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游秋浦白苛陂二首

《游秋浦白苛陂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两首五言律诗。唐天宝十三(754)年,李白往九华山,途经秋浦白苛陂,正逢雪后初晴,见山水秀丽,月色皎然,不禁触景长啸,遂留下诗《游秋浦白苛陂二首》。其一山光摇积雪、猿影挂寒枝,形象再现了秋浦风光。其二故乡不可见、肠断正西看,表达了诗人独行思乡的感触。全诗写景触情,描述皖南旖旎风光,享受山水之乐。更确切地说,是他在“赐金还山、志不获展”之后需要避世和独行的一种必然选择。

目录

何处夜行好,月明白笴陂。山光摇积雪,猿影挂寒枝。

但恐佳景晚,小令归棹移。人来有清兴,及此有相思。

白笴夜长啸,爽然溪谷寒。鱼龙动陂水,处处生波澜。

天借一明月,飞来碧云端。故乡不可见,肠断正西看。

注释

据《贵池县志》载:白苛陂“在城南80里,宋彭泽令曹清移家隐居于此(今曹村)”。曹村有山因生苛竹(箭杆竹)得名白苛山,陂为水边、山坡。秋浦河支流龙须河从山下流过。

清兴:清雅的兴致

归棹:归舟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从25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公元742年(天宝元年)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公元744年(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杜甫结交。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怀着平乱的志愿,于公元756年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争夺帝位失败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东南一带,卒于当涂(今属安徽)。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宁波宁高出国服务中心    下一篇 蒂莫·索依尼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