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阿布辛拜勒至菲莱的努比亚遗址

阿布辛拜勒努比亚神庙和纪念碑遗址是埃及著名古迹,位于埃及东南部尼罗河上游河畔,埃及和苏丹交界的努比亚地区。这里曾是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存有以阿布辛拜勒庙为代表的许多古迹。1979年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目录

入选时间:1979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i)(iii)(vi)

地理位置:N22 20 11 E31 37 34

遗产编号:88

简介

阿布辛拜勒努比亚神庙和纪念碑遗址是埃及著名古迹,位于埃及东南部尼罗河上游河畔,埃及和苏丹交界的努比亚地区。这里曾是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存有以阿布辛拜勒庙为代表的许多古迹。

特点

神庙于公元前1275年,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统治时期建造。神庙全部在尼罗河西岸的悬崖峭壁上凿出,高约33米,宽约37米,纵深约61米。其中神庙正面的四个巨大的雕像是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本人。雕像的两耳之间宽达3.9米,嘴宽0.97米。这些巨型雕像逼真地再现了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形象。其中的一个由于地震的破坏而缺损了头部。在4尊雕像的小腿之间有些小雕像,它们是拉美西斯二世的孩子们和他那既是妹妹,又是妻子的妮菲泰丽。8座俄赛里斯雕像守护着阿布辛拜勒神庙幽深的通道。神庙内石壁上刻满图画和文字,描述拉美西斯二世当政期间的生活情景、与赫梯人为争夺叙利亚地区统治权而会战于卡迭石城的战况(约公元前1312年),以及努比亚地区人民的生活习俗。每年的拉美西斯二世的加冕日和生日,太阳光线能够穿过开凿在岩石里面深达63米的祭台间,照在太阳神雕像上。一年之中,阳光只有两次穿过通道,照射在内室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上。

离神庙不远,是拉美西斯二世为其后妮菲泰丽修建的规模稍小的庙宇,即小阿布辛拜勒庙,也是在悬崖上雕凿成的,与大多数古埃及艺术作品追求庄重、稳定而给人以僵硬的感觉不同,这里的尼菲泰丽雕像神态自若,美丽动人。尽管经历了3000多年,色彩依然如故。

遗产保护

1980年,努比亚博物馆正式破土动工,有纪念意义的是这一年恰好是努比亚遗址国际保护运动二十周年纪念。努比亚博物馆按照古努比亚文明设计而成,具有浓厚的传统的努比亚民族风格,该博物馆占地6000平方公里,其北部直至阿斯旺,在这座博物馆里镌刻着人类活动的历史,也折射出从公元前到公元后六世纪努比亚文明(地中海和非洲文明相互交融的产物)社会期间人类活动的足迹和环境。建成以后努比亚博物馆将作为数据中心,用来记录努比亚文明遗址保护运动过程中的所有考古、挖掘等工作成果。此外,努比亚露天博物馆同时还包括从阿斯旺地区搜集到的古代建筑,因为阿斯旺地区是古埃及人入侵努比亚时的墓地,无论从文化角度还是从历史角度看,它同努比亚都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博物馆也包括下列地点和古迹:埃列芬蒂诺岛、古王国和中王国时代的库贝特-哈瓦墓地、法老采石场以及未完工的方尖石碑、科普特教的圣·西米恩大修道院和法特米时期的伊斯兰墓地。

阿布辛拜勒的努比亚神庙和纪念碑遗址的保护使我们追溯到了人类社会几千年前的文明历史,而努比亚文明遗址的保护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际间的友好合作和团结互助:如果没有世界若干国家的友好协作,没有大批专家和技术人员不懈的探索、发掘和细致的工作,这些遗迹就不会保存下来。

1910年,人类第一次修建阿斯旺水坝时,努比亚文明遗址几乎淹没于茫茫水海之中,而1959年阿斯旺水坝的重建,使得努比亚神庙遗址不可避免地将落到了被湖水淹没的命运,在1960年以后,努比亚文明遗址更是面临着随时消失在水海的危险。幸运的是人类意识到了努比亚文明遗址的价值,世界保护组织动员了一切可动员的力量去拯救努比亚遗址,他们在1959年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并起草了一份国际间合作保护计划,会议后他们查勘和寻访了所有位于阿斯旺和苏丹之间的遗址,并发表了关于勘察、考古和发掘遗址的建议书。在他们不懈的努力下,许多的努比亚遗址保护措施得以实施,并在196038日,保护组织发表了一份国际倡议书,呼吁全世界为了挽救努比亚文明遗址,向他们提供包括资金、技术等条件在内的各方面的支持。    1964年迁移时,联合国大力支持,瑞典专家提出切割拆卸重新装配的方案,将神庙后移180米,比原址高65米。整个工程于19689月竣工,耗资3600万美元。为纪念这一拆迁工程,在新址地下埋放了一本古兰经、二张埃及报纸和一些埃及硬币以及搬迁过程的文件。切割拆卸大庙时,要求石块尽量地大,接缝尽可能地小。每块重量一般为2030吨。大庙被切成807块,小庙被切成235块。这些石块用起重机谨慎吊起,运至贮石场按编号存放。然后再运至新址按原样重新装配。神庙的装配工作,正面的接缝全部用与石头同样颜色的灰浆补严,几乎未留下任何切割过的痕迹,但庙内装饰面却故意接缝明显,让游客与后人联想起神庙的搬迁。

菲莱岛

被誉为“尼罗河明珠”的菲莱岛是位于卡塔拉克特南端的小岛。岛上的菲莱神庙建于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之间,是献给女神伊希斯和哈索尔的。神庙的第一塔门上刻有托勒密一世将奴隶供给伊希斯女神和哈索尔女神的图像。中心还刻着伊希斯女神、哈索尔女神的浮雕像,精美无比。

菲莱神庙是唯一一座融埃及法老时代的建筑风格和希腊-罗马建筑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现已被转移到靠近阿吉基亚的小岛上。其他大的神庙分别重建在四个精心挑选的地点:罗马时代的卡拉布舍神庙、卡塔西亭和饰有反映非洲黑人生活浮雕的贝瓦里神庙现已耸立在高坝附近;达克卡神庙、马拉拉加神庙和瓦蒂塞布阿神庙被集中在瓦蒂塞布阿;建于公元前15世纪图特摩斯三世和阿美诺菲斯二世执政时期的努比亚地区最古老的神庙马达神庙群和彭努特小陵墓现移至阿马达;阿布·奥达祭台和普萨墓龛被送到阿布辛拜勒的尼罗河对岸。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这一重要区域有大量极具考古价值的宏伟古迹,包括阿布辛拜勒(Abu Simbel)的拉美西斯二世神庙(Temples of Ramses II)和菲莱(Philae)的伊希斯女神圣殿(Sanctuary of Isis)。这些古迹在19601980年间曾险遭尼罗河涨水毁坏,多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国际运动,最终才幸免于难。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女巫的子孙    下一篇 在树上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