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滚山珠

苗族 芦笙舞滚山珠原名"地龙滚荆",苗语叫"子落夺"。它流传在贵州省纳雍县猪场苗族彝族乡,是苗族人民世代相传的芦笙舞蹈之一。堪称一颗璀璨的高原明珠,她集芦笙吹奏,舞蹈表演,杂技艺术为一体。头戴野鸡翎帽,身着绣花白褂,脚着麻耳草鞋,或时以头为足、或时以人攀肩,在盛满水的碗与碗之间,边吹芦笙边进行舞蹈技巧表演,被国家文化部领导赞为贵州高原明珠。

目录

传说远古时期,苗族人民的祖先,在大迁徙途中,来到黑洋大箐。道路坎坷,荆棘遍野,英勇的苗族青年们为了给父老们开辟一条通道,就有自己矫健的身躯从荆棘林中滚出一条路,让父老们胜利通过,到达黑洋大箐安家落户。人们为了纪念这些青年的功绩,就模仿他们用身躯滚倒荆棘的动作,编成芦笙舞,取各地龙滚荆,再现当年这一群群苗族青年披荆斩棘,克服创业中种种艰难,使之代代相传。

艺术特色

"滚山珠"是集芦笙吹奏、舞蹈表演、杂技艺术为一体的苗族民间舞。"滚山珠",本是用形体模仿箐鸡(当地的一种野鸡)在山林中嬉戏的一种欢快的芦笙舞,所以其技巧与形体造型的写实性较强。表演者头戴插箐鸡尾的帽子(雄性箐鸡的标志)或红线花帽(雌性箐鸡的标志),边吹芦笙边舞,显然是对生活的再现。舞台上,"对脚掌"、"扣肩倒立"、"跪步"、"点将"等技巧,不时引起台下阵阵喝彩,尤其是"滚山珠"(又称"刀丛滚身")这一招,总会引起观众的一阵阵叫好声。

地龙滚荆以前动作比较单一,古朴稚拙,以再现当年年轻人征服大自然的过程为主,一人数人均可表演。表演时用6支长约20厘米木制梭镖,镖头插入地下,围成一个直径约0.7米的圆圈,或用6只对顶的饭碗摆成圆圈代替镖头亦可,表演者必须手持芦笙一边吹奏,一边跳跃,围着梭镖或水碗翻滚,碗中水不能倾泻,这样的表演难度极大,异常惊险。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人们逐步将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生动技巧,融汇到芦笙舞蹈中,不断改进完善。

"滚山珠"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融进各种技巧,不断完善。到1989年,芦笙舞"滚山珠"由以往的单人表演发展成为6至8人同时表演的舞蹈。表演者手执六管芦笙,头戴箐鸡翎帽,身着绣花白褂,吹奏着世代传承的芦笙舞曲,围绕梭镖或盛满水的碗进行舞蹈表演,时而以头为足,芦笙舞步与技巧运用难度随表演进程不断增加,表现苗族同胞在迁徙途中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排出万难的惊险场面。

传承意义

苗族芦笙舞"滚山珠"以其粗犷豪放的风格、高难惊险的动作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成为少数民族民间艺术中的一枝奇葩,流播广远,享誉中外。它曾先后多次参加国内外的艺术节,受到中外人士和各族同胞的高度赞赏。滚山珠曾于1957年晋京为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演出。1984年,猪场乡7岁的苗族儿童王景全表演的"滚山珠"摘取全国少年儿童歌舞录像比赛桂冠。1990年,"滚山珠"参加北京亚运会艺术节,连演28场,成为贵州艺术团的压轴戏。

1991年,在广西南宁全国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上,为贵州代表队夺得唯一的艺术表演金杯奖,6名演员分获6枚金牌。1991年,"滚山珠"赴加拿大演出,历时40多天。1992年,在波兰捧得世界民族民间艺术的最高奖---"金山杖"奖。

这个舞种中蕴涵着的坚韧顽强、不屈不挠的民族性格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激励和引导人们不断前进,永不为困难所压倒。但是,自1999年以后,由于没有训练新的演员,老演员又各奔东西,猪场乡的"滚山珠"开始沉寂下来。

猪场乡党委书记张升科介绍说,滚山珠是猪场乡的苗族民间芦笙表演技艺,其特色是:表演动作的同时,表演者必须手持芦笙,口吹芦笙,保持笙不离口,曲音不断,笙与舞曲自始至终协调相伴。

