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杵舞

杵舞亦称“杵乐”。高山族民间舞蹈。游行于台湾日月潭地区。“杵”由木头制成,一人多高,长的可达2米左右。右女子三五成群,环绕臼石,双手抱持一根长櫡,在石臼上作轻匀而有节奏的撞击,发出清脆的声响,有的还边歌边舞,表演高山族妇女在石臼中捣谷等劳动生活。

目录

“杵舞”直接脱胎于舂米劳动,又称“杵歌”“杵乐”或“杵音”,是古代人们用杵臼舂米时留下的劳动娱乐形式,后来逐渐发展成独立的艺术表演形式。流行于风景胜地日月潭边,如今已发展成溶歌舞乐为一体的表演性歌舞艺术。杵长四、五尺至六、七尺不等,由木头制成,一人多高,长的可达2米左右,每杵自成一音,因其长短粗细不同,有不同音高,以杵击石,发出叮咚乐音。舞时,妇女头戴鲜花,身着美丽的民族服装,每人持一杵,相互配合,敲击出美妙的旋律,边敲奏边歌舞,她们时而整齐地集体舂击;时而交错舂击;忽而后退,忽而聚拢;或以足踏地,或左右摇动。风光秀丽,歌声委婉,舞姿健美,杵音清越,令人心旷神怡的“杵歌”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驰名于世界。

起源

竹杵舞是流行于竹乡文化古镇贡川的一种热情奔放、韵味淳厚的民间舞蹈。关于“竹杵舞”的来历,则与一个流传在当地民间的古老故事有关。相传在远古时代,在这里生活的竹农经常受到邻近部落的侵扰,他们之间经常会发生战斗。有一次,他们的族长姜七公战败,被敌人重重围困于茂密的竹林中,难以脱身。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紧急情况下,姜七公与他的部下决定点燃竹林,与敌人同归于尽。大火燃起,竹子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炸响,围困的敌人看到烟雾腾起,响声阵阵,以为姜七公在施展什么妖术,于是就慌忙撤退,姜七公和他的部下遂得以生还。在家的妇女们忙舂米做糍粑,祝贺胜利。姜七公认为是祖先神明附体于竹林,才解救了大家。于是就告知族人世世代代勿忘竹子的救命之恩。此后,贡川的村村户户,每逢添丁、婚嫁、寿辰等吉日时,都要打糍粑,互祝吉祥,种上一棵翠竹,以示纪念。

种竹的那一天,人们欢天喜地,载歌载舞,双手持竹杵环臼而立边舂边唱,由慢到快。后来,逐渐发展成具有强烈劳动气息和浓厚民族风格的表演性歌舞。八九人持杵围臼、且歌且舞。在臼边挂上竹筒,不时地用杵去敲击。时而整齐的集体舂击,时而交替舂击;忽而后退,忽而聚拢;或以足踏地,或左右摆动。随着身上佩戴的铜铃、彩贝的铮铮作响,丰富的节奏、音响与婉转的杵歌在竹林飘曳,抑扬顿挫,富有神韵,充满了诗情画意。而在宁静的月夜里,男女青年一边有节奏地杵粟,一边和歌以表达爱慕之情,恋人之间炽热的情感在柔和的月光下,节奏分明的杵声中融成一片。

特点

伴随杵舞的是一种劳动歌曲,妇女舂米时,三四人一组,共持木杵,环臼而立,随着舂米的节奏而低声唱和,委婉动听,很有特点。跳杵舞时,妇女们头戴鲜花,身穿艳丽的民族服饰,手持木杵,且歌且舞。时而聚拢,时而散开,舞姿优美活泼,歌声、杵声铿锵悦耳,舞蹈步法自由明快,富有变化,是台湾高山族中较有特色的表演性舞蹈形式。

