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斯本的圣哲罗姆派修道院和贝伦塔
- 中文名
- 里斯本的圣哲罗姆派修道院和贝伦塔
- 音 译
- 热罗尼莫斯修道院
- 地 址
- 葡萄牙牙斯本贝伦区
- 类 型
- 曼努埃尔式建筑
目录
里斯本的哲罗姆派修道院和贝伦塔(英文:Monastery of the Hieronymites and Belém Tower in Lisbon),位于
随着时间的流逝,贝伦塔经历了无数次的改造。其中19世纪,改造达到了顶峰:塔本身保留了中世纪的风格,只不过要窄得多,且有四个拱顶的房间;而堡垒经改建,更加现代化,包括在原来放置大炮的地方设置了匹配物。如今,随着新堡垒的建设,贝伦塔已经失去了它当初作为特茹河防护地的作用。
1496年,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祈求圣主允许他在河流附近里斯本的外围建立一个大的修道院,于1501年开始建造,前后共花费大约一个世纪。国王建造哲罗姆派修道院的目的是建造一个万神殿,将它当做阿维斯-贝亚家族的王室墓地。曼努埃尔一世及其后代都葬于这儿的大理石墓中。
修道院原本是献给圣女贝特勒赫姆的,这个事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王的决策。如今的哲罗姆派修道院其实就建设在已经存在的圣女贝特勒赫姆教堂的遗址之上,其建筑原料是采于当地阿胡达采石场、拉韦拉斯、里奥•塞科和泰尔塞纳中的石灰石。石块的巨大尺寸和建筑上精致入微的工作是许多建筑师呕心沥血的结果,如建筑师迪奥古•德•博伊泰克(1460-1528)、迪奥古•德•托拉尔瓦(1500-1566)等等,都在这个纪念物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19世纪,这个修道院几经改造,尽管没有影响到主结构,但是它却变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样子,比如圆屋顶的钟楼,住宅区的翼等等。现今该修道院成了考古博物馆,其中的教士会房屋是改造最大的地方。
约于1450年,Ermida do Restelo的圣哲罗姆派修道院为恩恩克建立,并建于同一地点。1497年,达伽马和其他船员在启程至印度前的那一夜曾在此祈祷。现时旧院已年久失修。新院由曼努埃尔一世(Manuel I,1515年-1520年)计划兴建,以纪念达伽马从印度有功而归。本来该修道院是用以供艾维兹王朝(House of Aviz)成员作举行葬礼之用,但后来亦演变为供将要离开的海员们作祈祷之用的教堂。
该修道院于1502年开始兴建,工程为期50年。它的建筑材料为当地出产的金色石灰岩,称为“pedra lioz”。修道院的兴建是由东方香料的5%税额支付,而胡椒、肉桂、丁香属于例外,收入会直接征收。以此得来的收入让建筑师有足够的预算保证成事。修道院的建筑需要数额不斐的资金,也就是指建造在巴塔利亚修道院[2]内的阿维兹神殿的工程得暂搁了。
该修道院的建造由迪奥戈•德•波伊塔卡(Diogo de Boitaca)负责,其具曼努埃尔式(Manueline)建筑风格(迪奥戈•德•波伊塔卡基本上就是该建筑风格的始创人)。迪奥戈•德•波伊塔卡会建教堂、修道院、圣器室(sacristy)及修道院食堂。继他以后的是西班牙人João de Castilho,他约于1517年接管该修道院的建筑工程。João de Castilho渐渐地把该修道院曼努埃尔式的建筑风格构思改为文艺复兴建筑风格。1520年,曼努埃尔一世死后,圣哲罗姆派修道院的建筑工程逐渐停滞不前。
南门是圣哲罗姆派修道院的一扇华丽的主要大门,由João de Castilho设计,一般认为这是João de Castilho一生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南门很大,它高达32米,宽达12米,延伸至两层楼高。它由很多山形墙(gable)和小尖塔(pinnacle)包围着,还有很多精细的雕塑。
南门上方的弧形顶饰(tympanum),其半浮雕显示了圣耶柔米(St. Jerome)一生的两个情景。左边的情景描述:圣耶柔米为一头狮子把刺从脚中拔出,狮子亦因而成了他最好的朋友。在右边的情景描述:圣耶柔米在沙漠中。中间的拱肩(spandrel)上有曼努埃尔一世的徽章。而码头壁龛中的剑大概在描绘航海家恩恩克。拱门饰、三角面与弧面部分无论哪哪都包含曼努埃尔的元素。
贝伦的圣母像立在拱门饰上的基座上,在它之上则立有圣米迦勒的塑像,而顶端有圣令十字(Cross of The Order)。大门和两旁的边缘充分装饰的大窗非常融合。
西门是歌德建筑风格与文艺复兴建筑风格之间过渡期的一个好例子,它是于1517年由Nicolau Chanterene建成。这工程大概是Nicolau Chanterene在葡萄牙的首个工作。其弧形顶饰描述了受胎告知、基督诞生及显现。门的两边均充满着很多雕像,在这些雕像中间的是曼努埃尔一世和其第二任妻子Maria of Aragón,呈跪下的姿态。他们的旁边为守护神圣热罗尼莫斯(St. Jeronimos)及圣若翰洗者。
