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欧德宁
- 中文名
- 保罗·欧德宁
- 外文名
- Paul Otellini
- 国 籍
- 美国
- 出生地
- 美国旧金山
- 出生日期
- 1950年10月12日
- 逝世日期
- 2017年10月2日
- 毕业院校
- 旧金山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目录
1950年10月12日,欧德宁出生于美国旧金山的一个意大利裔家庭。从小,欧德宁便开始勤工俭学。上小学时,他曾做过报童,之后在初中和高中时又卖过服装和袜子。尽管上学时,欧德宁对化学和数学比较感兴趣,但他做工程的能力欠佳,直到今天,他也是英特尔公司第一位非工程师出生的CEO。
欧德宁的父亲大卫·欧德宁(David Otellini)是一名屠夫,他还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欧德宁的父亲希望的两个儿子今后都能走宗教这条路,将来成为神父。后来,欧德宁的哥哥果然如父亲所愿,选择了宗教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而欧德宁自己尽管上了耶稣会机构——旧金山大学,但临近毕业时他却突然对经济学和金融学产生了兴趣。1972年大学毕业之后,欧德宁在一家律师事务所短暂工作过一段时间。之后,他考进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哈斯商学院,学习金融和销售。
1974年7月在获得MBA学位之后,欧德宁加入了英特尔公司。当时,在硅谷的电脑技术行业,他有3个选择——仙童半导体公司(Fairchild)、AMD和英特尔。选择英特尔的原因是,尽管当时美国正处于经济萧条时期,招聘人才的企业不多,但英特尔却还是把不少招聘名额留给了刚毕业的大学生,而别的公司却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有所歧视。英特尔的这项招聘大学生的政策一直延续到了今天。此外,欧德宁发现,英特尔公司的员工非常友善,他们都很聪明,也很有朝气。欧德宁认为,英特尔公司的氛围和公司良好的发展前景对他来说很有吸引力。
加入英特尔之后,欧德宁被安排在了财务部门。除了帮公司编写一套成本系统软件之外,他还负责英特尔1971年推出的一款微处理器的财务以及营销工作。1980年,欧德宁与当时英特尔内存产品的最大客户IBM重新建立了战略性联系。他建议IBM在其个人电脑上使用英特尔的8008微处理器芯片,而不要使用摩托罗拉公司的68000芯片。在欧德宁的不懈努力下,IBM最终决定使用英特尔的芯片,这一决定性的成果使得在接下来的、486以及586系列电脑提供服务。
1987年,欧德宁被任命为外围零部件运营部门总经理,主要负责管理英特尔在加州佛尔松的新工厂。在这期间,欧德宁树立了其作为一个富有同情心、有责任感的领导的形象。在工厂有两个员工因私人原因自杀后,欧德宁表现出了其对这两名员工家属的关心和对死者的同情。在工厂的员工面前,他显得很悲伤,并带来了法律顾问与工厂的员工互动,这些令员工们很感动。甚至连时任英特尔总裁的安德鲁·格罗夫也承认对欧德宁所表现出来的“宁静的力量”印象深刻。
1998年,升任英特尔执行副总裁兼英特尔架构事业部总经理,后被提拔为英特尔运营集团副总裁。1989年,他被任命为英特尔总裁格罗夫的技术助理。在此期间,欧德宁让格罗夫充分认识了他的发展潜力,于是,格罗夫决定给欧德宁安排一个高级管理职位。
随着其职业生涯的发展,欧德宁不断得到提升。1990年,欧德宁转为负责英特尔微处理器产品集团。仅仅一年后,他被任命为英特尔公司专员(corporate officer)。1993年,他排除困难,主导了奔腾微处理器的推出,今天奔腾已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商标之一。在奔腾处理器推出后,欧德宁被任命为英特尔公司高级副总裁。1996年,又升为执行副总裁。1998年,欧德宁往英特尔公司核心管理层再迈进一步,成为了英特尔建筑集团的负责人,负责英特尔数十亿美元的微处理器部门,该部门业务占英特尔整个公司总业务的80%。自此,欧德宁开始负责英特尔所有与企业、手机和桌面计算有关的事业集团。
2002年,担任英特尔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入选英特尔董事会,成为了整个英特尔公司实际上的二把手。由于当时担任CEO的贝瑞特离退休只剩下3年的时间,欧德宁也就顺理成章地成最可能的接班人。