独具魅力

右女子三五成群,环绕臼石,双手抱持一根长櫡,在石臼上作轻匀而有节奏的撞击,发出清脆的声响,有的还边歌边舞,表演高山族妇女在石臼中捣谷等劳动生活。

“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这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台湾高山族民歌《高山青》的唱词。高山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杵舞”别具一格,主要流传在花莲、日月潭附近以及隔海相望的福建漳州一带。杵舞的乐器很奇特,是用多根重数斤、长短不一的大木杵在石板上敲出音阶,组成美妙动听的旋律。人们戏称“捣杵为乐”。笔者老家福建东山岛是全国去台人员最多的县份,我堂妹夫就是高山族人。我常有机会接触到海峡彼岸的台胞,访谈中,对高山族杵舞有较多了解。高山族很早以前就有用杵和臼舂米的习惯。杵乐杵舞正是模仿妇女舂米动作发展而来的。舂米时,三四人一组,双手持木杵围在石臼旁,边舂米边唱起民歌小调,由慢渐快,所以也叫杵歌。有一首杵歌唱道:“日月潭水映翠绿,翠绿水边庆丰年。丰年让我们的男女老少齐欢乐,欢乐里我们的心头花儿甜又甜。姑娘们唱啊杵儿捣,舞袖里长出花儿落水边。”

杵有小碗口粗,长者丈余,短的三四尺,由多人分执其一,依歌曲之需而捣,每一根代表一个音阶,数根合敲成乐,音色十分美妙优雅。清代庄士杰着的《仕番六社志》中载:“舂米之际,颇同弹琴之声,其音韵有清浊高下之分。令人闻之三月不知肉味。”可见用杵舂米发出的音律颇有感人的魅力!杵歌出现之后,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演变成具有强烈劳动气息、风格独特、抒情优美、闻名于世的表演性歌舞。“杵乐”的伴奏乐器是竹筒,在日月潭附近的每个村落里,都有许多长短不同的大竹筒,每根长1.3~1.7米,将中间竹节打通,只保留底节。每逢祭祀娱乐,村里青年们扶之与地面撞击,发出咚咚的声音,人们称其为“竹鼓”。当“竹鼓”响起,姑娘们便围拢在一起,踏着“鼓”点的节奏起舞。久而久之,竹筒也成了“杵乐”的伴奏乐器。哪里有高山族人聚居,哪里就会有以杵为道具的杵舞。每当月明星稀的夜晚,三五成群的高山族妇女身穿自织的彩色“达戈纹”布缝制的筒裙,头戴一个绚丽多彩山花编扎的花箍,聚集在门前舂米用的大石臼旁歇凉,她们有的能唱,有的善舞。在优美的歌声伴奏下,七八名舞者各持一根长杵环绕石臼,翩翩起舞。她们和着节拍,舞步左右移动,时而抱杵旋转,时而在石臼里一上一下轻轻捣击,发出铿铿锵锵,清脆悦耳的音响。她们忽而后退,忽而聚拢;或以足踏地,或左右摆动,产生和谐的共鸣,拨动着人们的心弦,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加上高山族独特的服饰与手腕、脚部的银链、珠串叮当作响,产生出不同凡响的音色,编织成一曲亦歌亦跳,曼妙动人的舞蹈。

对于没有本民族文字的高山族来说,他们却有着自已的民族语言,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舞曲,有一首《杵歌》唱道:“月亮呀已经出来哟,美丽的月亮爬上东边的山坡,我们趁着良宵跳舞唱歌。大家呀快来哟,皎洁的月亮已经照上了椰树,来呀,大好月色唱歌跳舞。”不难看出歌中的语言色彩多么迷人,多么丰富。歌声舞步给高山族人的生活增添了欢乐,劳作一天的疲劳也悄然而退。杵歌杵舞在各种场合形式各异,如丰年祭的前夕,男人上山狩猎,妇女则集中到一个类似祠堂的地方,持杵围绕厅堂正中埋置的石板捣杵唱歌跳舞。庆贺婚礼时,由媪妇敲打铜锣指挥,不论男女老少挽手唱歌,舞姿由缓慢逐渐疾急欢跃,众人放声歌唱,把婚礼推向高潮,正如清代周长庚诗曰:“鼻箫吹裂前峰月,齐叩铜环起跳歌。”改革开放以来,居住在祖国大陆的高山族同胞多次应邀参加全国性艺术节或少数民族体育盛会作献演,有一首《丰收舞曲》唱道:“丰收时节尽呀尽情跳,我们是勤劳的高山族。我们并肩携手,困难就能制服。”他们边唱边跳,欢快的曲调,优雅的舞姿吸引着广大观众。

杵歌

杵歌——是以木杵敲舂为特点,且歌且舞的舞蹈形式,有“杵音”“杵乐”“杵舞”等称,以居住在台湾日月潭边邵人的杵歌最为著名。邵人是高山族曹人的分支,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从嘉义东南的大浦迁徙到日月潭边定居。日月潭是台湾最大的湖,面积约28平方公里,位于水社大山的山麓,海拔600米,山清水秀,环境幽美,为“杵歌”的表演增添了情趣。

