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唐圭璋

唐圭璋(1901-1990),字季特,汉族,生于南京。终其一生,专治词学。1949年前曾任中央大学、金陵大学中文系教授。建国后历任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编著有《全宋词》、《全金元词》、《词话丛编》、《宋词鉴赏辞典》等,著有《宋词三百首笺注》、《南唐二主词汇笺》、《宋词四考》、《元人小令格律》、《词苑丛谈校注》、《宋词纪事》、《词学论丛》等。
中文名
唐圭璋
别    名
唐季特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南京
出生日期
1901年1月23日
逝世日期
1990年11月28日
职    业
教授、词学家、文学家
毕业院校
国立东南大学中文系
主要成就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 词籍整理 词学研究
代表作品
《全宋词》、《全金元词》、《宋词三百首笺注》《梦桐词》等

目录

唐圭璋唐圭璋

唐圭璋(1901-1990),男,汉族,中国当代

唐圭璋:1901-1990 ,字季特。汉族。南京人。词学家、文学家。

唐圭璋唐圭璋

民国11年(1922)春,考入国立东南大学中文系,师从词曲家吴梅,专攻词学。

民国17年毕业后,相继在南京第一女子中学、钟英中学和安徽中学任教。不久转入中央军校任教。

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迁徙成都、重庆,历任重庆中央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国立编译馆编纂。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南京,任金陵大学教授,南京通志馆编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唐圭璋先后任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教授。

1953年任南京师范学院(后改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兼任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中国词学会会长、《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编委,《词学》杂志主编、中华词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文联理事。曾当选为南京市文联副主席,江苏省政协第二、三、四届委员,南京市第四、五、六届人大代表。

唐圭璋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和词籍整理及词学研究工作。其中在词籍整理方面,通过词集汇编、辑佚、笺订,进行大量校注、考证等工作。

在词学理论研究方面,早期继承清代乾、嘉学派的补学传统与晚清词学的传统,注重材料,注重实证,从微观词学入手;后期继承清代常州词派的理论传统,去粗取精,积极扬弃,形成东南词学独有的特色。他治学严谨,学术功底扎实,被誉为词学界一代宗师。

1990年11月28日,唐圭璋逝世,享年89岁。有遗作20余部,共1000多万言。主要有《

1901年1月23日出生于南京驻防旗人家中,江宁驻防旗人。幼读私塾。

唐圭璋唐圭璋

1911年,12岁,辛亥革命中,全家服毒自杀,唐圭璋侥幸得存。13岁入南京立奇望街小学。校长陈荣之知其家境困难,一切免费,还负担他的一切费用。

三年后,南京全市小学毕业会考,唐圭璋名列第一,考入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不久,受校长仇埰悉心指导他阅读古典诗词和名作。陈、仇两位是他终生不忘的恩师。

毕业后,唐圭璋到六合西门平民小学任教两年。

1922年夏,考进国立东南大学中文系。那时系主任陈中凡注重国学,校内办有《国学小丛刊》,他最早撰写的一篇论文《诗三百篇的修辞》就是发表在这个丛刊上。

吴梅在东大开设的词学通论、曲学通论、词选、曲选、专家词、南北词简谱等多门课程,唐圭璋都选听;吴梅还带领学生建立了一个词社,名"潜社",唐圭璋就与同学王季思、段熙仲、张世禄等成为社中骨干。吴梅的学生很多,但最为出色的是任中敏(半塘)、唐圭璋和卢前(冀野)三大弟子,人称"吴门三杰"。由于任、卢专攻曲学,而词学唐圭璋独领风骚。

大学时期,唐圭璋汇辑了《纳兰容若词》,撰写成《宋词三百首笺》,吴梅为之作序,以后又为其《全宋词》、《词话丛编》等巨著作序。

1939年吴梅客死云南。当时唐圭璋虽飘泊成都,还是赶到云南为第三位恩师送行,并写下了沉哀入骨的《虞美人·悼瞿安师》和《吴先生哀词》。

唐圭璋在1928年大学毕业,先任教于江苏省第一女子中学,后转任中央军校国文教官,兼教历史。他30年代编辑的《全宋词》目录在全国各地分发后,引起了社会同人的热烈反响。他写的《宋六十家词跋尾》和《四十种词集跋尾》发表后,受到词学界一致好评。

1937年全书初稿完成,36岁的唐圭璋,大名已赫然载入《民国名人图鉴》。

唐圭璋唐圭璋

新中国成立后,他在东北师范大学任教。

1953年秋调回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讲授古典文学至1990年。辛勤耕耘七十载,呕心沥血育桃李。他长期讲授唐宋词选,也教元明清戏曲。他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就是与吴梅一样常携长笛一支,在堂上吟词唱曲,以加深学生对词曲意境的理解;他讲解柳永、苏轼、秦观的词作以及《牡丹亭》、《长生殿》等戏曲时,会情不自禁地用昆曲清唱其中精彩的篇章,使同学们获得一种优美、高雅的艺术享受。

唐圭璋对中学语文教学非常关心,不仅经常解答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而且还曾亲自为语文教师作辅导讲座。

比如1956年,全国文化界、教育界掀起了学习《毛主席诗词》的热潮。为了满足江苏中学教师的需求,唐圭璋专程到常州、无锡、镇江,为中学教师作专题讲座。

唐圭璋于1934年完成《词话丛编》初稿,吴梅为之作序,称"此书洵词林巨制,艺苑之功臣"。该书出版后,他仍然不断搜集。经过40多年的沧桑变迁,他一步一个脚印,终于1986年中华书局出版《词话丛编》(修订本)精装五大册,增补了25种,共计85种词话,近400万字,集历代词话之大成,为我国词学史上矗立了一座丰碑。

1986年10月,《宋代文学史》讨论会后,陈美林(右)与唐圭璋合照1986年10月,《宋代文学史》讨论会后,陈美林(右)与唐圭璋合照

1979年,中华书局又推出唐圭璋的《全金元词》。这部巨著最初定名《金元词汇》,30年代所辑原稿,60年代完成初稿,曾借给友人夏承焘,但在"文革"受遭抄家被烧毁。唐圭璋后又按存目重新辑录。

他因年迈体弱,辞掉了南京市人大代表、南京市文联副主席、省政协委员等社会职务,但仍兼任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中国韵文学会会长、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等职。

1990年,国家授予他"有特殊贡献的专家"称号。在不足8平方米的书房兼卧室梦桐斋里,堆满着各种版本的书籍。

1990年他以90高龄无疾而终,唐圭璋对中国词学事业有着前无古人的独特建树,又为培养词学人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主要著作

《全宋词》唐圭璋编纂《全宋词》唐圭璋编纂

主要有《

唐圭璋先生85岁寿诞时,王季思亲自来南京道贺,贺辞中写道:“白头相见各欢然。词山曲海浑闲事,乞与高风代代传。”(《鹧鸪天·小词敬祝圭璋学长兄八五华庆》)

他的弟子盛静霞颂词《定风波》开头云:“甲子绵延六五周,芬芳桃李遍神州。”

后学刘乃昌贺联称:“词府千年仰泰斗,教坛举世颂楷模。”

学子叶千华缅怀唐圭璋先师的挽词:“感念往昔,承爱教诲;谆谆告语,悠悠流水;默默耕耘,巍巍丰碑;不辞辛苦,无私劳累;勉励学子,润泽我辈。乐于助人,吾不禁临风而垂泪!”

这些充满深情厚意的词章,既表达了人们对唐圭璋道德文章的无限敬仰,也反映了他一生辛勤耕耘、培育人才的光辉业绩。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李芳柏    下一篇 陈运彰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