历史发展

“滚山珠”是出自贵州省纳雍县的一枝苗族的芦笙舞蹈奇葩。自80年代搬上艺术舞台以来,就一鸣惊人,饮誉华夏,走出国门,倾倒欧美。

1984年,年仅7岁的苗族少年王景全参加全国少年儿童歌舞录相比赛,“滚山珠”一举摘取了该项目的桂冠。1985年。王景全参加上海举办的全国“金雀杯”歌舞比赛,又获表演奖。1987年在北京为全国民间工艺、文物展览会演出时再获三等奖。1989年,纳雍县组织“滚山珠”舞蹈队参加贵州省少数民族歌舞队赴广州为“中华羊城博览会”演出,“滚山珠”表演了90余场。观众达百万人次,轰动羊城,令人叫绝的舞艺倾倒众人。国家政协主席李瑞环还接见了“滚山珠”剧组。1990年,“滚山珠”参加北京亚运会艺术节表演28场,7分钟的节目竞赢得18次热烈的掌声,成为贵州艺术团的压轴戏。1991年,“滚山珠”受国家文化部委派赴香港参加“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表演”受到港澳台同胞的齐声赞誉;同年,又在广西南宁全国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上为贵州代表队夺得唯一的艺术表演金杯奖,6名演员分获6枚金牌。1991年还赴加拿大演出,历时40多天。1992年,“滚山珠”麦演队一行6人参加文化部组团赴荷兰参加37届国际民间艺术节,并先后在挪威、比利时、丹麦演出。1993年5月,参加由国家民委组派的“中国民族艺术团”出访加拿大,圆满完成任务。1994年,“滚山珠”又上北京到中华民族园演出两个月,与驻京外国官员联欢交流。

随着“滚山珠”的不断走红,纳雍的苗族青少年们也纷纷加入进来,从最初的王景全一人表演,继之又是王景全、王景才、王学贵、祝发光、祝明贵、王景群(女)、王景秀(女)等形成第一批专职演“滚山珠”的第一梯队,发展到现在的第五梯队,人数多达60多人。队伍不断壮大后,他们分成几个演出组,有的在黄果树,有的在珠海,有的在北戴河。红枫湖景区的领队胡征兴于1998年依法成立了“黑豹艺术团”,以此为依据准备把“滚山珠”各演出组统起来,形成一个表演集团,发挥其整体效应,构建集团作战的威力。至此,“滚山珠”从山野民间,走上了艺术殿堂尽显丰姿。2005年8月16日,“滚山珠”参加中国·贵州“黄果树瀑布节”开幕式演出,受到中外贵宾的极大好评。2006年4月12日,参加“多彩贵州风”演出20多场;9月16日参加中国·贵州黄果树瀑布开幕式演出。9月24日,赴贵阳参加“多彩贵州风”演出18场;11月19日,首次挑战吉尼斯,在湖南卫视黄金强档“枝江大曲杯”《谁是英雄》栏目登台献艺;12月15日,参加在广东省中山市举办的第一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成果交易会开幕式演出,历时半月,共演出三十二场。还先后到阳江市参加母亲文化寻根游推介会及中山市三乡镇2007年元旦文艺晚会演出,元月14日,赴哈尔滨参加由贵州电视台、黑龙江电视台联办的“龙江韵、野山情”春节联欢晚会演出;4月1日,赴大方参加中国·贵州杜鹃花节开幕式演出;7月27日,参加“多彩贵州”舞蹈大赛获“银瀑奖”。

“滚山珠”原名“地龙滚荆”,又叫“滚地龙”,苗语称为“子罗夺”。传统的“滚山珠”一人或数人均可表演。其表演特色是:不管表演动作怎样艰苦高难,表演者都要手持芦笙,口吹芦笙,保持笙不离口,曲音不断,笙与舞自始至终相伴相配,协调进行。“滚山珠”曾于1957年晋京演出。据当时参加演出的苗族农民罗世光回忆:“1957年2月10日,我们到了北京。25日开始演出,一个省演出一个晚上。3月1日,贵州省演出,地点在北京俱乐部文化官(?),当晚人山人海,场内外的观众达四千人左右。3月2日。着重为党中央领导演出,毛主席、朱总司令都来参观。当我们演到‘地龙滚荆’一则时,舞姿进入高潮,毛主席带头鼓掌,我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节目演完,毛主席、朱总司令走上台来和演员们一一握手”。80年代,随着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深入,国家逐渐重视并发掘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地龙滚荆”经过进一步的开掘和整理、加工、提炼、升华,形成了一个由多人表演为主的芦笙舞,并更名为“滚山珠”。

