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枯鱼过河泣

《枯鱼过河泣》是汉代的乐府诗,属杂曲歌辞。这一首想象极其丰富的寓言诗,以鱼写人,形象生动,寓意深刻。诗中虽没有明确交代鱼儿为何会“枯”、为何会“泣”、为何会“悔”,但从“相教慎出入”一句可以看出,它是由于一时的疏忽造成的。诗歌也由此告诫人们,行动要谨慎,免得“一失足,成千古恨”。

目录

枯鱼过河泣

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

作书与鲂鱮,相教慎出入。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枯鱼过河泣:《乐府诗集》列入《杂曲歌辞》。

枯鱼:干鱼。

鲂(fáng):鳊鱼。鱮(xù):鲢鱼。

白话译文

干枯的鱼经过河流的时候不断地哭泣,什么时候后悔才能够来得及?

来不及也就写封书信给那鳊鱼和鲢鱼,你们相互告诫出出进进都要谨慎小心别再大意。

创作背景

从内容看,此诗可能作于东汉末年。这时军阀混战,连年不绝,是中国历史上最动乱的时期之一。曹操在《蒿里行》中曾描写过当时社会的惨象:“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枯鱼过河泣》以鱼拟人,正反映了在东汉末年的动乱社会中,随时都可能有灾祸降临到人们头上的残酷现实。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此诗属汉乐府杂曲歌辞,是一首想象极其浪漫的寓言诗。“枯鱼”就是干鱼。诗中写一个遭到灾祸的人以枯鱼自比,警告人们行动小心,以免招来祸患。

开头两句突兀而起,奇峭警拔。诗中说:一条枯鱼过河时,不禁伤心痛哭,悲叹现在后悔已来不及了。既是枯鱼,何以又会过河?又何以哭泣?何以悔恨?这一切,诗中先不说明。“何时悔复及”,这是用反诘语表示否定,以加强悲叹的语气,加重表现沉痛的心情。先说结果,后叙原因,可以突出结果。诗中这样处理,不仅可以突出悔恨,还可避免平铺直叙,使内容富有曲折。

三四两句仍然不直接回答何以过河,何以泣,何以悔,而写枯鱼作书(写信)给鲂、鱮,但枯鱼何以过河,何以泣,何以悔,却在书的内容中自然透露出来,构想非常巧妙。诗中用鲂,鱮代指鱼类,它们就是枯鱼的伙伴。书仅“相教慎出入”五字,内容却极丰富。“慎出入”是说无论外出还是归来,都要谨慎小心,千万不可粗心大意。首先是尽量少外出;即使不得已外出,也要处处留心。这里不但表现了枯鱼对伙伴们的关切,还透露出枯鱼之所以泣、悔,就是由于当初麻痹大意,以致被人捕去,此刻被人携过河去,看到过去在里面游嬉过的河水,以后却再也不可能回到那里面去,不禁伤心痛哭,悔恨万分。它用自己的惨痛教训告诫伙伴,希望它们不要再蹈自己的覆辙。这既是对伙伴的警告,也是枯鱼对自己的悲悼。

此诗通篇全用比喻,想象新奇,结构精巧。

名家点评

清代诗人沈德潜:“汉人每有此种奇想(《古诗源》),确实显示了汉乐府的高度艺术表现力。”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泥塑    下一篇 刘启峰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