“杵歌”源于劳动生活,过去,邵人舂粟多在室内地面挖一臼形洞,底铺盘石,将粟谷倒入,用两头粗中间细,长约2米余的木杵舂米,后来逐渐发展为多人表演的歌舞。此舞,由于杵之长短,粗细不同,舞者用力或轻或重,从而形成一组天然的木石乐音(b2、b5、b6、b7),而且用称作“塔刊”的竹筒乐器击地声作为伴奏。表演时,舞者随歌挥杵,交错敲奏,忽聚忽散,错落有致;时而踏地、轻摇,时而左右摆动,优美委婉的歌舞,和着天籁般的杵音和竹筒声,相得益彰,美妙之极。

伴唱歌曲多是古调民歌和传统的词曲,也有新作,但都充满田园风味。如名为《丰收的喜悦》的歌中唱道:湖光闪烁着绿影,粟米丰收一片欢欣;父母开镰幼童相助,不怕劳苦协力齐心,表演中反映了高山族人诗情画意的田园生活。。

姑娘们挥杵起舞,歌声相伴,舞袖飞花,粟米芳馨。如今“杵歌”已是表演性较强的民间舞节目。

背杵舞

创作题记:过去川南黔北山区,交通闭塞,山路崎岖坎坷,山区的一切物资运进运出,全靠人力背运,背杵,成为背运工具中的一种特殊辅助工具,他的特点及用途,体现在《背杵歌》歌词中,如用艺术形式搬上舞台,将体现一种独特的风韵。

1986年上半年,我根据在黔北山区的生活感受,创作了歌词《背杵歌》,发表在《音乐生活》、《四川省刊》、《苗族歌声》(贵州省刊)等刊物上。1986年下半年,县文化馆组织演出队,我想把《背杵歌》谱成歌曲搬上舞台的想法与县文化局青树华局长讲了,他很赞成,并共同与当时县文化馆长夏明安商量,夏也很支持,于是,歌词《背杵歌》就变成了歌曲《背杵舞》。

县文化馆演出队很快地投入了排练,《背杵歌》所表现的内容和整个过程,在《舞蹈》里得到充分体现。根据夏明安的安排和具体表演要求,导演冯红鹰把《背杵舞》排练成了一个具有浓郁仡佬族特色的歌舞。夏明安并对舞蹈的服饰、舞美、道具做了认真的策划和制作。

《背杵舞》在正安上演后,立刻获得社会各界的喜爱和好评。特别是在全县各区巡回演出期间,由于城乡观众都熟悉背杵,更获得观众喜受。当时地区文化局局长张益方观看了《背杵舞》后,很感兴趣,也很喜爱,并决定此节目参加贵州省的民族民间舞蹈调演,在贵定演出时,得到了省内学者专家的充分肯定,获得当地观众的赞扬,省文化厅决定推荐参加第二年春的西南艺术节。

《背杵舞》朴实、淳厚地表现了背杵作为一种背运辅助工具在背运时的种种作用,体现了山区人民的坚韧不拔生活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背杵舞》整个歌词朗朗上口,旋律朴实流畅,优美动听,欣赏性,演唱性很强,整个歌曲呈现仡佬族山歌风味,显得山野、壮悍、朴实、淳厚,风格鲜明而富有个性,旋律节奏变化丰富多彩,给人印象新颖,词曲结合紧密,音乐旋律发展严谨有序,变化有致,感情乐观,色彩丰富。《背杵舞》整个舞蹈表现层次清晰。快慢适度,舞蹈语言准确多彩,紧扣歌曲主题和内容进行舞蹈展示,构成一幅幅背杵在背运时各种富有特色的场面。

《背杵舞》按设想应为男演员表演,由于当时男演员缺乏,只好由女演员表演,这样,更加深入整个舞蹈的感情特色和思想内涵。《背杵舞》曾成为一些演出队表演节目。遵义烟厂演出队排练《背杵舞》(当时抽调集中了遵义地区的优秀舞蹈演员),在昆明参加全国烟草文艺调演获创作一等奖,表演二等奖。重庆、四川一些演出队也相继排练演出过此。

从《背杵舞》的创作和表演来看,这是一个集体合作的成果,创作、设计、排练、演出,每一个环节都不可缺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成功的艺术作品,是共同努力的结果。

