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是中国石化直属的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综合性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创建于1956年。石科院以石油炼制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为主,注重油化结合,兼顾相关石油化工技术的研发。
中文名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成立时间
1956年
现有职工
1312人
院所性质
石油综合性科学技术研究开发

目录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科研队伍

石科院下设17个研究部门,拥有一支综合技术优势突出的科研队伍,目前职工总数为1312人,各类技术人员962人。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05人,高级技术人员454人;博士207人,硕士247人。

科研条件

拥有近千套中小型炼油和石油化工试验装置及各种化学分析仪器,涉及炼油工艺、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和添加剂以及油品应用研究等领域。

研究部门

石科院下设炼油工艺与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石油化工催化材料与反应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石油炼制技术研发中心、中国石化润滑油评定中心、中国石化水处理技术服务中心等机构。是全国石油产品标准化归口单位,是国家石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炼制分会的挂靠单位,是《石油学报》、《石油炼制与化工》和英文版的《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and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3个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单位。石科院下设研究生部和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化学工艺、应用化学专业博士学位、化学工艺、应用化学、工业催化和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的授予权。

石科院下设炼油工艺与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润滑油评定中心、水处理技术服务中心等机构;是全国石油产品标准化归口单位。

另外,国家石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炼制分会也挂靠在石科院;是《石油学报》、《石油炼制与化工》和英文版的《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and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3个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单位;是化学工艺、应用化学专业博士学位,以及化学工艺、应用化学、工业催化和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科研工作

研究领域

石科院以石油炼制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为主,注重油化结合,兼顾相关石油化工技术的研发。近年加强了在新型替代燃料和新能源领域的创新,正在向全方位的以炼油为主、油化结合的能源型研发机构转变。多年来,石科院在技术创新方面既重视与企业和设计单位的合作,注重市场拉动的作用,又十分重视开展导向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积累科学知识和工艺、工程经验,发挥知识创新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目前,石科院拥有从原油评价到各项炼油工艺技术及催化剂开发,直到石油产品研制和评价的全炼油厂成套技术的开发实力和研发优势。科研业务领域包括:清洁汽/煤/柴油生产技术、劣质和重质原油加工技术、油化结合技术、芳烃生产技术、石油产品生产技术、石油化学品生产技术、石油替代资源研究、炼化技术基础、计算机技术应用以及分析测试等配套技术共十个方面。

科研成果

经过49年的建设和发展,石科院已经成为科研力量雄厚、装备齐全,石油炼制、石油化工科研开发和技术咨询服务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开发机构。

建院至今,共获得部级以上奖励的科技成果773项,国家级奖励100项。其中国家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各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

截止到2004年底,累计申请国内专利1573项,获准授权901项;申请国外专利328件,获准授权123件。

3项专利获得了中国专利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颁发的中国专利金奖。

2004年,石科院获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及发明奖19项,申请中国专利235项,获授权191项,申请国外专利35件,获授权15件。近年来申请专利数量在全国科研院所中一直名列前茅。

产品和技术已出口欧美和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

从中国国情出发,以技术创新为目标,先后开发了一批具有国内外领先和先进水平的技术成果。在催化裂化技术领域,开发应用了以重质油为原料多产丙烯的催化裂解技术(DCC)、多产液化气和汽油的催化裂化技术(MGG和ARGG)、多产异构烯烃的催化裂化技术(MIO)、多产丙烯和乙烯的催化热裂解技术(CPP),全大庆减压渣油催化裂化工艺(VRFCC),焦化蜡油吸附转化DNCC催化裂化技术,以及CHV、LV抗钒裂化催化剂和RHZ、CHZ、Obit、Lanet系列等30多个品种催化裂化催化剂。在加氢技术领域,开发应用了中压加氢改质技术(MHUG)、中压加氢裂化技术(RMC),中间基原油生产HVI基础油技术,润滑油基础油临氢降凝和加氢处理技术,RL系列润滑油加氢处理催化剂,以及以RN、RS系列催化剂为代表的11个系列32个品种加氢精制、加氢改质、加氢处理、加氢裂化催化剂。

在芳烃生产技术方面,开发应用了半再生和连续重整系列催化剂,SKI系列异构化催化剂,以及抽提、苯烃化等一批催化剂和工艺技术。在重油深加工技术方面,开发应用了适合渣油深加工的焦化-催化裂化、溶剂脱沥青-催化裂化、缓和热转化-溶剂脱沥青、焦化蜡油加氢处理-催化裂化、溶剂脱沥青-加氢处理-催化裂化等组合工艺技术,以及石油针状焦生产技术等。在石油产品方面,开发出了多种牌号的中高档内燃机油、齿轮油、液压油、工业润滑油、金属加工工艺用油、润滑脂,国防、军工、航天所需的多种特种润滑油、脂及添加剂等;在计算机技术方面,有原油评价知识库、炼油工艺模拟软件、生产过程先进控制技术及炼油生产调度作业系统等。

开发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要求的清洁燃料生产技术,以及最大限度地增加轻质油收率、增产柴油的技术,为企业技术进步和降本增效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始终是石科院研究开发的重要目标。

近几年来,根据市场需求,石科院适时开发了多项企业急需的调整产品结构和提高产品质量的技术。

在增产柴油方面,开发了多产柴油的MLC-500、DMC-2裂化催化剂、ADC-971多产柴油助剂,多产柴油和液化气的催化裂化技术(MGD)、多产中间馏分油延迟焦化新工艺、兼顾多产柴油的高辛烷值裂化催化剂和柴油流动改进剂等;在提高产品质量方面,开发了低品质汽油催化改质技术、劣质柴油加氢改质提高十六烷值技术(RICH),以及提高大庆类原油催化裂化汽油辛烷值DOCP、DOCR、SDOP催化剂等。

此外,在高等级道路沥青/改性沥青生产技术、水处理剂及污水回用技术、聚烯烃催化剂、炼厂用化学品、油田化学品、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C5/C6异构化催化剂和工艺等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2004年,在重点项目研发方面,石科院成功开发了催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RSDS)、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异构降烯烃技术(RIDOS)、溶剂脱沥青-脱油沥青气化-脱沥青油加氢进催化组合工艺技术、炼油厂节水减排成套技术等项目。多产异构烷烃的催化裂化工艺(MIP)在石化企业得到大面积应用,PX吸附剂首次工业应用成功,己内酰胺成套技术开发中的关键技术通过鉴定,乙苯/苯乙烯技术在国内单套最大乙苯工业装置投产。全年通过技术鉴定或评议的项目43项,取得创新性技术成果的数量是近年来最多的一年。

科研合作

目前,石科院与国内60个炼油、石化大中型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同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百家公司建立了业务联系,与国际上30多个科研机构和学术组织保持着密切的交往。石科院将继续保持并发展与国内外石化企业和科研机构等的密切联系,秉承既有的开拓创新精神,开发出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努力建设“世界级以炼油为主、油化结合的能源型研究开发中心”。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梁甫吟    下一篇 保险合同客体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