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村
- 中文名称
- 古生村
- 行政区类别
- 村
- 所属地区
- 大理市湾桥镇
- 面 积
- 总耕地面积1220亩
- 人 口
- 1746人(2012)
- 著名景点
- 龙王庙湿地公园
目录
古生自然村属湾桥镇中庄村委会,西靠大丽路,东临洱海,下辖5个村民小组,2014年末总户数439户,总人口1746人,总耕地面积1220亩,设一个党支部,党员人数71人。村经济以优质米、烤烟、大蒜和常规蔬菜种植、外出务工为主,2014年末村经济总收入18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680元。
2014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大理市洱海边的古生村了解洱海生态保护情况,并走访村民李德昌家。总书记在古生走访时说:“这里环境整洁,又保持着古朴形态,记得住乡愁。”为全面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调研古生村指示精神,力争把古生村建成苍山脚下,洱海之滨,生态环保优先、白族传统文化浓郁、田园风光秀美,古生古色的幸福家园,让人“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典范,古生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激活农村群众自我管理“基因”,团结带领党员群众全身心投入美丽乡村建设。
2015年12月16日上午,大理骤然降温,迎着寒风细雨,记者来到了古生村。极目远眺,苍山若隐若现,洱海一片苍茫,岸边湖水清晰见底,水边湿地的树林已因冬季的到来而染上了红、黄色,一幢幢灰白相间、饰有精美文字图案的新房拔地而起。
村民李德昌,一个脸色黝黑的白族中年汉子。习近平总书记来古生村时曾走进他家,与他坐在一起拉家常。此后,李德昌也成了名人,“一年到头都有全国各地的游客来我家参观。”他高兴地对记者说。
古生村隶属于大理市湾桥镇中庄村委会,东临洱海、依湖而建,村内四处充溢着浓浓的乡土情。村中心建于明代的福海寺、凤鸣桥及清代的古戏台、龙王庙等文物古迹至今保存完好,古色古香,一派千年古村风貌。
统计数字表明,全村现辖5个村民小组,共439户、1746人,耕地面积1220亩,设有一个党支部,党员共71人。村经济以优质米、烟草、大蒜、蔬菜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2014年村经济总收入18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680元。
记者看到,村中心有一棵300多岁的古树,树旁的戏台已开始整修;树下,村民正以青石板铺路,开展村庄美化工程。
从村中心墙上的洱海保护网格化责任制分解表和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计划投入资金表,可以看出古生村付出的努力。为了打造美好家园、让子孙后代能记得住乡愁,村里在省、州、市、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洱海保护、百村整治、新农村建设、海西保护等工程的实施,抢抓机遇,按照建筑民族化、村容整洁化、产业生态化、管理民主化的标准整治,成效十分明显。在上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古生村保护建设目前已争取落实项目资金约3000万元。
村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对古生村村容村貌整治的主要项目有:对破损的村落污水管网进行修复,请电力、电信等部门帮助“三线入地”;铺设350米沙滩景观小道,实施了环海路两侧450米路沿石安装、湿地滩地改造提升及景观营造修复工程;实施1200米阳溪南岸古生村北路建设;启动了破损路面修复和村中心广场提升工程,对村广场、凤鸣桥附近人流车流量大而道路较窄的地段进行拓宽改造;开展了造林绿化工作,在入村路口种植冬樱花等400多株,在环海路新改建旅游公厕等。
在洱海保护方面,古生村更是不遗余力。为了建立长效保洁机制,村里加大保洁投入,聘请了7名保洁人员,有专人专车回收垃圾,建立了覆盖村内河道、主干道、滩地的定人、定时、定点保洁制度;实施古生村洱海保护网格化管理责任机制,强化村级组织和党员群众在洱海保护治理中的主体责任和义务,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无缝隙的监督管理模式,实现了洱海保护工作边界清晰、责任到人;实施入湖沟渠多塘系统沉淀池和拦污闸建设,四个沉淀池均已投入使用,运行正常,沟水清澈干净。
同时,对所有入湖沟渠进行彻底清淤,对洱海岸线和湖滨带定人定责全天候保洁,确保沟渠上游冲下来的垃圾不进村、不入湖。以环村林为界,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1200亩,严守耕地红线,保护田园风光。计划总投资189万元实施乡村绿化工程,现已到位资金148.5万元,完成了两条进村路、水龙路的绿化。
古生村还积极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积极宣传发动开展绿色生态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工作,向村民发放了倡议书439份,要求农户严格按照绿色产品操作规程来进行田间管理,全面推广使用精制有机肥344吨,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措施。
可以想见,待这些整治与美化工作全部完成时,古生村将以更加优美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