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萨大教堂广场
- 中文名
- 比萨大教堂广场
- 所属洲
- 欧洲
- 所属国
- 意大利
- 列入名录年份
- 1987年
目录
所属洲:欧洲
所属国:意大利
地点:比萨
列入名录年份:1987年
文化遗产:拥有洗礼堂的大教堂广场。包括“比萨斜塔”以及圣玛利亚大教堂、洗礼堂和墓地。
中世纪建筑艺术杰作。对11-14世纪的意大利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063年建造大教堂。
1171年开始建造洗礼堂。
1260年完成尼古拉·皮萨诺的布道坛。
1275年建成洗礼堂。
1302年用马赛克装饰半圆形教堂后殿的穹顶。
1990年关闭洗礼堂。
1992年加固洗礼堂基础部分。
在一片宽阔的草坪上,坐落着闻名于世的比萨中央教堂广场,这里纪念碑、堂成群,其中有四件中世纪时的建筑杰作,那就是大教堂、洗礼室、钟楼(即斜塔)和墓地。这些建筑对意大利11世纪到14世纪间的纪念艺术产生了极大影响。
比萨斜塔
建于1173年的比萨斜塔看似一座违背引力的建筑,因伽利略在此试验万有引力的物理定律而久负盛名。
如果塔是直立的,那很可能它的名声主要是限于艺术和建筑的史学家范围。但因建筑上的差错,塔的形象世人皆知。
斜塔高54.5米、铭文记载1174年动工建造斜塔,但因比萨日历较普通日期早一年,这样真正开工的年份应为1173年。最初的建筑师是邦纳诺·皮萨诺和因斯布鲁克城的威廉,但他们未能活着看到斜塔竣工——直至14世纪下半叶才有了钟楼。
一些人认为塔的倾斜是故意的,是大胆地展示建筑师的技艺。这种看法简直不能令人信服。
更可信的是:设计者知道将在欠硬的地上造塔,于是在他们的计划中,允许建造的地基可有一定的沉降幅度。看着今日的斜塔,体会攀登294级台阶时那种奇特的,把人拖往一侧而不知所措的感受,人们只能为斜塔依旧矗立的事实而感到惊奇。
年复一年,倾斜的角度和对其未来的担忧与日俱增。20世纪斜塔偏离垂线4.3米,现在是4.6米。最近有一大笔拨款,以寻找解决办法。
图样中斜塔是圆形的,包括钟楼共八层。中间六层四周围着精致的连拱柱廊。据认为很可能是受拜占庭风格或伊斯兰教的影响。
洗礼堂是一座圆形的大理石建筑,始建于12世纪中期,采用罗马式建筑风格。但后来的一些工程采用了哥特式风格。
布道坛(大教堂)可追溯到1260年,它上面的雕刻非凡绝伦,描绘了耶酥基督的一生。
这座墓地被猜想是在12世纪末或13世纪初,用从髑髅地装船运来的土堆建的。漂亮的哥特式的柱廊用湿壁画装饰。尽管画的主题是死亡的喜悦、地狱和最后判决,这个地方有一定宁静的吸引人的氛围。
为了纪念比萨城的守护神圣母玛丽亚, 1063年比萨人开始在城区东北角的广场上建筑这个具有所谓罗马-比萨风格(Romanesque - Pisa Style)的比萨大教堂(Duomo- the Cathedral)。
由雕塑家布斯凯托-皮萨诺(Bonanno Pisano)主持设计,另外还有一个圆形的洗礼堂和一个钟塔,构成一组建筑群,这也是意大利仿罗马建筑之典型。正如照片上所看到的:在这组建筑群中,洗礼堂位于主教堂前面,与教堂在同一中轴线上,钟塔在教堂的东南角,这两个圆形建筑在空间上的大小、矮高、远近搭配得当,显得与主教堂非常和谐。
教堂的外墙是用红白相间的大理石砌成,色彩庄重和谐;始建于1153年的洗礼堂是一座用大理石建造的圆形建筑,其大理石外墙墙面的装饰华美、一圈精致的尖拱券环绕着红色的中央大圆穹顶,再被周围的绿地所映衬,真是美不胜收;比萨斜塔更是广场上的宠儿,实事求是地说,到这里的大部分游客都是冲着斜塔来的。
比萨城的著名斜塔实际是比萨大教堂的钟楼,是大教堂、钟楼、洗礼堂和墓地所组成的宏伟的整体的一部分。虽然世界上还有一些也是长的东倒西歪的其他斜塔,但是应该承认,比萨斜塔的名气最大。
伊斯兰教的建筑风格这一问题饶有趣味。基督教教堂的独立钟楼,这一灵感是否来自穆斯林世界的光塔,谁也说不清楚。
斜塔是作为比萨城大教堂的钟楼而建。建造时间是在1063年比萨人打败撒拉森人的巴勒莫海战后100年。建筑风格系比萨罗马式。在其红白大理石相间的外部镶边,可以再度发现伊斯兰教的影响。斜塔底层的外围是拱廊。雅致的入口处正面层层敞开的拱廊,一层叠一层,升至挑篷。中殿和耳堂相交处上方造型美观的穹顶是后来添造的。
1654年科学家伽俐略诞生于比萨。
据说他用斜塔做了个实验,以证明不管物体的重量如何,从塔顶垂落的物体加速度是一样的。毫无疑问,伽利略证实了这一点。但是否他是从斜塔上做了这项实验,就说不太准了。不过,比萨斜塔也是一个可提供做引力实验的理想场所,尽管它本身就违反了引力。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