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清水里的刀子

《清水里的刀子》是石舒清的一部短篇小说。小说讲述了一个回族老妇人去世后,他的儿子耶尔古拜准备宰杀家中唯一的大牲老牛为母亲做“四十”(亡人安葬后第四十天忌日)的故事。《清水里的刀子》2000年获(1998年至1999年度)优秀中短篇小说奖,2001年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

目录

小说的情节是一位回族老人的老伴亡故了之后,他在坟院的伤感和感触,回家后与儿子之间的争辩,是因为在为老伴的搭救四十那天是否宰掉家中唯一的那头老牛产生分歧。最后无奈的顺从儿子的意见,但又尽心尽力的伺候好那头老牛,同为已到暮年的生命个体,引发了老人对这头老牛不是同情而是敬佩的感情,直到四十临近之时那头老牛竟然如苏菲神秘主义者感悟的那样在那盆它不再喝水的清水里看到了将要宰它的那把明晃晃的刀子。受到震动的老人在不忍心宰老牛而出走,当他回来时,看到宰好的牛头肃穆、安详、宁静地放在那里,宛如一个颜面如生死者的脸一样。

创作背景

中国的西海固文学20世纪90年代末正式提出了发展。因为恰好处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期,所以西海固回族作家作为‘‘西海固文学"在新世纪来的主力军,他们的小说呼应社会转型,紧贴大地,密切关注西海固大地上底层回民的现实生存状况及文化也理的擅变等问题。而石舒清就是其中一位。《清水里的刀子》是回族作家石舒清根据早年听来的民间传说为基础创作的。

人物介绍

马子善

马子善一出场,即刚刚面临一场变故。马子善妻子的死。她被埋掉了,坟院里只不过添了一个新的坟包而已。这一不可逆转的事实使马子善深切地感受到了死亡的真实存在。而耶尔古拜拿着母亲的照片抽抽噎噎地哭时,马子善表现得很平静,他没有去劝他的儿子。他想劝劝儿子,又没劝,劝也是白劝。他想,儿子若是到了自己这个年龄就不会因亡人而哭了。自己若在儿子那个年龄,大概也还是要哭的。这都是很自然的事。诚然,在他那样的年龄,生和死的问题早已被揣摩过无数次,和年轻人相比,他们已经可以把这看得稍轻一些了。但人们仍然注意到内心释然的马子善老人是最后一个走出坟院的。站在坟院门口,他想起了当年那个头上戴着红纱,鞋上绣满花的女人,那曾经让他的心生出化雪的感觉。他不由地叹了口气。马子善走到坟院门口的时候,突然觉得自己的鼻腔陡然地一酸。这一就把他从失去女人的隐痛中暂时解脱了出来。仿佛听到一声召唤,这里才是你的家,这使他开始站在一个高度,来思考自己,乃至人的生死问题。

老牛

作品中那头勤勉的老牛,神秘而又厚重,正是一个救赎者的形象。对其死亡经历进行近距离观照,人们分明可以从它身上领略到一种崭新的健全的生命存在形态。黄牛执着地生存,坦然地死亡,它的一生即对这种生命结构作出了最完美的诠译。在几十年的艰辛岁月里,牛为人役使,韬光养晦,默默承受生活给予它的一切苦难。这种强大的定力就来自于对自身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那把高悬于人生之上的死亡之刀时刻警示它:切勿因无谓的世俗喧哗而忘却生命的根蒂,应把最充沛的激情倾注于日常存在,以富于意义的生存去领受具有价值的死亡。最终,那清水里的刀子又提醒它死期将近,那个它等待了一生的日子就要来临。于是牛即三天三夜不吃不喝,以便让自己有一个清洁的内里去迎接的死亡庆典。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死亡

小说描述了生命个体的死亡意识由沉寂到觉醒再升华的整个嬗变过程,从而对人在特定境遇下的生命体验和死亡意识进行了还原。

《清水里的刀子》讲述了一个关于生命与死亡不期而遇的故事。但它既未书写个体生命直面死亡时这种刻骨铭心的情感体验,也没有描绘人走向死亡所经历的那一段惊心动魄的生命历程,小说选取的是死亡目击者的视角,真实而又深刻地揭示了两位生者视域中的死亡景象以及他们业已觉醒的死亡意识。这是一种机智的叙述方式,正如海德格尔所认定的,死亡是超乎经验的,一般人对于死亡的思考只能借助于对他人死亡经验的理解。细读小说我们会发现,马子善妻子的去世以及老黄牛为祭亡者而献身这两桩死亡事件构成了小说的叙事动力,马子善、耶尔古拜父子俩对于死亡所表现出的震惊、迷茫、释然等情绪均缘自于对这两种死亡形式的感悟和思考。

