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传统体育
目录
拉祜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澜沧江流域的思茅、临沧两地区,相邻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及玉溪地区也有分布。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拉祜族人口为453705人。拉祜族使用拉祜语,分拉祜纳、拉祜西两大方言。新中国成立后,在原有字母的基础上,确定了以澜沧县糯福方言为基础方言、以东回语音为标准语音的新文字。
拉祜族先民属于古代羌人族群,最初在北方过着游牧生活,后来辗转南下,进入云南和中南半岛,最终定居于澜沧江流域。秦汉时期西南夷中的“昆明”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爨蛮”,隋唐时期的“乌蛮”都包括有拉祜族先民。公元13世纪,蒙古军队进攻大理国,迫使聚居于金沙江南岸一带的拉祜族分东西两路南迁,在澜沧江东西岸定居下来。而最远迁至金平县的一部分拉祜西成为后来的苦聪人。
历史上的拉祜族有“拉祜纳”(黑拉祜)、“拉祜西”(黄拉祜)、“拉祜普”(白拉祜)等支系。史称、他称有“史宗”“野古宗”“苦聪”“倮黑”“磨察”“木察”“目舍”等。1953年,根据民族识别和本民族人民意愿,统一定族名为“拉祜族”。
拉祜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其他文化形式是相互交融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拥有。拉祜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即具有民族性、传统性和文体相融性,又具有健身、娱乐观赏的价值。其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多与古代生产有关,如射弩、阿浅(秋千)、打陀螺、戛水戛都(高跷)、跑杆(过独木桥)、爬杆摘果、跳芦笙、蜡河毕和拳术与器械等,都是拉祜族很有特色传统体育形式。
阿浅,为拉祜族语,意即秋千。荡秋千是拉祜族民众喜爱的一种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拉祜族的各种节日里,青年男女经常在一起荡秋千。凡是荡得高、荡得好,姿势优美者,就会受到人们称赞。
拉祜族的“阿浅”分荡秋和磨担秋两种。其中,荡秋千是用藤索栓在大树上,活动形式包括单人和双人两类;磨担秋,既有二人游戏的,也可多人一同参加。上述两种形式是苦聪人开展较普遍而又喜爱的活动。
打陀螺,是深受拉祜族乡民们喜爱一项民俗体育活动。
打陀螺,是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共有的一类体育项目,但在形式和比赛规则上还是有着一定的差异的。拉祜族打的是“平头陀螺”,一般在逢年过节时举行比赛。这种一人放众人打的活动形式,备受拉祜族民众的喜爱。拉祜族民间有“种棉花不结桃,先祖要他们打陀螺。把陀螺砸开花,棉花就结桃开花了”的谚语。人们祈愿棉花丰收,所以人人都爱打陀螺。
拉祜族的打陀螺比赛,参加者多为青年男女。有时,也有一些技艺不凡的老者加盟竞技。比赛中,一方将用木棍绑着的线绳缠住陀螺,然后用力将陀螺甩得飞转。而另一方要用陀螺击打飞转的陀螺,击中并使之停止转动即获得胜利。打陀螺不仅在寨内进行,有时寨与寨之间还各自选出代表队开展比赛,风气颇盛。
戛水戛都,为拉祜族语,意即高跷。是流行在拉祜族民间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
戛水戛都是用竹木制成,踏板离地30~60厘米。其比赛形式有高跷对打、高跷竞走和耐力平衡几种形式。
高跷对打。为双方脚踏高跷相踢撞,以将对方撞倒逼下为胜,可分双人对抗或集体对抗。
高跷竞走。为若干人脚踏高跷在一定距离内竞速的比赛,以先到达规定地点为胜。
耐力平衡比赛。竞赛者脚踩高跷原地站立,比耐力、平衡,看谁站得长为胜。
跑杆,也称过独木桥,是拉祜族民间一项是竞技性很强的传统体育活动,也是拉祜族青年男女都喜爱的体育形式。
拉祜族的跑杆比赛场地不大,有两对参与竞争。比赛前,根据参赛的人数搭好跑杆,双方立在两根长长竹桥的一头。在裁判开始的口令下,两方同时上桥,快步走或跑,迅速地跑到另一端后,下桥取回放在竹桥下一端的东西。然后快速上桥返回。比赛中,过独木桥的时候不论走和跑,凡是中途掉下来的,均要从头再过,只有从桥上通过才为有效成绩。比赛时可以徒步快跑,也可负重快跑,以速度快和无失误为胜,类似田径运动的障碍赛跑。
跑杆比赛,生动有趣,具有较强的对抗性与趣味性。
蜡河毕,为拉祜族语,指的是一种爬藤植物,其果实蜡河毕豆呈圆状,厚1厘米,宽5厘米,有着棕色的硬壳。在拉祜族民间,常用其来弹击目标。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了一种传统的儿童体育游戏。
蜡河毕游戏流行于拉祜族少女和儿童当中,为一类集体性的竞技游戏。比赛一般选择在空旷地进行,支一块10~20厘米的木板或石片作靶,参与者用蜡河毕豆弹击,距离5~10米不等。
蜡河毕比赛的活动方式及顺序是,先用脚尖推击,继而用足弓推击、双膝夹击、双脚夹击、脚趾夹击、脚背甩击、手指弹击以及闭上眼摸到靶前用手抛击目标等。比赛一般分为两队,每队若干人不等。每人要全部完成以上顺序动作后再转给下一人,如完不成只能等下一轮再补。一队输完另一队再按顺序进行。
比赛中,要二次击中目标才算,第一次击中后如第二次击不中就不算成功,要重来。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