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拉加寺

拉加寺位于青海玛沁县东北部黄河北岸的拉加乡阿尼群贡(意为:大鹏展翅)山下,坐东向西,面临黄河,前有1986年建成的黄河大桥可通彼岸。距州府大武镇76公里。
中文名
拉加寺
外文名
ragya  monastery
教    派
藏传佛教格鲁派
语言
藏文

目录

拉加寺初名“扎西功德林”(吉祥广安寺),后改名“甘丹扎西炯尼”(具善吉祥源地),又称“嘉样寺”,是我省黄河沿岸最著名的格鲁派寺院。该寺由阿柔格西创建,系色拉寺属寺。

阿柔格西,名坚赞鄂色(1726一1803),阿柔部落人,17岁入藏,于色拉寺杰巴扎仓学经13年,后转入下密院苦学密宗,成为博通显密的一代名僧。受七世达赖指派回青海,于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建成拉加寺,并采用色拉寺杰巴扎仓教程,创办该寺显宗学院,亲自主持寺务24年,六世班禅大师曾授予他“额尔德尼墨尔根堪布”名号。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阿柔格西付权于香萨二世罗桑达吉嘉措(1759一1824)。自此,历辈香萨活佛成为拉加寺寺主。香萨系统至全国解放,共历五世,清光绪年间,清廷授“香萨班智达”名号。民国初年因赞共和,国民党政府又封为“普济法师”,是青海很有影响的活佛,在塔尔寺、德千寺、隆务寺等寺院中均建有其府邱。现寺藏有班禅大师和章嘉国师赐给香萨活佛的锦蟑。

规模

拉加寺在 1952年至1958年间有殿堂12座150间,昂欠、僧舍等1100间,全寺建筑占地700余亩,另外崔寺后右侧山坡上还建有班禅行宫1 座。1958年有大小活佛29人,僧官4人,经头4人,在职堪布 1人,寺僧1300多人。寺主为格西华者,大管家丹德尔,曾任同德县县长、海南州州长、省政协副主席等职。从1958年至 “文革”期间,该寺两次被毁,造成严重破坏。自1880年开放以来,经复修后又具规模,现有大小殿堂5座397间,昂欠8座 182间、转经房6间,僧舍124间,牛120头。信奉此寺的有海南州同德县河北乡、本县拉加乡、军功乡以及其他县的部分群众。现有僧侣396人,其中活佛有加哇(名青知尖措,现为县政协副主席)、加里(名安木却合,现住海南)、佐日、曼秀等,现任僧官旦增(亦名木群)。

大经堂“托桑林”

该寺设有总领全寺的大经堂“托桑林”,下分五院,即上下密修院、医明学院、时轮学院和旦正院。每年有正月初一日至十五日的祈愿法会、三月初三日至十五日的供养法会以及十月底的“五供节”等。属寺有本州久治县的隆格寺、甘德县的夏日乎寺以及海西州天峻县的阿汗达勒寺等。该寺历代多出高僧,而且多有著述传世。其中,西合佐桑热(系本州甘德县原阿什姜贡马部落人)的《历算概要》、香萨的《证理论》、《因理论释》以及《赛康哇全集》等在藏区颇有影响。该寺香萨拉让的印经院,曾藏有《甘珠尔》等木亥馒版5万余件。此外该寺原供释迦、弥勒佛像及金字《甘珠尔》等亦负盛名,惜皆焚毁。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安顺花    下一篇 拉加寺渡口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