同时,他们的死亡意识由沉寂至觉醒再趋于升华这一复杂的嬗变过程也可被视作对这一段死亡目击经历的积极回应。小说开篇即写到了马子善妻子的死。她被埋掉了,坟院里只不过添了一个新的坟包而已。这一不可逆转的事实使两位主人公深切地感受到了死亡的真实存在。面对死亡的残酷威力,他们一方面停留在世俗的层面痛悼死者、追忆亡灵,另一方面又产生了一种探求生存与死亡终极意义的强烈欲望,也正是这种追问的欲望引导他们从凡俗的生活状态中超拔出来,由群体生活空间走入了生命个体的世界。我们看到,小说始终没有提及那个普通的回族村落对于马子善妻了的死所作出的反响,一切似乎都隐去了,只凸现出父子二人痛苦迷茫的生命空间。身处这种独具个体性的存在状态,人才会有余暇拨开世俗的迷雾,清醒地审视生命的流程。经历了存在状态的超拔之后,从两种迥异的生命观照视角的对比后,马子善在坟院中的孤独自语中得到了一个道理生命永恒神话的无情破灭。

小说中有这样一个细节意味深长,马子善回忆起当年将老婆用一匹小青驴从南山里驮来给自己当媳妇的往事,记忆中的情景令他心驰神往,他慨叹那时候想不到那样年轻好看的媳妇最终会归宿于这样一个坟包。这一声叹息透露出他对于永恒梦想的无限怀恋之情。是的,日常生活情态容易使人沉迷于一已的悲欢离合,在对世俗欲望的不舍追逐中,人往往忽略了自身生命的流逝,而把某一特定的人生目标或生活场景定格,将其引为存在恒定不变的背景,从而生发出对于永恒的诗意想象。但是这种生命永恒的神话在死亡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在尘世中忙碌奔走的人们最终都要走向坟这最后的归宿,生前各种琐屑的欲求、得失也将在死亡降临的瞬间归于虚无。就这样,死亡对永恒神话进行了彻底地颠覆。这无疑打乱了人多年来赖以安身立命的人生秩序,心理失衡的人们别无选择,只得去认真思考生命与死亡的关系,以期重新营构起一个可给心灵带来安慰的生存依傍。可以说,这种在形而上层面上对死亡进行的思考正是人死亡意识觉醒的标志。

作品中那头勤勉的老牛,神秘而又厚重,正是一个救赎者的形象。对其死亡经历进行近距离观照,我们分明可以从它身上领略到一种崭新的健全的生命存在形态。对于马子善、耶尔古拜而言,关注老牛之死的过程,就是被这种完善的生命形态所震撼的过程,同时也是他们的死亡意识趋于升华的过程。在小说的后半部分,清水里的刀子这个意象反复出现。在我看来,它便是对牛独特生命结构的一种隐喻,清水和刀子分别喻指生存与死亡,这即意味着生、死这两种截然对立的生命状态已被纳入同一个生命结构之中和谐共存,成为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生命的流程本是历时性的,但在这里却转化为共时性的存在。于是,死亡不再是人生命的终点,而成为时时与生命相伴的一把利刃,它所闪耀出的夺目光彩亦不再令人生畏,而变成个体生命毕生追求的辉煌顶点。黄牛执着地生存,坦然地死亡,它的一生即对这种生命结构作出了最完美的诠译。在几十年的艰辛岁月里,牛为人役使,韬光养晦,默默承受生活给予它的一切苦难。这种强大的定力就来自于对自身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那把高悬于人生之上的死亡之刀时刻警示它:切勿因无谓的世俗喧哗而忘却生命的根蒂,应把最充沛的激情倾注于日常存在,以富于意义的生存去领受具有价值的死亡。

