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柯尔克孜族传统体育

柯尔克孜族传统体育是伴随着柯尔克孜族民众生产与生活实践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民族体育文化形态。它的延续与发展,与柯尔克孜族的语言习俗、岁时节日、生活习惯、伦理道德、宗教信仰、行为准则、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思想意识、心态感情等联系在一起。既是柯尔克孜族民众表达信任、交情、和谐、互惠等人际交谊的一种平台,更是中华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录

柯尔克孜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其余散居在新疆伊犁、塔城、阿克苏、喀什等地,以及黑龙江省富裕县。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柯尔克孜族人口为160823人。柯尔克孜族绝大多数居民使用柯尔克孜语。柯尔克孜族使用的文字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创制的本民族文字。

历史

柯尔克孜族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3世纪,柯尔克孜的先民就在我国北方的叶尼塞河上游流域一带游牧,当时他们依附于强大的匈奴,《史记》称之为“鬲昆”,《汉书》称之为“坚昆”。公元1世纪中叶,受鲜卑人统治。6世纪,又以“黠戛斯”的族名臣附突厥。公元648年(唐贞观二十二年),唐朝在黠戛斯地建立坚昆都督府,从而使黠戛斯正式纳入唐朝版图。8世纪中叶,黠戛斯受回纥汗国管辖。公元840年,黠戛斯灭回鹘,建立黠戛斯汗国,势力一度达到天山南北的广大地区。黠戛斯和唐朝关系密切,常遣使进贡,往来不绝。847年,唐朝册封黠戛斯首领为英武诚明可汗。当时,黠戛斯拥众数十万,胜兵八万,疆域东至骨里干(今安加拉河一带),南邻吐蕃,西连葛逻禄(今新疆吉木萨尔西北、阿尔泰山以西),多次助唐征突厥和平定李克用之乱。

公元10世纪,契丹人建立了辽朝(916~1125),柯尔克孜人受辽统治,被称为“辖戛斯”。1125年金朝建立,称柯尔克孜为“纥里纥斯”。辽朝灭亡后,部分辖戛斯人因战乱迁至大山西部地区。13世纪初,蒙古帝国兴起,柯尔克孜被征服,史籍又称之为“乞儿吉思”或“吉里吉思”。元朝(1271~1368)建立后,柯尔克孜又受其统治。16世纪中叶,柯尔克孜人又向西部的喀什噶尔和费尔干纳盆地一带发展。柯尔克孜人在清代被称为“布鲁特”,并以天山为界,以北者称“东布鲁特”,以南者为“西布鲁特”。

传统体育

辛亥革命,始定名为“柯尔克孜”。柯尔克孜族人勤劳勇敢,有着自己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文化。在节日里,人们都要举行各种文娱体育活动,以示庆祝。典型的传统体育项目有射元宝(骑马射箭)、狩猎、科力布卡(颈力拔河)、奥塔热希(马上角力)、二人秋、“追姑娘”、飞马拾银、叼羊和奥尔达(攻皇宫)等等。

代表性体育项目

射元宝(骑马射箭)

射元宝,是柯尔克孜族民间的一种骑射竞技活动,源于远古的狩猎活动及氏族、部落之间的原始征伐战争。

柯尔克孜族的传统射元宝,是训练和检查人们射技的一种活动。一般在婚礼、节日祭祀及运动会重大场合中举行。参加这项活动的人,多为草原上著名的猎手。由于他们的技术不相上下,争夺十分激烈,有时比赛进行了几轮还难以分出胜负。

射元宝比赛形式有三种,一种是把元宝用细绳子吊挂在射程之内的书上或高竿尖端,飞马射落者即为赢家;第二种是把元宝竖放在射程之内的平地上,要求射手在规定的横线处飞马射倒即算得胜;第三种是首先确定距离100米、150米和200米。然后在放置元宝(或钱币)的地方竖立一根10~15米高的木杆,顶端架上长2~4米的一根横木,横木上分悬5~10枚用细皮条拴着的元宝(或钱币)。骑手听到开始口令后,立即策马向目标奔去,在距元宝30~40米处引弓箭,谁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把悬挂的元宝击中落地,元宝就奖给谁。也有以命中目标的多少,排定名次进行奖励的。优胜者可得到一只山羊或其他奖品。比赛规定骑手引弓箭时不得停骑。