贡川竹杵舞

贡川“笋帮公栈”始建于清顺治三年(1646年)秋,至今崐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据南京林业大学竹类研究所周芳纯教授崐考证,贡川“笋帮公栈”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笋业协会旧崐址。“笋帮公栈”记载着贡川笋竹文化的历史;记载着笋竹之崐乡人“诚信为本,人格至尊”的古训;记载着笋帮人培养的中崐国国内第一个制造并驾驶飞机的李宝峻的故事。世世代代与竹崐笋相伴的贡川人,受大自然灵气所钟,在生产、生活中,还育崐出了热情奔放、韵味淳厚的竹杵舞。贡川人在很早以前就用杵和臼舂米。舂米时三四个人一组,崐双手持竹杵环臼而立边舂边唱,由慢到快。后来,逐渐发展成崐具有强烈劳动气息和浓厚民族风格的表演性歌舞。每逢节日,妇女们头戴鲜花、身装鲜艳的服装,八九人持崐杵围臼、且歌且舞。在臼边挂上竹筒,不时地用杵去敲击,最崐初速度比较缓慢,逐渐加快。时而整齐的集体舂击,时而交替崐舂击;忽而后退,忽而聚拢;或以足踏地,或左右摆动。除舞崐蹈步法逐渐增多以外,音响也更加丰富。随着身上佩戴的铜铃、崐彩贝的铮铮作响,丰富的节奏、音响与婉转的杵歌在竹林飘曳,崐抑扬顿挫,富有神韵,充满了诗情画意。而在宁静的月夜里,男女青年一边有节奏地杵粟,一边和崐歌以表达爱幕之情,恋人之间炽热的情感在柔和的月光下,节崐奏分明的杵声中融成一片。

台湾屏东杵舞

凯族圣地雾台乡,地处中央山脉南端的大武山区,海拔高度在1000公尺左右,由于位处山林深处,年均温约摄氏17~18度,即使盛夏亦凉爽宜人,而境内峰峦叠起,长年白雾缭绕,景色迷人。目前全台的鲁凯族总人口数大约为7千余人,散布在高雄县、台东县一带,尤以雾台乡为大本营。乡境内以雾台为核心,环绕着伊拉、吉露、阿礼、佳暮、大武等村落,雾台既是行政和文化的中心,也是其他村落的交通转运站。24号省道自屏东市区经三地门至雾台,串连起繁荣的现代城市及淳朴的山间村落。道路经水门后,开始沿山势蜿蜒爬升,来到三地门,眼前景观不变:壮丽的北大武山、井步山山势雄浑,隘寮北溪切割其间,造成深峻溪谷,景象慑人;沿着山道盘旋攀高,沿途鸟啭虫鸣,山壁上多处白练高悬。伊拉是进入雾台乡的第一个村落,公路上夹道矗立着板岩构筑的山门,雕塑着百步蛇、人头等图腾,欢迎人们到来;穿过山门,公路继续迂回于水声潺潺、云雾漫漫的山间,之后才抵鲁凯之乡的最大聚落——雾台村。

百合盛开的民族处在一片青葱苍翠中的雾台聚落,多数房舍已平地化,偶有改良式石板屋及雕刻图腾点缀期间,洋溢着几许鲁凯风味。路旁山坡梯田栽种最多的是山芋和小米,两者都是鲁凯人的主食,而象征着纯洁与坚忍不拔的百合花,常可见于当地住家庭院或路旁,是鲁凯族人的族花;夏秋时节,高山绝壁上装点着朵朵红色的高山杜鹃,更添高山聚落之美。鲁凯族与排湾族的传统颇为神似,两个部族均以严明的社会阶级、精致的工艺传统著称。昔日的贵族阶层享有许多神话上的特权,包括血缘的优越性、土地所有权与经济特权,甚至从住屋和服饰上的花纹与雕刻来显示身分的不同。只有在特殊祭典如丰年祭等仪式上,还能看到传统鲁凯精神的传承。雾台最热闹的时节在每年8月中旬的丰年祭,离乡在外的鲁凯族人也回到家乡共襄盛举,感谢上天赐予作物的丰收,并祈求平安。从举行的前夕村落便笼罩在浓厚的节庆气氛中,家家户户一面忙着缝制传统舞衣,一面忙着用稻米掺小米酿造甜酒;祭典当天是热闹滚滚,迎灵、献祭、山地歌舞、秋千大赛、抛物比赛等传统民俗活动轮番登场,一直到深夜才结束。