然而,当欧德宁就任公司总裁之后,英特尔进军电子和网络托管领域,将业务进行多元化的尝试却遭遇了失败。之后,欧德宁果断地带领英特尔向其硅微处理器主营业务靠拢。在发展主营业务上,欧德宁除了要求开发速度更快的芯片之外,还提出了开发低能耗多功能芯片的想法。此外,欧德宁还预见到未来的世界将是移动技术的世界。鉴于此,2003年英特尔推出了专门为笔记本电脑设计开发的芯片组——迅驰(Centrino),极大地提高了图形性能和无线网络连接技术。之后不久,英特尔又推出了奔腾M微处理器,这款处理器的能耗更低,电池使用寿命更长。这些很好地表现出了欧德宁对未来技术的高瞻远瞩。
2005年5月,欧德宁终于坐上了CEO的宝座,成为了英特尔公司历史上的第五任CEO。之后不久,欧德宁便公布了他主政期间的主要发展战略。在2006年初的一次消费电子展上,欧德宁在演讲中宣布,公司将远离格罗夫时代的发展轨迹:除了发展驱动个人电脑的微处理器外,英特尔还将进入多个不同的领域,包括消费电子、医疗卫生以及无线电通讯。也就是说,欧德宁不仅将重点发展微处理器,还有各种芯片和软件,然后将它们整合到“平台”里面去。为了宣传他们的新战略,英特尔还特地请了街舞品牌黑眼豆豆(Black Eyed Peas)来助兴。英特尔原来的“Intel Inside”品牌标识也被换掉,新的标识上有个漩涡形划线象征运动,口号是“超越未来”(Leap ahead)。
在对公司的经营效率和组织结构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之后,欧德宁立即采取行动对英特尔进行重组,将公司分成5个市场板块——数字家庭、企业计算、医疗卫生、移动计算和频道。他预计,重组之后,2007年英特尔可节省成本和经营费用20亿美元,此后每年可节省30亿美元左右的成本。成本的节省主要通过裁员来实现。1974年,英特尔仅有9000名员工,到2006年时,英特尔把其员工人数裁剪到了9.5万。除裁员之外,英特尔还新招聘了2万名左右的员工,这些人主要是软件开发人员、社会学人员、医生和人种学研究人员以协助公司开发新产品。2006年,英特尔推出的新产品数量达到其历史最高值。到2007年时,英特尔的员工总数为9.2万名,比2006年第二季度减少了1.05万名。刚开始时,被裁掉的人员大多集中在管理、营销和信息技术部门。然而,到2007年,裁员风暴开始波及到其它职能部门。
通过裁员,英特尔提高了制造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和设备利用率,并改进了产品设计方法和流程,同时也裁剪了冗员。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以前,英特尔公司在每个管理岗位上都安排了两个管理者,称之为“二合一”(two-in-a-box)结构。在很多情况下,都是由一名资深的管理者和一名年轻的管理者组成,他们共同在一个岗位上工作。这样,一旦资深的管理者退休或离开公司时,年轻的管理者就可以立即替补上去。尽管这一架构安排有它的好处,但欧德宁发现,这种“二合一”式的管理结构有时下面只管着一两个员工,也就是存在“将多兵少”的情况。
尽管也有人谴责欧德宁的裁员行为,但裁剪冗员无疑为英特尔在未来几十年成为一家更具效率的公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应对AMD的竞争,欧德宁开始着手公司向双核技术(在一片单晶硅处理器上有两个计算引擎)转型。2005年,在AMD率先发布双核芯片之后,英特尔也立即启动了其双核计划,同时启动3条生产线,分别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和服务器生产双核微处理器。
在开发双核微处理器上,英特尔的目标是延长便携式电脑的电池寿命,同时减少台式电脑的能耗。由于有部分运算速度较快的单核芯片存在散热问题,因此在开发双核处理器时,英特尔特别注意解决此问题。2006年7月,英特尔发布了5款安腾9000系列双核处理器新产品。与单核处理器相比,这些处理器每瓦特的性能提高了2.5倍。
欧德宁还希望在医疗卫生领域打造一个新平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请来了有15年内科执业经验的沈伯恩(Bern Shen)医生。沈伯恩将帮助英特尔开发数字健康技术。他将和人种学研究者一起监测人类衰老的重要迹象,或跟踪患有老年痴呆症的人的饮食习惯。尽管在当今世界上,预防性保健是一个发展缓慢的产业,但欧德宁认为,该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人们都不希望进医院,他们宁愿呆在家里。因此,人人都希望有一个好的身体,开心地生活着。而解决方案就是监测和预防疾病。