通过加工提炼之后的“滚山珠”。已从重在再现的艺术形式升华为重在表现的艺术形式。除保留原舞蹈中已有的内容——舞蹈语汇如“蜻蜒点水”(苗语称“等古东林”),“骏马奔驰”(苗语称“朝点”),“打场”(苗话称“飞冷枯”),“地龙滚荆”即“滚地龙”(苗语称“子罗夺”)等等动作造型之外,又发现引进“二人立”、“三人立”、“双飞燕”等动作造型。并借鉴京剧的表演艺术加进了侧身翻、前后空翻等高难技巧。还创编了后仰空腰腹支撑二人立、三人立等高难造型。芦笙舞曲也由原来的不同调高改编为统一的调子。这样就完成了再现的“滚地龙”发展为表现的“滚山珠”的艺术升华历程。

传统的“滚山珠”一般在年节、喜庆或农闲之余表演。其原型是纳雍县猪场苗族彝族乡苗族村寨经常可以看到的一种民间芦笙舞。关于这个舞蹈的产生有这样一个传说:古代苗族人民在大迁徙途中,由于道路坎坷,荆棘遍野,行走十分艰难。英勇的苗族青年为了给父老们开辟一条通道,就用自己强壮的身躯滚出一条道路,让父老们顺利通过,到达黑洋大箐(今黔西北一带)安家落户。人们为了褒奖这些青年的英勇行为,纪念他们的英雄业绩,就模仿他们用身躯滚倒荆棘的动作,编成芦笙舞,取名叫“地龙滚荆”,在节庆日子时表演。据介绍,“地龙滚荆”早年动作比较机械单纯,古朴稚拙,以再现年轻人征服大自然的艰难过程为主,一人数人均可表演。表演时用6枝长约30厘米的木制梭镖柄尖头插入地下,围成一个直径一米左右的圆圈,或用6摞对顶的饭碗摆成圆圈代替梭镖柄亦可。表演者必须手持芦笙一边吹奏芦笙舞曲伴奏一边做跳跃、翻滚等动作。舞蹈进入高潮时。表演者头在圈内,脚在圈外,腰部和腹部悬空于梭镖柄或饭碗的上空呈弓形旋转扭动,两手持芦笙随身体边吹奏边翻滚旋转。这就是“地龙滚荆”。在长期的民间流传过程中,人们将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动作技巧提炼、融汇到舞蹈中来,不断地充实、改进、完善,使其更趋于生动形象,丰富多彩。最后又引进和融汇现代舞蹈和古典京剧艺术的动作造型技巧,形成了现在享誉海内外的苗族芦笙舞蹈奇葩——滚山珠。

文化特点

“滚山珠”作为独树一帜的苗族芦笙舞,其特色可以概括为“古”、“土”、“活”、“难”、“高”五个字。

“滚山珠”是为纪念英雄的苗族青年不畏艰难险阻,用自己的身躯滚倒荆棘,以矫健的体魄开创出一条穿越山野莽林的通道,让迁徙的父老乡亲能够到黑洋大箐安家落户的业绩。据《苗族简史》记述,苗族先民首领蚩尤在公元前2550年与黄帝作战战败后。苗族就开始从东向西、从北向南的迁徙。由于历代战乱等因素,直到清朝时期还有大量的苗族不断地迁徙。这种迁徙的经历,在“滚山珠”产生的传说中已有体现。同时,“滚山珠”表演时,演员必定头戴雉鸡尾竹笠帽,也许正透露出了苗族先民穿越森林猎获雉鸡而拔其尾羽,一则显示猎获野物的收获数量之多,二则纪念穿越莽林之艰辛的历史遗迹。苗族先民进入黔西北地区的具体年代尚不能确切考证,但其历史悠久,居处年月十分久长却是无可辩驳的史实。由此可知“滚山珠”创编的历史也是十分悠久了。她不是现代舞,不是现代人的创作,她已经流传了几百年,或许上千年,这正是其“古”的特色的基本方面。因此,“滚山珠”虽然只是一个民间芦笙舞,但结合苗族历史上未曾创造文字以记录历史却有比较可信的史事传说和芦笙词这些特点来看待这个芦笙舞,“滚山珠”就具有了史诗的性质。

