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革命烈士陵园
目录
兖州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兖州市南环城路北(新兖镇赵家村东),占地面积6万余平方米,始建于1953年。
陵园大门采用古典牌坊式建筑格式,步人大门拾级而上,映入眼帘的是傲然矗立在广场北侧的革命烈士纪念塔,于1954年建成,塔高23.6米。塔身正面镶刻着毛泽东同志亲手题写的“革命烈士纪念塔”七个贴金大字。塔前细石台阶,四周有金属栏杆和吊链。
一九四八年,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解放军南征北战,节节胜利。兖州地处交通要道,素有“九省通衢,齐鲁咽喉”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中央军委要求华东野战军“在组织西线兵团发起豫东战役的同时,山东兵团出击津蒲路中段,逐步消灭泰安至临城各点国民党守军,进逼徐州,打通与鲁西南的联系,配合西线兵团作战,孤立济南,创造攻克济南的条件”。一九四八年五月下旬,山东兵团发起了津蒲路路段(济南—徐州段)的夏季攻势,兖州战役就是本次攻势的主要战役。
在占领泰安、泗水、曲阜、邹城、宁阳后,山东兵团于6月20日完成对兖州的包围。
经过琉璃厂、豆腐店、西关等激烈的外围战斗,7月12日下午发起对兖州城的总攻,7月13日18时全部肃清守敌,占领兖州。驻守兖州的国民党第十绥靖区中将司令李玉堂,凭借兖州高大的城墙及城防工事负隅顽抗,战斗异常激烈。三排副排长邱培友等36人率先登上城墙,但后续部队遭到守军激烈炮火压制,攻击受阻。这36勇士在城墙上与守军展开白刃战,全部壮烈牺牲。36烈士的遗体被守军抛在2口大砖井里,一井为邱培友、徐明书、王治如、柯玉清等19人,一井为陆奎柱、王可均、柳树清、江成晚、赵成玉等17人。兖州民间称之为“三十六烈士井”。
1953年,人民政府在这两口井上分别修建烈士墓,墓用青砖砌成,呈圆金字塔形,墓碑分别题为“永垂不朽”和“万古长青”。后来,兖州人民政府又在兖州烈士陵园里按照同比例复制了这2座烈士墓。
1996年,兖州市人民政府为缅怀我新四军的英雄业绩,又在烈士陵园西侧修建了“三十六名烈士纪念碑”,铭刻的碑文记录着邱培友等36位烈士壮烈牺牲的经过。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