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戴春富

戴春富,1940年生于扬州,江苏省通草花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他独创了通草花的鸟雀粘毛技艺;将扬州雕漆与通草首次结合起来,开拓了通草花的制作手法。
中文名
戴春富
性别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江苏扬州
出生年月
1940年
职业
工艺美术师
主要成就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草花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目录

戴春富,1940年生于扬州,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草花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他独创了通草花的鸟雀粘毛技艺;将扬州雕漆与通草首次结合起来,开拓了通草花的制作手法。


戴春富简介戴春富简介


人物经历

1957年开始,戴春富随其姐夫钱宏才学通草花技艺,至今已有60年。60年来,他不断探索和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独创了通草花的鸟雀粘毛技艺;将扬州雕漆与通草首次结合起来,开拓了通草花的制作手法。

2012年5月,新评出的100名“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和142名“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在南京获隆重表彰。在新当选的工艺美术行业“省大师”中,从事通草花制作的戴春富破格跳过“省名人”,直接从“市大师”升级为“省大师”。之所以破例,都是因为目前的通草花制作作为首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相关部门正是希望通过这次破例,保护这项严重陷入绝境的技艺。

人物作品

戴春富,一位年逾古稀的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也是世界上仅存的两位通草花盆景制作技艺传承人中的一位,其创作的通草花作品栩栩如生,几可乱真。

戴春富作品戴春富作品


戴春富作品戴春富作品

工艺特点

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戴春富终于形成了自己的通草花制作工艺特点:工艺细腻复杂,造型逼真有层次,花色注重深浅变化。1959年北京人民大会堂落成时,由钱宏才和戴春富合作的10盆扬州通草花盆景:菊花、杜鹃、天竹、凌霄、茶花、琼花、腊梅、牡丹、黄杨、五针松、紫藤被首选陈列于人民大会堂中。那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通草花蒙骗过服务员的眼睛,竟然给这些人工制作的假花浇起水来。

创鸟雀粘毛工艺

将通草片细细粘贴成羽毛

通草花作品《春韵》通草花作品《春韵》

在扬州486集聚区,记者见到了戴春富制作完成的立体通草燕子。在这幅名为《春韵》的挂屏上,13朵琼花鲜活灵动,3只飞翔的燕子栩栩如生,组成了一幅“春来到”的美好场景。

以《春韵》上的琼花为例,13朵琼花或花团锦簇,或隐藏于叶间,新枝老干叶子的变化,全部都表现出来了,十分动人,每一朵琼花都活色生香,如同生长在大自然中一样。中间的小花蕊上,还用线沾上了特制的人工假花粉。而在琼花旁,3只立体的燕子身材修长,翅膀狭长而尖,尾呈叉形。戴春富说,为了能够表现出燕子的活灵活现,他特别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最后花费了近3个月的时间,才将整幅作品制作完成。

“先要用通草片剪出燕子身体的形状,其后便是最为复杂的粘毛过程。”戴春富介绍,要将通草片剪成匀称的1至2厘米的长条,再将这些通草片用粘贴的方法连接成身侧的羽毛和尾羽,可以说完全是靠眼力和手工成型。

虽然说起来简单,但是戴春富表示,从设计起稿到制作一只燕子,需要花费近一个星期的时间。“在粘毛之前,需要先将通草片捂一下,随后还要随形在羽毛上画出仅几毫米长的纹路。”戴春富解释,捂的程度如何,就凭艺人自己把握。“捂得太潮湿,通草片就无法成型;如果太干了,又一折就碎。”

工作室

比蜗居更让人心酸的大师工作室

戴春富工作室戴春富工作室

光鲜美丽的背后却是令人心酸的生存窘境。

戴春富工作室戴春富工作室

在一个老旧小区,爬上五六层楼,走进大师自费购买的工作室,看看戴大师是在怎样的一种工作环境中进行创作的。

人物故事

扬州工艺美术大楼建成后,戴春富就将通草花工作室从自家阁楼挪到这里。见到戴老时,霜降已过,天气渐寒,他静静坐在桌前,将通草片剪下、捏花瓣、粘贴、上色,一朵朵栩栩如生、色泽鲜嫩的通草花在他手指下生动地绽放了。

戴春富大师在做通草花戴春富大师在做通草花

通草花的原草料通草是一味药材,用植物做成植物,既“原生态”,又比其他仿真花更真。工作室内摆放的牡丹、杜鹃、春桃、菊花、腊梅,纤毫毕现,栩栩如生,令人啧啧称奇,当记者夸到一盆滴水观音时,戴老笑了,说“这盆是真的!”

从17岁进制花厂师从钱宏才大师,到退休后继续从事这门手艺,大半辈子的经历被戴老一句话带过,如果不是偶然翻出抽屉里已经显得有些模糊的老照片,记者很难想象通草花曾经的辉煌。《江山如此多娇》将山河表现得气势恢弘,照片下面写着“1956年赴日本展览”,在另一张松树、鲜花呼之欲出的照片下,写着“58年去莫斯科,《和平颂》”。回想旧时光,戴老又记起1963年与1990年,他的作品进了人民大会堂与中南海紫光阁……

通草花是扬州特产,在古代曾煊赫一时。据传说,通草花诞生于唐代,戴老对此并不清楚,他可以肯定的是,扬州制作通草花在清初就有史可查,那时宫廷用于室内装饰和宫女佩带的“像生花”中,就有扬州的贡品通草花。

戴春富大师在做通草花戴春富大师在做通草花

当然,曾经的通草花不光高端大气上档次,也清新靓丽接地气,在民间曾长期被女性戴在头上,未出嫁的只能戴一支,已经嫁人的可以戴两三支,平时戴一般的花,过节时则戴应景的花,拜月节戴小兔子,端午节戴五毒。现在结婚过寿散喜糖,过去结婚过寿,大家散喜花。

1956年,正是戴老刚参加工作不久,叶圣陶和季方来到扬州参观,当时的戴老正忙手中的活儿只能远远地看他们一眼。叶圣陶当时为通草花赋诗一首,戴老记在小本子上:“旧艺惟扬著,今随国运兴。灵姿并洁色,种种见精神。”

建国初期制花厂的产品全部统购统销,以出口欧洲国家为主,文革开始后就做得少了,再后来,因为运输损耗较大,又容易损坏,外贸公司不再收购通草花。现在,制花厂已经消失许多年,目前通草花传承人在扬州有两位,全国也只有这两位,戴老是其中之一,他尝试各种办法:免费收徒,到老年大学授课,徒弟陆续招了几个,然而走了来,来了走,纯手工制作的工艺太繁琐,做一盆至少需要一周,又没有经济效益,留不住人。令他高兴的是,一个在江苏汽车技师学院学习客服专业的小姑娘跟他学了快一年,还在坚持。

戴老有时羡慕现在的年轻人,可以自己挑选职业。17岁那年,年轻的他因为家人让学做通草花,只好去学。我问他,如果再有一次机会,您还会从事这行吗?他回答,“做了这么多年,丢不下了吧。”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庆阳剪纸    下一篇 林帮栋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