这是相对而言,一则相对于“洋”舞蹈,二则相对于流行舞、现代舞,即主要是为舞台表演创编的艺术舞蹈,三则相对于由专业演员专门演出而言。“滚山珠”的乡土性特点十分突出,她产生和流传于纳雍县边远封闭的猪场民族乡,这里山峦重叠,峰高林密,经济发展迟缓,群众生活困难。“滚山珠”的演出作为一种文化娱乐活动,长期是由苗族农民中的青少年表演给本民族的父老乡亲观赏。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在乡村沿续承传。在未进行深一步的加工提炼之前,从未走上过艺术舞台。作为创作表演节目出现,只是偶尔作为代表苗族文化的芦笙舞偶尔参加演出观摩。她没有专职的专业艺术演员,也不固定在歌舞剧院演出,而是生于民间,长于民间,传承于民间,为民间服务。“滚山珠”的民族性特点也是一目了然的,她是苗族的一个支系小花苗的芦笙舞,只要她一亮相,从鲜艳的服饰中即可辨明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滚山珠”的民俗性特点也较突出,她在民族节日时表演,在喜庆时表演,在农闲时表演等的特色,具有浓郁的苗族民俗特色。直到今日,“滚山珠”的所有60余个演艺人员中,除王景全1人考取艺校分配后领取财政工资外,其余均非专业演员,平时劳作,需演出时才聚集,或组成小组到外演出。这些演艺人员也非专职。他们学习演艺基本上是师传徒受,在农闲空暇时互相学习。多为青少年。有的从几岁就开始学习,没有专门的教师,也不收任何学费,只要愿学,无分男女,一律免费传技。活:就整体而言。“滚山珠”是一个开放性的活的系统。首先,从演员的角度而言,可以一人表演,可以二人表演,也可以四人或六人表演。可以八人表演。其舞蹈的精髓一个人也可表达,八个人也可表达。常规下是二人、四人、六人。从演员的年龄结构而言。她不象通常的舞蹈或是由成人或是由少儿一组年龄相当的人共同表演,“滚山珠”的演员年龄最小者可以仅仅是七、八岁的孩子,年龄最大者可以是三、四十岁的青壮年,只要演艺纯熟便可参加表演。其次。“滚山珠”的舞蹈技巧和造型也是活的,她从原先比较单纯稚拙的动作造型,到不断引进、加工、融汇了一部分杂技技巧(如“二人立”、“三人立”、“双飞燕”等)和京剧演技(如各式空翻),从而不断地提炼升华,又保持其基本特色。再次,为“滚山珠”伴奏的芦笙曲调也是活泛的。从前的伴奏芦笙曲其调高是不同的,特别是二人表演时,经过不断的发展,现在的芦笙伴奏曲调已经统一,易于加大伴奏曲的音量,使观赏者较为明晰地听见芦笙曲调。使其伴奏曲调和吹奏芦笙的真实性直接传达给观众,明显区别于现代舞台上以乐器为舞蹈道具而另外由乐队或录音伴奏的做法。最后,“滚山珠”的发展和传播是一个活的系统。她从一个演出小组发展到数个演出小组,从一地演出到各地各国演出,从原来的专门在一个村、一个乡、一个县内的苗族青少年的学习表演到其他民族的少年儿童也开始学习表演,扩大了她的影响,扩大了她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地域。这些都是由其多年来若干次获奖造成的巨大影响所决定的。虽然一些学习者所表演的舞艺远不如苗族青少年自幼学习而获得的造诣,甚至芦笙已变成不响的道具。

“滚山珠”“难”的特点,在我们以上的阐述中已经体现出来,其一是由于这个节目只有7分多种的演出时间。许多高难度的动作技巧有时一分钟之内就有两三个,因此其节奏非常紧张。动作造型编排难度很大。其二是因这个节目的特点之一是自吹芦笙伴奏自己表演,需要极好的体力、耐力和平衡协调能力,增加了表演困难,非得有几年的训练功夫。长期的技巧配合经验的积累,难以完成如此技巧极为高难的表演。其三是配伍难。每个演出小组中,都至少有1—2名10岁左右的少年儿童。要让这一两个孩子熟练地掌握吹奏芦笙的技术并表演有一定难度的动作造型,其困难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如果这些孩子是正在读书的学生,其用于训练的时间极其有限,这就更增加了难度。其四是“滚山珠”既是艺术表演,也充满了体育竞技的特质。