而荡秋千是鲁凯族丰年祭中最盛大的活动,秋千以四根长竹为骨架,单索的未端环绕成一个圆圈,女孩两脚合并踏在圈内用力荡高,男子在旁协助,因而成为男女互相认识、传达情意的管道。精雕图饰的石板屋除了丰年祭以外的时日,隐匿山中的雾台只是一片宁静,唯有登山露营者及喜爱探访部落风情的游客寻幽而来。石板屋与创作工艺是鲁凯族最珍贵的文化资产。传统的鲁凯族住家乃就地取材山中的黑色片岩筑成,而昔日的贵族拥有装饰权,也因此发展出精湛的雕刻、刺绣、制陶技艺,反映在家屋图饰及生活器物上,呈现丰富活泼的艺术风貌。人物、脸谱及百步蛇图案是常见的装饰题村,从大开支的石板桌或祖灵柱、人头门框,到小型的木杵、汤匙等生活器皿,样样精巧。而传统鲁凯礼服则大量运用细致的编织,并以彩珠、贝壳、银饰串绣出繁缛图案,亦为精湛的手工艺表现。如今来到聚落,仍可寻访到这些传统的鲁凯之美。

鲁凯族的文化特色鲁凯文化以刺绣和木刻艺术见长,人物、脸谱及百步蛇图案是木雕中常见的题材,百步蛇是贵族特有的纹饰,将百步蛇图案应用在住屋的木雕、身体的刺青、陶壶的纹饰及服饰的刺绣上,是身份的表征。鲁凯的传统服饰编织精细,彩珠、贝壳、银饰、针绣构成繁复的图案、色彩鲜艳,充分体现鲁凯族人的优秀的工艺技巧和创作才华。服装配戴的饰物,对鲁凯族人而言也是一门学问,山猪牙象征狩猎的骄傲,须亲自猎杀到山猪的鲁凯族勇士才能配戴;而鲁凯族的族花——百合,则是善猎的勇士与贞洁的女子才能配戴,百合的含苞、盛开,又各自有不同的意义。充分利用山地特产石材搭建的石板屋,是鲁凯族人建筑上的精华,所有的石材都是就地取材,再以人工切凿、搭盖而成,连屋顶、围墙、内部全部都是石材,住起来相当凉爽舒适。而陶壶则是珍贵的祖传礼器,象征贵族的名分、价值,只有贵族、英雄、望族才能拥有,其形状大小、有无耳、有无纹饰,及花纹的样式图案,都代表不同的家族地位。

卡拉瓦之家·冒烟屋·大鲁凯民宿卡拉瓦的家在狭窄的中山巷内极为抢眼,整座建筑由黑色片岩砌成,实心木的门扉刻有人像浮雕,屋顶上也雕了脸谱作为镇风石;庭院里绿地雅石、凉亭流水,几株槟榔树交织出十足风味。室内伫立着高大的祖灵柱,而同样出自卡拉瓦之手的雕刻品、陶罐,将精巧的室内烘托得一片艺术风,为仿头目住屋形制的代表。冒烟屋位于乡公所下方的公路旁,竹编屋内,黑陶灯罩、琉璃珠饰与石板桌交织出粗犷真璞的工艺之美。每逢假日,这里也有烧烤猪肉、芋头、地瓜等小吃,提供过路的游人小息。石板外墙嵌上大片玻璃窗的大鲁凯民宿,在雾台村颇引人瞩目。屋内兼具现代的舒适设备及传统风情,展出主人多年来收藏的鲁凯族衣帽服饰、生活用品。门楣的人头雕饰、屋内垂挂的草席、木雕的座椅、成排的陶壶、狩猎的兽骨、以草绳编成的壁饰。琳琅满目的陈列,在洒进室内的金黄阳光衬托下,更添雅致韵味。夜宿雾台,更能感受山居生活的恬静温馨。当凉风徐徐、夜幕低垂,宁谧的雾台村彷若沉沉入睡了似的,而翌日清晨天未亮,教会里嘹亮浑厚的清唱声,划破天际,为新的一天拉开序幕。雾台周边有神山瀑布可寻访,沿着路往高海拔行去,更可通小鬼湖。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龙图四九酒    下一篇 物资购销合同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