英特尔发展的另外一个重点是移动技术。英特尔希望所有的便携式设备都可以使用无线互联网。例如,今年初刚刚上市的Silverthorne处理器,这是一款低能耗、小尺寸的产品,有互联网接入功能,与英特尔的架构也完全兼容。这种用在卧室里的设备将大大扩展英特尔的潜在市场。全世界每天都有数十亿的人上网。就连迪斯尼CEO鲍勃·伊格尔(Bob Iger)也在考虑如何利用互联网拓展迪斯尼的观众群。欧德宁所设想的情形是,未来每个家庭卧室的电视都会连上互联网,毕竟当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看任何他们想看的东西时,为什么还要盯着电视网络呢?欧德宁设想的数字家庭模式让英特尔的合作伙伴——如索尼和飞利浦——兴奋不已。未来,将会有数百万个客户愿意掏钱购买英特尔的产品,如欢跃(Viiv)娱乐平台,欢跃将被放置在DVD播放机、游戏控制台或音乐播放器里。
欧德宁已经与苹果电脑和谷歌公司(Google)建立了合作关系。尽管与苹果电脑的合作已经造成了英特尔与它的两个长期合作伙伴——戴尔和微软——关系的紧张,但与苹果电脑的合作将迫使电脑厂商加快创新。2005年8月,英特尔宣布将舍弃其原有设计架构,转而开发低能耗的芯片。他们还表示出了对无线宽带的兴趣。谷歌也在寻求在加州建立免费的Wi-Fi点,这将有助于英特尔销售更多的迅驰笔记本电脑。此外,谷歌的高管还对英特尔支持的无线技术WiMax表示出了兴趣。
随着欧德宁因时制宜地调整英特尔的发展战略,英特尔的前景似乎一片光明。自欧德宁担任CEO之后,英特尔给了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英特尔公司的员工也找到了新的工作动力。欧德宁的目标是使英特尔成为一个更具灵活性、更加有效率的公司,同时使所有人的生活变得更为简单便捷。为了提倡平等主义,英特尔公司包括欧德宁在内的每个员工都有一个同样的工作台,没有人有一个单独的办公室。据说这种企业文化也是当初吸引欧德宁加入英特尔的原因之一。
2012年11月19日英特尔宣布,公司总裁兼CEO保罗·欧德宁(Paul Otellini)已决定在明年5月的公司年度股东大会上退休,届时将辞去公司管理职务和董事职位。欧德宁做出该决定后,英特尔董事会接下来将负责欧德宁的继任事宜,董事会将同时考虑内部和外部接班人选。
与此同时,英特尔还宣布,董事会已经批准晋升三位高管为执行副总裁,分别为软件业务主管雷内·詹姆斯(Renee James)、首席运营官兼全球制造业务主管布赖恩·科兹安尼克(Brian Krzanich)和CFO兼企业战略主管斯塔西·史密斯(Stacy Smith)。
英特尔董事会主席安迪·布莱恩特(Andy Bryant)称:“欧德宁是一位优秀的企业领袖,也是英特尔成立45年来的第五位CEO,他成功地带领公司经受住了各种困难和行业变迁的挑战。董事会对其为公司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在过去8年作为CEO的出色表现表示感谢。”
欧德宁称:“很荣幸能够领导这家全球最伟大的公司,我在公司工作了近40年,其中担任CEO职位8年,现在是离开、并将管理权交给新一代领导人的时刻。在未来6个月的过渡期间,我将继续与布莱恩特、董事会和公司管理团队合作,做好交接工作。离职后,我将转任公司管理层的顾问。”
欧德宁带领英特尔走向辉煌,他也为英特尔注入了更多的商业化信息,而非全部崇尚技术。欧德宁先生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领导者,他是英特尔首位非技术出身的高管,在他的带领下,英特尔成功转型,调整组织与成本结构;高K、3D三珊极晶体管并引导半导体创新;借着资本涉足安全、软件、移动通讯领域,并成功投资许多初创公司;并且在2010公布云计算战略,进军智能手机和平板市场。但,很遗憾的是,英特尔总能保持在PC领域的地位,却对于目前新兴的手机移动端发展无所适从,这点,我们从高通上就有一个很明显的对比。但是不管怎么说,我们应该感激他所带领的英特尔集团改变PC市场。
保罗·欧德宁曾六度访问中国:
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保罗·欧德宁于2005年6月14日访问中国北京,同时英特尔在华投资20周年纪念活动相继展开。
英特尔战略投资(全球)CEO峰会将于2005年6月14日-16日在北京举行,这是该会议首次在美国以外的地区召开,为此,欧德宁到北京介绍此次CEO峰会的相关情况和英特尔战略投资发展历史以及在中国投资的发展情况。
上任以后第二次造访中国的英特尔公司总裁、首席执行官保罗·欧德宁,出现在北京太平洋电脑广场。一向被媒体描述为“表情丰富”的欧德宁昨天穿着灰色的西服,打着深色领带,尽管天气寒冷,但是他始终保持着适度的微笑,还频频低头和国内各个PC厂商的高层耳语。