绝大多数艺术作品都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或再现生活,或表现生活,都融入了创作者艺术审美趣味。“滚山珠”也不例外。但她若干年来长期传承于民间,在历史上只是作为一个芦笙舞流行于苗家山寨,长期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生存状态里。到了解放以后的1957年以来,才逐渐被外界所知晓。并逐步加工完善成为一个具有广泛深透影响力的芦笙舞。这主要是由“滚山珠”的“高”的性质所决定。其第一高是起点高:80年代“滚山珠”在世人眼前初一亮相之时,便已经是经过比较系统而良好的艺术加工,她已经不再是原创时期那个重在再现历史的纪念性质的舞蹈。她已经是既保持了浓厚的民族民俗和历史含量的芦笙舞。又是融汇了杂技京剧等艺术技艺的精致的艺术品,因此才会一走出苗家山寨就一路高歌奏凯旋,赢得了许多荣誉,收获了许多奖牌。其第二高是艺术品位高:“滚山珠”是来源于生活、记录着历史,包含着真实、充满了激情的艺术创作,有着厚重的民族史的内涵。这些内涵与具有民族特色的芦笙舞蹈的紧密配合,用芦笙舞承载和传递民族迁徙历史的脉脉不绝的信息,使熟悉这一历史的演艺人员和观众都是全身心地投入创演与评赏,使“滚山珠”充溢着饱满的艺术情趣和不断发展完善的内驱力。并最后成为一个具有了高品位艺术作品,而让一些凭空编创的无病呻吟的抽象舞蹈与之相比而黯然失色。

生态环境

“滚山珠”之所以一亮相于世人,便开始一步步走出山寨,走向神州大地,走向世界、饮誉华夏,倾倒欧美,主要是得益于她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政治生态

应该说,“滚山珠”的创编与流传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岁月了。但她之所以在解放后的五十年代为国家领导人所了解,在八十年代登台亮相后走向世界,这得归功于全国解放后党的民族平等政策的进一步推行,使苗族人民政治上翻身作了主人,与各民族团结合作建设祖国的良好的政治环境,归功于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政策进一步重视发掘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没有党和政府的这些方针政策作为前提和保障。也许“滚山珠”仍然是埋在深山的宝石,藏在沙里的黄金,含在口里的珍珠,至今仍不能被外界所了解。

自然生态

“滚山珠”产生和流传于群山环抱、层峦叠嶂,比较封闭的边远山区。流行于相对较为封闭的小花苗聚居的村寨。在历史上战乱频繁的年代,在各种政治运动冲击力极强的年代,这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和聚族而居的自然村落,形成了较小区域的相对的一个内循环生存系统,使“滚山珠”得以保存和承传,不至于在历史大潮和政治运动中被淹没和淘汰。

社会生态

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苗族社会内部系统。二是作为观众的观摩者的外部系统。

在迄今为止的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苗族的族内婚姻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实(现在已有所改变),由婚姻组建家庭,家庭组成村落。以婚姻为基础的家庭和以家庭为基础组成聚族而居的村落,有利于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这些作为“滚山珠”的保存、发展的村落环境,其意义自不待言。苗族有敬重老人,敬重师长,敬重芦笙艺人的优良传统习惯,这使得芦笙舞的学习和传承能得到老人的关心,师长的支持,芦笙手的喜爱。而每一次学习和演出,或许正是老人们讲述本民族迁徙的历史用以教育后代学习先辈的英勇壮举,自强不息,通过演出和观看演出复述历史。艺术化的复述历史又能更加生动的教育年轻人热爱自己的民族,激励青少年奋发图强。爱好狩猎和竞技则是体现是否强壮有智慧的重要方法。如能自己去猎获雉鸡的尾羽,又能吹奏芦笙跳起技巧极高的舞蹈,这样的青少年必定赢得社会的敬重,姑娘的青睐。芦笙是芦笙舞必需的伴奏乐器和道具。纳雍县的苗族芦笙制作享誉全国,畅销省内外。猪场民族乡的杨光富一家就有4代人制作芦笙的历史,杨光富、杨光华兄弟俩制作的芦笙还获得过全国民族乐器制作奖。节日喜庆的美好时光,在坡头、在地坝、在山野、在庭院、在学校、在花场,会看到苗族青少年们跳犁牛舞、背脚舞、翻掌舞、斗鸡舞等。每年农历的二月和八月,必定又是苗族青年人比赛嘹亮的歌声和优美芦笙舞的好时节。有能工巧匠制作芦笙,有众多的青少年热爱歌舞,这些深厚的文化沃土,滋滋润润地涵养着“滚山珠”,使这枝芦笙舞蹈奇葩越开越艳丽。1993年,培育了“滚山珠”这朵奇葩的纳雍县猪场苗族彝族乡,被贵州省文化厅以黔文群(1993)07号文件第一批命名为“苗族芦笙技巧‘滚山珠’之乡”。