最终,那清水里的刀子又提醒它死期将近,那个它等待了一生的日子就要来临。于是牛即三天三夜不吃不喝,以便让自己有一个清洁的内里去迎接辉煌的死亡庆典。对于生、死,沉默的老牛始终显得那样平和,因为一切都如同清水里的刀子那样一览无余,皆在其把握之中,它尽可以从容地品味生命,支配死亡,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存在的自由,驾驭住自己的生命。不言而喻,老牛之死在父子俩的心中激荡起了阵阵波澜,耶尔古拜的惊愕、马子善的感动均显示出他们的生命正在经历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超越。在这超越中,其死亡意识的升华亦是指日可待的了。终有一天,在那生命的清水里他们将清晰地看到那把只属于自己的刀子。这即意味着,死亡能够使人摆脱世俗的枷锁,启示出真正的个人存在的价值。反观马子善、耶尔古拜这一段非同寻常的生命历程,人们就可真切地感受到一种对世界、对生命的深刻体验和思考。《清水里的刀子》所记录的这种体验和思考恰恰标志着文学已开始走向对于死亡的现代性书写。

文化生态关怀

人与动物的亲密关系。《清水里的刀子》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的极致。黑格尔说:人必须在周围的世界里自由自在,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他的个性必须能与自然和一切外在关系相安,才显得是自由的。小说里的马子善回想到老牛和自己的一生,不禁后悔年轻时鞭打过它,甚至,没给它拉粪的机会,当儿子提示要用老牛搭救亡人去宰牲时,老人是非常顾念和怜惜老牛的,但在老牛预感到自己挨刀子的时期,而不再吃喝,老人极为震惊并感动,甚至是伤痛,牛知道它的死,他贵而为人,却不能知道,再到老人要磨一把刀子,越锋利越好,这样也让老牛被宰时少受疼痛,但老牛在被宰后,那张依然平静宽容的颜面如生的死者的脸仍然给老人甚至读者以强烈的震撼。小说中老人平静地对待一群吵闹的麻雀,还有耶尔古拜给即将到来的母亲的四十举念的这头老牛后,对老牛进行了无微不至的照料,以及在老牛不吃不喝后的惊恐慌乱,马上告诉自己的父亲照看,内心仍然对老牛敬重不已,如看到自己的母亲一样。这些描述,这些文字看不到为文造情的做作,相反,它更像根植于大地的文字自然而然,现出一种浓烈甚至到平静的亲情,书写自然实际上是以心灵角度看待自然石舒清在平凡而又平静农村生活和带有宗教仁爱情怀中书写着老人和老牛以及这一家人和老牛的生态关怀,平静着读着,慢慢地读着,掩卷之时,仍感到有浓浓的亲情与震撼,,因为某一方面讲对老牛的精彩描述抛弃了一种人类中心论的幻觉,从根本上达到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视野的深入思考

宗教般的神性书写体现了一个回族作家的生命意识和平静心灵,即这篇小说里的民族性和乡土性的文化生态关怀。作品开篇就写到和自己在同一面炕上滚了几十年的女人终于赶在主麻前头埋掉了马子善老人在这次普通的回族葬礼之后,在坟院里停留并最后离开。带有宗教和世俗相互交织的矛盾心态,虽想到自己和老伴由青年到老年再到老伴的离去,想到人这一辈的生来死去,感叹自己不知自己的死期,这都是富有宗教般的描述。尤其是老人回归到尘世之后,和儿子的讨论,顺从了儿子宰那头老牛来替亡人舍散,虽心痛于老牛,但也和儿子一起精心照料老牛,让它清清洁洁地被宰牲,知道四十这一天越来越靠近,老牛不吃不喝,它看见了那把清水里的刀子,老人知道老牛知其将被宰而格外坦然。而他贵而为人却不知道的痛苦,直到四十前一天他格外认真地磨刀,磨一把和老牛在清水里看见的那把清水里的刀子一样的刀子,终于牛在亡人离去的四十前日被宰掉,老人归来震惊于硕大的牛头依然平静宽容,并看到了颜面如生死者的脸,放佛看到了亡妻的容颜。

