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强
- 中文名
- 张荣强
- 性别
- 男
- 国籍
- 中国
- 出生地
- 四川乐山夹江县
- 职业
- 夹江年画研究所所长
- 主要成就
- 夹江年画研究所所长
目录
张荣强自幼酷爱绘画和书法,从1992年起就开始自己学习画画,但由于工作原因只能在业余时间练习。由于自己本就是夹江人,看着传统文化夹江年画逐渐没落,心中十分不忍,“机缘巧合之下,我结识了民间艺术家吴泽全老师,便与他一同成立了夹江年画研究所。”2008年,张荣强正式走上夹江年画的创作之路,并于2010年拜夹江年画老字号作坊“董大兴荣”的传人董贵中为师。“当时夹江年画制作方法的传承出现了危机,我希望能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这项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今年46岁的张荣强从事夹江年画的制作与传承已有近10年时间,由他亲手雕出的刻板达数十块。
2016年3月,张荣强随团参观
夹江年画是一种传统的木版年画,制作一张夹江年画需要经过设计图样、制作刻板、套版印刷等工序,其色彩淡雅清新,别具古典风情。
“除了独特的风格以外,夹江年画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印刷时使用的颜料。”张荣强介绍,夹江年画常用苏木红、槐黄、品绿、蓝靛、黄丹等色,所用颜料都是通过植物制作的纯天然颜料。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购买年画的人越来越少。再加上工业颜料的开发,纯天然颜料的制作方法已经失传了。”张荣强告诉记者,为了还原最真实的夹江年画,自己决定找回这套失传的方法。
自2010年起,张荣强走访了大量的民间手艺人,并不断寻找相关资料。“但能找到的资料实在有限,我只能在师傅董贵中的指导下摸索着进行实验。”张荣强说,“反复实验又反复失败,我经常在家里琢磨到凌晨两三点,直到今年才终于复原了全套夹江年画纯天然颜料的制作方法。”
现在,张荣强用一公斤苏木红可以制作10斤红色颜料,每次制作时间为2至3小时不等。由于纯天然颜料容易变质,如何进一步加强防腐,增加颜料的使用寿命成为了张荣强下一步的目标。
夹江年画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自宋代以来四川精良雕版印刷技艺的活化石。其表现内容丰富多彩,取材于民间而不拘泥于现实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表达的内容高度概括,形象夸张,有祖像类、门神类、山水花鸟、戏曲人物、神话传说等,同时也有反映民间生活、针砭时弊之窗画,但喜庆吉祥是夹江年画的主题,形成了祥和欢乐、祈盼富贵平安的特点。
但如何在新的时代里,采撷时代元素充实年画题材,丰富表现手法,这也是摆在张荣强面前的重大课题。“夹江年画是蜀刻最盛的继承和发展,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同时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张荣强说。
为此,在夹江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张荣强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传承发展的大道上行走。2016年11月,他去了苏州桃花坞,找桃花坞木板年画社负责人和传承人交流年画创作及传承心得,虚心向他人求教;近日,他将去德阳参加绵竹年画节。“向他们学习取经。”张荣强毫不掩饰自己的学习心态,“无论是杨柳青、桃花坞,还是绵竹年画,他们在产品的研究、开发和营销上,都做得非常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比如说扇子、杯子、装饰画、抱枕、书签、明信片等,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为传统年画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最近,张荣强以夹江年画研究所的名义与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取得联系,让现代的大学生们参与年画的设计制作,以适应现代人审美意向和审美情趣。“同时,还可以培养出更多的年画爱好者和创作后备人才。”张荣强说,即将迎来鸡年,得赶紧以鸡为题材,创作出一批吉祥如意,大吉大利的年画,趁去悉尼的时候,在异域他乡宣传中国文化,宣传夹江年画。
“因为将主要精力投放在了年画上,我自己包装厂的生意没空打理,生意越来越不好。”走在传承和发展夹江年画路上的张荣强十分忙碌,“不过,夹江年画对于我来说,地位非常重要,我不会轻易放弃,要坚持走下去。”
谈及自己的执着,张荣强表示,马车被汽车取代是事物发展的固定规律,但年画是传承千年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的传统文化需要传承发展,而既然要传承,就要原汁原味地传承。”
张荣强告诉记者,目前,夹江年画的传统制作方法基本已经复原找回,下一步自己希望能够将夹江年画推广出去,让更多人了解它。“现在我们正在尝试将传统年画与现代的生活用品结合在一起,比如以团扇、桌布、抱枕、书签等物品为载体,选取经典的夹江年画图案印在上面,再进行出售。”张荣强表示,希望能够通过这些衍生的文化产品,将夹江年画的文化内涵传递出去,“让夹江年画再次走入千家万户。”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长春市因私出入境服务中心 下一篇 谭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