就观众和观摩者一方而言,世界进入工业化社会。现代文明的利与弊都充分展示暴露出来。过分修饰的艺术给观众造成的是一种缺乏内涵的外强中干的印象。舞蹈的创作在现代派舞蹈观念的冲击之下,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哗众取宠的色彩。而交际舞的大量流行似乎又简化了舞蹈创作的复杂劳动。人类的思想意识在经过现代文明的淘洗后自然会引起一种反弹,这就是返朴归真思想愈益强烈。“滚山珠”带着纯朴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一经跨上舞台,便顺理成章地赢得了大众的倾心。同时,求新好奇永远是人类不会满足的欲望,“滚山珠”以其服饰道具配器之新与舞姿造型之奇满足了观众的这一愿望。礼失而求诸野,艺穷而求诸民。民间是文艺创作深厚的沃土和不竭的创作源泉,“滚山珠”精湛的舞姿又一次敲击着艺术家们的思维神经,激发着艺术家们的创作灵感,这是她越来越红的外因所在。

发展方面

“滚山珠”的成功提供的经验与启示,对苗族芦笙舞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苗族芦笙舞的发展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保持民族特色。鲁迅指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没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创作,其生命力是短暂的,其渗透力是薄弱的,其影响力是狭窄的,其艺术个性也是模糊的。民族艺术是一切艺术的根源和基础,也是艺术品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依托。

不断学习创新。不学习就无法丰富多彩,不创新就会停滞不前。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其他艺术门类相关和相通的方面,学习其他民族同一门类艺术创造中的先进的东西,采取拿来主义的开放态度,坚持自我,融会贯通,才能达到发展、升华的目的。

树立品牌形象。艺术创作作品也需要象商品一样树立品牌形象,增加商业意识,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即一要创品牌,创精品,提高对艺术品商品化的意识,注重商标的注册,明确知识产权,这有利于保护和发展民族艺术的价值。二要注重对艺术品商品化的宣传,扩大影响。不断提高其知名度,反过来促进艺术品品牌化、精品化、商标化,使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商业价值,树立起艺术品的精品形象。

组建演出团体。目前,“滚山珠”的一个演出组已经以此为基础组建了“黑豹艺术团”,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以此为龙头,可以把其他各个演出小组统一到这一杆大旗之下,组建起一个演出集团或公司,名正言顺地成为一个法人团体进入市场。这将有利培养后继人才,扩大演出规模,扩大演出范围,改变过去那种一需要演出时才临时召集收拢散居各地的演员的状况,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出击,将散兵游勇组建成建制集团军,适应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

融入旅游事业。一个品牌,一门艺术,在没有重大发展变化的情况下,长期在一地演出,其观众对象较为固定,人们的新奇之感也会逐步消失。旅游事业被称为不冒烟的工厂,作为朝阳产业正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旅游景点的异地性差异,游客的流动性特点,都为具有民族特色的芦笙舞演出提供了良好的展演场所。“滚山珠”以及苗族芦笙舞乃至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品,只有与一定的民族区域的旅游景点结合起来,融汇进旅游事业中去,并与岁时节庆相结合,才能更大限度地展示其丰彩,发挥其价值。

保护

“滚山珠”要得到有效的保护,稳健的发展,展出其民族的艺术价值,首先就应树立起其精品形象。

2005年,纳雍县抢抓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这一难得的契机,率先将1985年纳雍县政府划拔1万元用于后继人才培训,2003年纳雍县文广局在猪场乡修建84平方米房屋作为培训基地,精心保存原汁原味的苗族芦笙舞“滚山珠”,拟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2005年12月,“滚山珠”的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注册获得专利权,2006年5月,“滚山珠”被国家文化部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报国务院公布,同年6月文化部正式授牌。由此,“滚山珠”便有了自己的品牌。相信在历史进程中不断演化的小花苗心里永生的精灵,流动于东方文明血脉里的民族文化中的这枝奇葩――“滚山珠”会一路走好。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利奥·瓦拉德卡    下一篇 泰安革命烈士陵园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