支撑着西门的叠涩由一些小天使雕像作装饰。迪欧戈•伯伊塔克在单拱顶下用了五天建立三通道教堂的基础,一个明显的标志指稍微伸展交叉道至唱诗席。门厅的走廊和中殿高度大约相同,教会的墙和檐口一样长,隔边是开始建设的毗邻的修道院。
西班牙建筑师及雕刻家若昂•德•卡斯蒂略于1517年继续进行该工程。他完成了单墙、肋架拱顶(ribbed vault)和横跨教堂的19米宽窗花格。交叉甬道的横向拱顶有着缺少间壁和圆柱的大胆设计,伯伊塔客原本就有交叉甬道三隔间如此设计的计划。交叉甬道的未有支撑的拱顶让人感觉像飘在空中。
曼努埃尔一世及其妻Maria of Aragon之墓。他也设置六支文艺复兴风格的连贯八角柱,北方向着耳堂的柱有着圆形浮雕,大概是伯伊塔克或卡斯蒂略的肖像。
最后,这间晚期哥特式教堂大厅的兴建成为建筑杰作之一。这庞大建设扩展了实用空间。在一侧隧道的尽头和唱诗班席位的两侧在16世纪至17世纪期间立着Manueline圣坛。它们有金和绿色的雕刻装饰,其中一个圣坛立有赤红色釉瓷作成的圣耶柔米像。
贝伦塔(英语:Belem Tower,葡萄牙语:Torre de Belém),又有译为贝林塔、贝连塔,位于葡萄牙里斯本的贝伦区,是一座五层防御工事,用来防御位于贝伦区的港口,以及附近的圣哲罗姆派修道院。建于1515-1521年曼努埃尔一世(Manuel I)时期,世界文化遗产,里斯本的一个标志。矗立于特茹河北岸,是贝伦岸边两座名塔之一。此塔不仅是见证葡萄牙曾经辉煌的历史遗迹,也是里斯本最上游客镜头的一个风景点。
它是葡萄牙文艺复兴式代表性建筑,共有五层,外观雕刻装饰深受回教文化影响,曾作为灯塔看守进港船只。是为了纪念1515-1520葡萄牙航海时代而建,也是哥伦布航海出发点,外形像一座小古堡,2层是一个大平台,游客登上塔顶,眺望,吹着海风,可以想象几百年前航海家门出航的盛况,仿佛历史近在眼前,也许触碰过的某块大理石,上面还留有几百年前某位航海家的印记。
在贝伦塔的建筑风格上很容易看出弗朗西斯科•德•阿鲁达的作用,他大量使用了摩尔人和阿拉伯人的艺术元素,比如说岗亭顶端的胡椒粉盒形状的炮台。
为了显示出国王的声威,塔上装饰了许多曼努埃尔式的象征物,比如说厚的石绳环绕塔身,点缀石结、浑天仪或是耶稣十字和一些其他的动植物元素。其中一座石雕犀牛相当引人注目,它在岗亭的底座上,显示了葡萄牙航海家探索海外的功绩。
贝伦塔被分为两部分:塔身,内部有四个有拱顶的房间;壁垒,有着许多炮台。
壁垒:走过吊桥,穿过大门,就可以看到壁垒的内部。墙上共有16个炮位可以安装大炮以御敌。地板中间高,边缘低,这样有助于保护大炮,也可以快速的排干积水。在屋顶的中央有个哥特式的矩形天窗,用作壁垒的通风口,以便大炮开火的硝烟能快速散去。在壁垒的地板下面有一些储藏室,最大的一间可以从北面的楼梯到达。这些储藏室一开始被用来放补给品,后来变成地牢。在入口的右边有一座陡峭的楼梯通向壁垒顶部的平台。在多边形的平台的角上有六座岗亭,每座都有一扇瞭望窗和胡椒盒形状的屋顶。在平台的中央有一圈栏杆,围着下面的天井。在1580年开始的增建工程试图使贝伦塔有更多的空间容纳更多人,但这些增加的部分不久就被毁坏,贝伦塔回到了原先的样子。在栏杆的南面有一座胜利圣母像(Nossa Senhora do Bom Sucesso),也被称之为葡萄处女(Virgem das Uvas)。
塔的正面朝南,入口在壁垒平台上。塔的朝南面上有着极好的石雕。在第二层的阳台上有用花边装饰的楣和栏杆,在上面有一个巨大的曼努埃尔一世国王之盾(Royal Shield of King Manuel I)。这个用皇家符号和曼努埃尔式的元素装饰的正面,被16世纪的旅行者和水手称赞。沿右侧的楼梯走上去,就进入塔中的第一个房间,被称之为长官的房间。那里有个八角形开口的水箱,用来贮藏雨水。房间的顶是用石灰涂抹的。在东北角和西北角又通向岗亭的入口。左侧有一段螺旋梯,通向上层其他的房间。房间的名字可能来源于这是原来长官办公的地方。1521年,加斯帕•德•派瓦在这里办公,行使管理和审判的权利。沿螺旋梯向上可以到达第二个房间,被称之为国王的房间。这间房间通向南面的阳台,那里地板上有8个圆孔,可以让防守者往下扔石头和沸油。上面的第三间房间被称之为观众的房间。这有两扇大窗,它们之间有个壁炉。最上的一个房间被称之为小礼拜堂,有着扇形的拱状天花板,装饰着曼努埃尔式的象征物,这间房间总体来说相当朴素。
而建筑中最突出的特征——拜占庭式角楼上的段状屋顶,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作为国王特权的一个象征,这些装饰包含了所有的曼努埃尔时的象征物,有丝索在建筑物周围环绕,结束于精美的结。还有许多环组成的球、象征基督军事命令的十字架以及自然物体,比如说犀牛,它第一次出现在石头上是在欧洲。这一点为归纳面朝西的角楼具有的特点提供了基础,也是葡萄牙的建筑文化与其它民族文化融合的证据。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