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辽西高跷

辽西高跷是一种古老的传统舞蹈。据考证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女儿河乡老艺人何玉祥和大薛乡三屯村老艺人朱焕荣口碑资料,辽西高跷秧歌在清朝中期就已经盛行,每年农历年三十开始,直至正月十五元宵节,各村百姓自发的欢天喜地闹秧歌。各村的高跷秧歌相互走动,互相拜年。每支秧歌队每年都要演出20多场。辽西高跷秧歌的特点是跷高,最低的90公分,依次升高,最高的可达240公分。

目录

辽西高跷发展至今,已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跷高都在1米以上,特殊角色的跷高不受限制,最高可达。演员需坐在房檐上绑跷腿。因跷高且富弹性,舞者为保持全身平衡,双臂必须上下不停摆动,才能表演自如,由此构成辽西高跷大大舞的基本动律。也因为跷高,辽西高跷秧歌形成了美、浪、俏、哏、逗等形态,动作潇洒漂亮,场面热烈火爆,有扭中美、美中浪、浪中俏、俏中哏、哏中逗等突出的表演特色,充分展现了辽西人的豪迈性格。 踩高跷讲究扔、跨、蹉、别、拧五字硬功,表演技巧分为搭肩、推磨、过网、打对、燕子翻身等高难度动作。走阵方式讲究上装一条线,下装左右串,可形成二龙吐须、三连环、四面斗、十字梅、龙摆尾等多种花样,使表演场面更加火爆热烈。高跷秧歌无论上装还是下装,以及孙悟空、猪八戒、唐僧、青蛇、白蛇、许仙、傻柱子、小老妈等戏曲人物,都要求角色形神兼备,扭起来夸张浪漫,大扇大舞,又浪又哏。高跷秧歌的服装也很讲究,基本似古装戏服,上装为彩裙、花袄,头戴花山;下装则彩衣、彩裤、彩带,以及小生道袍,头戴状元帽。手持道具是花扇和手绢,如果夜晚表演则手持花灯。

动作要点

“高跷秧歌节奏为4拍,讲究扔、跨、蹲、别、拧五字硬功,表演技巧有搭肩、推磨、过网、打对、大跨、对跨、燕子翻身等动作,那叫个高难度。”柴文山说,走阵时你要记口诀,就是“上装一条线,下装左右串”,要形成“二龙吐须”、“龙摆尾”、“四面斗”、“三连环”、“卷白菜心”、“编蒜辫”精巧变换,这才能展示咱辽西高跷的风采。

道具服饰

辽西高跷秧歌的头饰是“原汁原味”,头饰是原始的“花山”。“花山”就是满、汉两个民族的融合,那时满族妇女戴“旗头”,但“旗头”扭秧歌时无法戴,就用“花山”代替,汉族用头巾,所以现在的上装头饰是由“花山”和头巾组成。而目前在辽西地区,只有太和高跷使用“花山”。”高跷的跷高一般为0.9米、0.95米、1米、1.1米、1.2米,最高的两种高跷为1.8米、2.4米,硬木制作。我们和其周边地区最不同的就是跷高,别的地方跷高最高0.5米,而我们最矮的也在0.9米以上,最高的1.8米和2.4米用作特色节目表演。”

传承方式

辽西高跷秧歌有自己独特的传承方式。一为家族传承,如大薛乡三屯村第一代传人朱秀峰(1840年出生)传了五代;二为师徒传承,如营盘乡范屯村第一代传人朱有余(1864年出生)传了四代;三为自然传承,由于辽西高跷秧歌深受群众喜爱,许多爱好者在不断观看演出中自学成才,成为新军。辽西高跷秧歌具有重要的文化艺术价值,在当地及省内外有着广泛的群众影响。由于辽西高跷秧歌的一些老艺人相继去世,后继乏人,其表演技艺特别是全国独一无二的“特高高跷”正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和保护。

走向全国

他们除参加全市的节日庆祝活动和艺术节之外,还多次参加国家及省市的表演。从1990年起,太和辽西高跷艺术团连续三年参加沈阳国际秧歌节,三次获得最佳表演奖;1990年赴京参加春节龙潭庙会,一举夺得“万马奔腾杯”,受到首都观众的盛赞。1997年应邀参加了香港回归庆典活动,辽西高跷秧歌技惊四座,捧回大会表演奖。太和辽西高跷艺术团还应邀参加了2005年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并作为“开场大戏”进行了盛装表演,在首都街头展示了辽西民俗文化的独特风采。 太和区是辽宁省文化厅命名的秧歌基地,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土壤。他们成立了太和区辽西高跷秧歌研究会,对已有200多年历史的辽西高跷秧歌进行科学的研究和保护。

现状

“辽西高跷秧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向国家申报,这是辽西人的骄傲,特别是那些痴迷高跷的人更为兴奋。说起秧歌,大家都很熟悉,但提到高跷秧歌,仅了解这一名称的外在形式。久负盛名的辽西高跷秧歌主要分布在锦州市太和区的女儿河乡、大薛乡、营盘乡、新民乡及其周边地区,经过历时二百多年的传承与发展,已形成鲜明的关东风格,在东北地区独树一帜,成为辽西传统文化艺术的奇葩。太和区文化馆在弘扬辽西高跷秧歌中功不可没,经常组织演出和比赛,有力地推动了辽西高跷秧歌的快速发展。太和区在鼎盛时期共有26支高跷秧歌队,出现了“下至小朋友,上至大老头,人人都会扭”的大好局面。

相关资料

高跷又称高跷秧歌”,是一种广泛流传于中国各地的民间舞蹈,因舞蹈时多双脚踩踏木跷而得名。高跷历史久远,源于古代百戏中的一种技术表演,北魏时即有踩高跷的石刻画像;高跷一般以舞队的形式表演,舞队人数十多人至数十人不等;大多舞者扮演某个古代神话或历史故事中的角色形象,服饰多模仿戏曲行头;常用道具有扇子、手绢、木棍、刀枪等;表演形式有“踩街”和“撂场”两种,撂场有舞队集体边舞边走各种队形图案的“大场”和两三人表演的“小场”,角色间多男女对舞,有时边舞边唱。各地高跷所使用的木跷从30厘米至300厘米,高低不一。从表演风格上又分为“文跷”和“武跷”,文跷重扭踩和情节表演;武跷重炫技功夫。高跷秧歌早在中国的春秋时期就已出现,但直到明朝才逐渐流行起来。据太和区大薛乡三屯村老艺人朱焕荣证实,他的祖辈朱秀峰在清朝中期就开始在三屯村办高跷秧歌。新民乡吉祥村73岁的“高跷王”张书堂介绍说,清朝晚期本地有个高跷会头,人称郭拉花的,他带领高跷秧歌队于每年的腊月二十三开始排练,并在农历大年期间在村中为村民演出,欢庆新春佳节。高跷秧歌属于广场艺术,可以“踩街头”沿街表演,也可以“打场”进行套路表演。由于舞者脚踩高跷,就如同站在舞台上表演一样,便于群众观看,不必拥挤,远近都能看得真切,是颇受广大群众欢迎的艺术表演形式。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G175次列车    下一篇 G65次列车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