进步的重要途径。南南国家之间应以同舟共济、权责共担、互帮互助、合作共赢的精神,坚持以团结促合作,以合作促发展,以发展促人权,努力实现更加充分的人权保障。国际社会应本着平衡、包容、普惠和可持续的原则,积极支持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不断提高发展中国家人权保障水平。

第八条

国际社会对人权事项的关切,应始终遵行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其中至为关键的是尊重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不干涉各国内政。各国应坚持主权平等的原则,所有国家不论大小,均有权决定其政治制度,控制和自由利用其资源,自主追求其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人权问题上的政治化、选择性和双重标准,滥用军事、经济或其他手段干涉他国事务,是与人权的目的和精神背道而驰。国际社会保护人权的相关行动必须严格遵守《联合国宪章》的相关规定,并应充分尊重当事国和区域组织的意见。

第九条

人权的实现永无止境,人权事业的发展永远在路上。人权保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人民的满意是检验人权及其保障方式合理性的最终标准。各国政府有责任根据人民的要求持续提高人权保障水平。国际社会应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通过对话交流、互学互鉴和凝聚共识,促进人权合作。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土家药    下一篇 科技成果财产权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