老牛升华的宗教意义,是履行自己的神圣义务——替亡人舍散和搭救亡人,全美(宗教意义的成全)亡人和亲人的心愿,也让还活着的老人更加震惊与敬仰,故事并不复杂,但叙事平缓沉静,文字富含张力而不外露。让读者与作者一起感受到了回族乡村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带有宗教情节的纪念活动特有的惊心动魄,这是一种体验的深度、民间世界、宗教价值的制衡,的确,在中国文学史上,这是一篇散发着独特魅力的短篇小说。因为这篇小说的生态关照——对生与死的苏菲(伊斯兰神秘主义,强调顿悟与冥想)般宗教感触,充满了人们平时忽视的惊心动魄。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刚刚丧妻得穆斯林老人,他眼中的生死和人到中年的儿子是不一样的,他被那头平静坦然的老牛震服。小说的确最适合以老人的心态和思绪贯穿全文,对亡妻的怀念、对生死的思考、对儿孙的尊重、对老牛的敬佩都让人感到回族文化特有的不张扬的那份内敛和从容。小说表现回族文化中独特的葬礼之后的纪念活动:伊斯兰教主张速葬、土葬和替亡人宰牲舍散以搭救亡人。还有对老牛要关照、要喂好,要饮好,要宰好,特别是刀子要快,宰时给老牛眼上搭上毛巾等无不体现着一种生态关怀,而回族人民以信仰伊斯兰教坚守着自己的文化,石舒清以独特的写作自觉地承继着自己母族的文化情怀,这就是作家的文化生态关怀。

艺术手法

一、题目蕴涵深刻,耐人玩味。一盆清澈透明的水中映出一把寒光逼人的刀子,给人阴森可怖的感觉,给挨宰的老牛震魂撼魄的威慑。题目给柔软的清水以坚硬的质地,让无味的水里喷溅出血腥的气息。这就是人类生存的尴尬与矛盾,人与自然无法和平相处的悖谬。整个故事既不是传说,也不是寓言,更不是童话和史诗,而是满含了虔诚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文化的总和,读者可以从中领略穆斯林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的全部内容。

二、有意淡化情节,强化细节,让细节感染读者。运用细腻的笔触,让细节说话是石舒清小说的特征,而《清水里的刀子》表现得尤为突出。像马子善老人在坟院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耶尔古拜刷洗老牛时把牛尾巴当女儿的小辫子一样搭在肩上精心梳理;马子善老人回家后看到死者如生的牛头慈祥的神态时所有的想像和联想都强化了细节的作用。

三、符合民族习俗与民族心理的回族方言的熟练运用,给小说增色添彩,使读者感受独特之美。《清水里的刀子》里信手拈来的方言俗语包括宗教词语的运用,是石舒清与生俱来的倾诉与宣泄,是******民族文化底蕴的潜意识流露,它不但不显得土气俗气,而且深得中原文化、游牧文化、伊斯兰文化的神韵,浸润着西海固******民族语言精髓,使人深感所有的美好事物都是相通的,是既可意会又可言传的。

四、对人物内心矛盾的化解不是采取斗争的手段,而是自我调节与消解。石舒清小说的特征除了细节描写之外,还表现人物复杂的内心矛盾与冲突。人物的这种矛盾与冲突不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也不是不可调和的较量,而是深怀慈悲之心,恻隐之心的自我打劝,寻求人与人的沟通,达到人与人的理解,对矛盾和冲突的自我调节与消解,这是洞彻现世、参透来世的人才有的对生活淡泊恬静的处理。

此外,作品的成功还得力于作品中的环境描写和静态的叙述语调。在环境描写上,作者渲染了宁静祥和而又感伤肃穆的氛围,四周一片寂静,坟院里的风微凉地掠过他的脸面,有些竟吹入他耳朵的深处晨光给高高的树梢上淡淡地涂了一抹金色。无数的麻雀在巨大的树冠里异常激越地吵着,让人的心里荡开着一粼一粼很温馨的银波牛棚有着一些缝隙,一些金叶子似的阳光从那些缝隙里照进来,很短,往往在空间就莫名地消失了大大的玻璃窗上,阳光照进来,像金子那样的阳光落在大大的桌面上,落在摊开的古老的经典上。这些描写都渲染了一种宁静、祥和而又空洞的氛围,非常恰当地衬托了马子善的心态以及老牛的情态,并与作品的总体情调相一致,使作品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另外,虽然作品中浸润着浓浓的情绪,而作者在叙述中,却使用了一种冷静的客观的叙述语调来写出主人公的所见所悟所感,使文本话语保持其相对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使作品与读者之间拉开一定的距离,并形成一种静态的叙述格调。

