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药发木偶戏
目录
药发木偶的基本单位为“树”,因为它的一切活动是在一根长度为13米至15米的毛竹竿上完成的。具体制作和演出过程分为五步:制火药(硝)、烟花及造型制作、花树主干制作、花树组装、树立及燃放。
泰顺药发木偶是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学术价值和欣赏价值两方面。药发木偶和水木偶曾一度被认为在国内早已失传,但据泰顺有关部门研究人员考证后认为,长期以来存在于泰顺民间的“琼花木偶”即为药发木偶。它已承传不断几百年,为我国木偶戏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证。
泰顺药发木偶手工艺者主要分布在泰顺县的大安乡、雅阳镇等地,表演地以大安乡、雅阳镇、三魁镇等为主。
经过长期发展,药发木偶具有如下基本特征:一是将木偶与火药结合制成药发木偶,是一种具有独特观赏价值的民间技艺;二是药发木偶主要在民间各大节日或其他民俗活动中演出,所以对其他民俗活动具有依存性;三是泰顺的药发木偶艺人还用传统的方法提炼药发木偶的必备材料——硝;四是演出内容既有《西游记》等我国各地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剧目,也有流传于i当地的一些剧目。
由于许多民俗的淡化、娱乐形式的改变和公共安全的考虑,药发木偶赖以生存的空间逐步缩小,加之其工艺复杂、精细,已少有新人传承。药发木偶制作艺人都年事已高,这一宝贵的传统戏曲形式已到了濒临消亡的境地,亟待保护。
最具代表性的药发木偶制作艺人分别是大安乡的周尔禄和雅阳镇的欧名越。
第一条发展支系:大安乡药发木偶的代表人物周尔禄,18岁时跟父亲周明守学艺,而周明守的手艺则又师从其丈人,即大安乡后?村王氏。相传,大安乡最早制作药发木偶的是后?王姓人家,王氏迁基后?距今已有300多年。第一代手艺人是王立宦。王立宦原是制作火药出身,据说他平时喜欢用火药制作烟花。当时正逢泰顺乡间木偶盛行,脑筋灵活的王立宦别出心裁地剪些纸人染上五颜六色,混迹于烟花之中燃放。那一瞬间,只见烟花盛开的光焰中纸人凌空飞舞,甚是美观。但美中不足的是纸人易燃,每放一次烟花均需重新剪做,工艺极其费时。
后来王立宦在观察木偶戏时再受启发,用小木料仿作小木偶头,并在其五颜六色的纸衣上涂染耐火材料,以此替代纸人。这样既保持了小纸人灵巧轻盈的特点,又不易燃毁,可多次反复使用。小木偶在光焰之下五彩纷呈、栩栩如生,深受人们喜爱,一时成为乡间逢年过节重大庆典极为盛行的娱乐项目,并由此传承至今。不料,2004年一场无情大火使周尔禄的舅舅王贻足(王家药发木偶第九代传人)葬身火海。王家一脉手艺从此失传。
大安乡后周家的药发木偶就是传承于王家。王家第八代传人王善择之女王氏嫁给周明守为媳,当时王家药发木偶生意极好,周明守很长一段时间都在王家帮忙制作木偶。但老丈人对火药的配方却守口如瓶,所以周明守一直未能全盘掌握药发木偶的制作。有一次,王氏从周家回娘家宿夜的时候,无意中发现父亲王善择收藏的“配方”,于是熟记于心,回到周家口授丈夫周明守,从此药发木偶传于周家。
第二条发展支系:雅阳镇欧氏也是泰顺药发木偶的主要流派,代表人物是欧名越。据传,其祖父在清朝光绪年间与大安后?村王氏有生意上的往来,两家关系也甚好,久而久之,便也学得制作药发木偶的制作技艺。传至欧明越为第三代,如今他的儿子也会从事这一工艺制作。
创造一方生存空间
长期以来,药发木偶对丰富泰顺人民的文化生活起过一定的作用。但如今,传统的药发木偶赖以生存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民间的许多风俗已悄然隐退,药发木偶的演出市场一直在缩小;一些药发木偶的艺人年事已高,很少继续从事此门手艺,且此项技艺收入不高,年轻人不愿承传,致使药发木偶技艺面临后继无人的状况;公安部门禁止民间擅自制作和使用火药,是药发木偶在这几年几乎绝迹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这项技艺能否重获新生最关键的瓶颈问题。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郃阳提线木偶戏 下一篇 中国山东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