在柯尔克孜族,还有一种与射元宝相类的骑射形式——飞马射“额克”。这种形式是将牛胃清洗干净,里面装上金币或银元。并向牛胃中吹气,使之膨胀,后将口扎紧,绑在八十尺长的高竿之上,此物即为“额克”。骑手在飞马疾驶中射之,射中者即为胜家。除此之外,在柯尔克孜族聚居的地区,还有飞马劈刺、马背刺杀等一批带有马上技巧特色的竞技活动。

科力布卡(颈力拔河)

“科力布卡”,为柯尔克孜族语,也称为“牛式拉力”,意即“颈力拔河”。是流行在柯尔克孜族民间一种以颈部较力传统体育形式。

科力布卡比赛所用的器材为一根5米长的大粗羊毛绳,在绳的两头各挽一个死结的圆环。每次上场两人。比赛前,参与竞争的两人分站绳子的两端,脸朝外,把绳子从两腿中间拉过来,各套在自己的脖子上,其后四肢着地,爬在地上头向相反方向。当裁判员发出口令后,两人用手、脚和颈部的力量向自己的方向拉,谁先把对方拉过中心线者为优胜。

科力布卡比赛有个人赛和分组赛两种,分组赛以优胜多者为胜。

二人秋

二人秋,为秋千的一种,是在柯尔克孜族中流行的一种民间传统体育。

柯尔克孜族的二人秋,有其独特之处。在两副约3米高的固定于地上的三角架中间,搭上三股套马的缰绳,使其下垂离地约二、三十厘米。参与活动的两人相对而立,各人腰背部搭上一股缰绳,手臂展开扶住绳子,两人的双脚一齐踏在另一根绳子上。先由一方用脚蹬地,使绳子悠荡起来,然后轮流使劲蹬地,秋千便越荡越高。比赛过程中,可以在秋千下面放上一些手绢等小东西,看谁能拾起,谁就能取胜。还可用来抛打对方,藉以取乐。在柯尔克孜族的姑娘们中间,这种二人秋是很受欢迎的一种娱乐活动。

奥尔达(攻皇宫)

奥尔达,也成为“奥尔多阿提树”,为柯尔克孜语,意即“攻皇宫”,有的也称这一活动为“打皇宫”、“攻宫”等。是在柯尔克孜族地区流行的一项民间传统项目。

根据柯尔克孜民间传说,奥尔达产生于柯尔克孜族人与卡勒玛克人交战时期。当时受卡勒玛克人统治的柯尔克孜族人,不甘心遭受奴役和压迫,几次起来反抗都未成功。后来在汗王玛纳斯的率领下,以玩羊拐骨的形式,研究出了一种新的攻城战术。经过几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反抗异族的胜利,摆脱了卡勒玛克人的统治,取得了民族的独立。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和民族的胜利,这个游戏就被誉为攻皇宫,并作为一种体育游戏流传了下来。

奥尔达游戏比赛分个人赛和小组赛两种。

进行奥尔达游戏个人比赛时,先在地上划一个大圆圈,直径5~7米。在圆圈中间挖一小坑,象征皇宫,里面放金币或镍币,象征汗王。“汗王”周围摆羊拐骨,按参加游戏人,每人5个摆成一圆圈,象征士兵在攻城。用一长约10厘米,宽约5厘米的大牛角或野羊角去打羊拐骨,每人各打一次。若将羊拐骨打出圈外,可继续再打一次,若接连三次打出羊拐骨,就可用牛角方块去打中央的“汗王”。若未打出羊拐骨者,换下一个人打。打出的羊拐骨最多,并打出“汗王”者为胜。

进行分组比赛时,要按打出的羊拐骨多,并打出了“汗王”的组为胜。若打出的羊拐骨少,但打出了“汗王”则为和局。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成都新通星华出国服务有限公司    下一篇 多莉·帕顿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