在欧德宁参观中关村之前,他已经和TCL集团副总裁杨伟强等国内PC企业高层进行了秘密会晤。欧德宁此前透露,英特尔企业里有一种偏执的基因。而他现在正是在用这种强悍而直接的方式,希望更多国内的PC厂商站在酷睿2双核处理器一边。也许,这是收回失地最好的方式。
2007年3月26日,出席发布会的保罗·欧德宁表示,大连半导体工厂仅仅是英特尔对中国所做出的最新承诺之一。英特尔之所以对中国做出如此数量的承诺,目的只有一个:英特尔与中国,芯心相印,日月可鉴。
欧德宁表示,英特尔在中国的目标是双重的,既要协助中国产业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为中国合作伙伴的发展提供需要的先进技术,成为它们“自主创新”的强有力支撑。并且,英特尔将付出更多方面的努力,为中国政府构建的社会经济和谐发展而作出奉献。
2007年11月2日,英特尔与海尔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以加强双方在产品创新方面的合作力度。英特尔和海尔均表示明年将在海外市场加强合作力度。据了解,海尔已经获得多个海外市场采购达千万级以上的订单。
此次战略合作备忘录显示英特尔和海尔未来将在以下三个领域进行密切合作:移动计算产品、移动互联网设备(MID)、通信设备和数字家庭领域的创新产品方面展开合作;其次,双方将特别关注实用技术在中国农村市场的普及;第三,双方还将继续针对学生和娱乐用电脑产品展开合作,同时加强新的电脑使用模式的开发。
英特尔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保罗·欧德宁与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英特尔公司销售与市场营销事业部副总裁兼中国大区总经理杨叙、海尔集团计算机本部本部长高以成等出席了本次签约仪式。
2008年10月28日晚,在京城的一个酒店,众多的媒体参与了一个盛大的招待会,而这个主题为“见证中国巨变 携手持续发展”招待会的主角则是于今天访华的英特尔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保罗·欧德宁先生。面对着媒体闪烁不断的闪光灯,欧德宁显得非常轻松,对于他来说,来到中国,是和中国政府官员一次圆满的交流,也是对大连晶圆工厂施工进度一次完美的视察。而在这个晚上,他向记者们透露了英特尔面对金融危机时的策略,以及英特尔对于在中国投资的有力承诺。
在谈及未来在中国的投资计划时,他表示,英特尔将会和中国继续着强有力idea合作,英特尔还会在十一五计划中关键的领域加以创新。
欧德宁先生最后表示,英特尔正在通过自己的技术愿景和实际行动帮助中国将梦想变成
现实,这对于6000名英特尔中国员工、对于英特尔、对于中国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2009年10月30日,北京——第六度访华的英特尔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保罗·欧德宁在京表示,他对全球经济持续回暖抱有信心。事实证明,在危机来临之际,英特尔“投资创新、投资未来”的战略是正确的——媒体见面会上,保罗·欧德宁还阐释了他对全球经济、科技创新趋势及中国市场未来的观点和判断。
欧德宁认为,中国市场将越来越重要。
“对于跨国企业来说,极具潜力的中国市场势必会越来越重要,中国现在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PC市场,未来几年一定会超过美国。因此,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将会对未来的IT趋势和发展方向产生日渐重要的影响。”欧德宁说。
“英特尔创业至今已41年,其间在中国的发展就将近25年。”——欧德宁这样强调:“明年,英特尔大连Fab68工厂将会投产,这也是迄今我们在中国最大的一笔投资。同时,我们还在不断加大对成都封装测试工厂的投入——目前,以北京为市场销售中心、以上海为研发创新中心、以大连为芯片制造中心、以成都为测试封装中心,英特尔正在持续加大在中国的投入。今后,我们还将不断发掘和创造新的合作发展机遇。”
2017年10月2日,英特尔公司公告称,公司前CEO保罗·欧德宁在睡梦中去世,享年66岁。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Pixel Buds 下一篇 十八届中央纪委八次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