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任弼时故居

任弼时故居位于汨罗市城南45公里的弼时镇唐家桥新屋里。1904年4月30日,任弼时诞生在这里,并在此读完小学,度过童年和少年时代。

目录

故居系砖木结构,为三进三间两偏屋,九个坍池,占地3800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37间,全部房屋为青瓦覆盖,三合土地面。属典型的清代江南院落民居。它坐东朝西,青砖落地,飞檐峭壁,背依山丘,门临池塘,院内古树参天,四周竹木林立,中堂门额下“望重龙门”、“光照壁水”两块御匾,昭示着这书香门第昔日的辉煌与荣耀。大门上方挂有邓小平1980年手书的“任弼时同志故居”黑底金字匾;前进两端为马头山墙,北、西、南三面砌有土坯围墙。围墙内,大门前有一圆池,水面约一亩。屋后有30亩山林,林中有任弼时母亲坟墓。

前进堂屋陈列任弼时仿铜石膏胸像,两边墙壁挂有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亲笔题词。毛泽东的题词是:“任弼时同志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二进中厅悬有赵朴初手书“浩气长存”巨匾。三进正厅设纪念室,挂有任弼时遗像,并陈列有任弼时逝世时机关、团体、学校敬献的花圈。北屋是任弼时家的住房,在任弼时父母的卧室里,陈列有床铺、书桌、大柜、茶桌、纺车、镜盆。在任弼时童年的卧室里,陈列有他用过的书桌、椅子和床铺。任弼时夫人陈琮英的卧室陈列有床铺、大柜、茶桌。火房、厨房、餐厅都陈列有各种炊具、用具。

南面堂屋于1988年拆除并改建为四间陈列室。其陈列室分6个部分:忧国忧民探求中国革命真理;反帝救亡领导革命青年运动;西征北上夺取长征胜利;坚持抗战宣传党的正确路线;竭尽心力参与党中央重大决策;骆驼精神在人民心中永放光芒。

社会荣誉

1956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将任弼时故居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正式批准对外开放;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居共保存文物146件。

“越过了沙漠,别忘了骆驼”。国家元首来了,党政军要人来了,海外朋友来了,千千万万敬仰任弼时同志的人来了,八方来宾在此凭吊前辈,告慰英灵。1989年4月27日,党和国家领导人王震、余秋里、廖汉生等参加了任弼时铜像(现已移至任弼时纪念馆)揭幕仪式。1991年3月15日,江泽民总书记等来故居参观。据不完全统计,从1978年开馆至今,参观者、凭吊者已超过200万人。

任弼时纪念馆

任弼时纪念馆位于汨罗市弼时镇107国道1578公里处,南距长沙30公里,北距岳阳90公里,距汨罗城区35公里,是湖南湘楚文化旅游线上的一个重要景点。

1998年3月1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批复,同意兴建任弼时纪念馆。喜讯传来,汨水欢歌,隐珠含笑。纪念馆的立项申报和建设,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关怀。批文下发后,由岳阳、汨罗两级市委主要领导任正副组长的湖南岳阳任弼时纪念馆筹备领导小组成立,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地全面铺开。

1998年9月30日,时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的文选德主持召开现场会,决定将馆址选定在弼时故居东侧的月形山上。2000年4月28日,任弼时纪念馆奠基典礼在月形山上隆重举行。自1999年8月开展总体规划设计招标后,筹委会请专家先后对5家设计单位的设计方案进行十几次认真评审、修改。2001年4月中旬,选定湖南大学建筑系设计的纪念馆总体规划、建筑单体方案和汨罗市设计院设计的施工建设方案。

自1998年起,筹委会文物征集人员沿着弼时同志的足迹跑遍全国各地,远涉俄罗斯,历经磨难,到2002年底,共征集珍贵文物700余件,名家书画作品400余件,领导题词200余件。

任弼时纪念馆占地面积达8万平方米,由展览区、纪念区、服务区、休闲区四大部分组成。纪念馆内1200平方米展区采用现代化陈展手段,展出了任弼时同志的实物和图片400余件;纪念区新建了任弼时铜像广场和雕塑广场;服务区新添了设施齐全的宾馆———隐居山庄和装饰豪华典雅的贵宾接待室;休闲区则配套了楼台亭榭。绿化面积达4万平方米,是一座融民族风格与现代韵律于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神传天外诗无草,春到人间笔有花”。蓝天映衬,朝阳沐浴,新建的任弼时纪念馆,树起共和国开国元勋的不朽丰碑,折射出不辞重负奋力前行的骆驼精神。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盛夏和她的未婚夫演    下一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