隐形文本结构

该小说的显形文本描述了宁夏西海固一个穆斯林家庭最为普通常见的为亡人做四十的前后场景,对广大非穆斯林读者来说,这样的故事给人们呈现了回民族的独特宗教习俗和心理世界,就显形文本本身而言,它更多承载了传递信息和知识的功能。因此隐形文本结构决定了这篇小说的文学性生成和艺术魅力。首先,隐形文本结构牛妈妈故事模式通过凸显牛的神性,隐喻地揭露、反思了人的局限性,超越了自我民族的视野,上升到了对一切生命的生与死的哲思,深化了该篇小说的深度。在《清水里的刀子》这篇小说中,尽管牛是小说的主角,但始终沉默不语,作家通过人的眼睛和心灵,并在日常生活和农事关系中去发现牛的神性。这样的处理方式凸显了作家对现实的理性关照,即关于牛之神性的书写并没有脱离现实进行离奇的渲染和夸张,而是在真实可信的铺成中,使牛之神性超越了个体特性从而具有了普遍性意义。作家通过探讨人与动物的关系,从而反观人类自身,达到对人性的隐喻性揭示,以实现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寻找业已迷失的美好人性和重建精神家园的可能。《清水里的刀子》借助牛妈妈故事模式也走到了当代文学探索的前沿。其次,隐形文本结构中的牛妈妈故事所反映的牛崇拜文化给予这篇小说一种力量和信度。作家阿来认为民间文学有一种信度,即民间讲述者获得故事的途径虽然荒诞不经,但他们,并从中获得力量。因为农耕民族对牛的文化情结使集体大众潜在心理上对牛妈妈型故事信以为真。这种类牛崇拜文化情结使作家作品不仅具有了思想深度,而且具有了一种庄严的神圣性。

洁净的叙事

《清水里的刀子》的魅力还在于叙事文本质地的纯净灵透和语言文字的精致典雅。在如同大地一样空旷的叙事空间内,石舒清淡然而又温情脉脉地阐释着人类与自然、生存与死亡、人物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小说中的人物之间已经摆脱了善恶之辨,无论是马子善老人,还是耶尔古拜,当然也包括通灵的老牛,个个都是性格单纯而灵异的生命个体。马子善老人和老牛构成了作家生命哲学的两极,他们互为参照,信仰的力量成为二者的共生质,共同阐释着生命的本然状态。苍茫的时空让他们沉静下来,纵然是浓烈的悲喜、绵延的爱恨,甚至是生命中惨痛的得失,也已化解为简约的存在,留下的只是生生不息的生活场景和宁静安逸的内心世界,而真正的生命形态则呈现在读者面前。

作品评价

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中的意象包含着农耕文化、回族文化、地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等多重文化,书写了西海固大地上普通人的生命存在,表现了对生命、死亡等问题的思考。

——宁夏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教师李慧东

读石舒清的小说《清水里的刀子》,会感到一种带有古典意味的纯净之美。这个发生在黄土高原腹地西海固的故事,却消弭了高原特有的长歌当哭般的粗犷之色,仿佛不带一丝人世间的尘滓和荒芜,呈现于人们面前的是一种沉逸安然的生活本相,一种清风徐来天高云淡的生命至境。

——山东大学文学院博士帅震

《清水里的刀子》是石舒清建立的一个语言的密实的空间,像一个巨大的纹路密集的实体独悬于天地空蒙之间,里面却是饱满致密,细腻明亮。

——甘肃兰州晨报社高级达吾

《清水里的刀子》以其静默而强烈的情感及其内蕴着的宗教般的生命境界深深打动了。石舒清在他的《清水里的刀子》一文中,用优美的语言形象地阐述了一个古老的话题,即死亡。

——赣南师范学院师范专科部中文系讲师梁造禄

作者简介

石舒清1969出生,原名田裕民。回族,宁夏海原人。毕业于宁夏固原师专英文系。当过中学教师。1999年调入宁夏文联任专业作家。宁夏作协主席,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委会委员。200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出版短篇小说集四部。其中《苦土》、《伏天》分获第五、八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短篇小说《清水里的刀子》获《小说选刊》奖、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清洁的日子》获第七届《十月》文学奖,短篇小说《果院》获第三届茅台杯《人民文学》奖。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光学镜架    下一篇 羽绒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