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中文名称
- 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地理位置
-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
- 气候类型
- 热带西南季风气候带
- 占地面积
- 79700公顷
- 建立时间
- 1993年
- 级 别
- 国家级
- 类 型
- 自然生态系统 自然遗迹类
- 保护对象
- 冷杉、杜鹃林等
目录
1981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云南省级自然保护区,
1994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设立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滇中高原西部与横断山脉南端相互交汇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其地理位置为东经90°57′-100°18′,北纬25°26′-26°00′。
苍山又名点苍山,古籍中另有玷苍山、熊苍山、大理山之称。苍山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地跨大理市、漾濞县、洱源县三县市,地理位置为东经99°55′-100°12′,北纬25°34′-26°00′。
洱海古代文献中曾称为叶榆泽、昆弥川、西洱河、西二河等,位于云南大理市区的西北,为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洱海北起洱源,长约42.58公里,东西最大宽度9.0公里,湖面面积256.5平方公里,平均湖深10米,最大湖深达20米。
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中亚热带西南季风气候带。年平均气温为15.5℃,全年有干湿季之别,年平均最高气温22.2℃,年平均最低气温10.2℃;全年降雨量为1000~1100毫米。苍山东坡气候属亚热带类型,苍山西坡属中亚热带类型。苍山山体高大,气候垂直分布明显,主峰终年积雪,从山麓至山顶具有亚热带、暖温带及寒温带三个垂直气候带,因而出现明显的植物垂直分布带谱。从洱海湖区至苍山顶峰,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植被和植物种类的变化极为明显,层次清晰,保存着许多从南亚热带过渡到高山冰漠带的各种植被类型。
苍山洱海地处中国最强大的一条径向构造带,即康藏“歹”字形构造褶皱带的东部边沿上,这是一条地壳西升东降的巨型深大断裂,洱海断裂是滇中高原和横断山区在本区的分界,地层在强烈的抬升过程中错断陷落,隆起地块形成苍山断块山地,陷落地块成为断陷盆地并积水成为洱海,是一个典型的内陆断陷盆地,主构造线为北北西向,南北长,东西窄。苍山南起下关,北至洱源县邓川镇,呈南北走向绵延45千米,东西宽约10千米。苍山连脊屏列19座山峰,最高峰马龙峰海拔高达4122米,与西坡漾濞河谷相对高差为2562米,与东坡大理盆地相对高差为2156米。
洱海位于苍山东麓,是云南第二大高原淡水湖。洱海流域地处澜沧江、金沙江和元江三大水系的分水岭地带,湖面积为250km²总容量为25.3×108m³,汇水面积为2565km²。水质无色无臭,属清洁级重碳酸盐钙镁型淡水湖泊,营养状况为中营养型。
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辖范围为苍山、洱海两大部分组成,地跨2县1市,苍山西坡为漾濞县,东坡为大理市,洱海北端为洱源县,南端为大理市。保护区总面积为7.97万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7000公顷,缓冲区面积38500公顷,实验区面积24200公顷。
东坡海拔2200米以上,南至西洱河北岸海拔2000米以上;西坡海拔2000米(由西洱河北岸合江口平坡村至金牛村)和2400米(由光明村至三厂局)以上;北至云弄峰余脉。规划面积约546公顷,占总面积的68%。
东起海东环湖公路,西沿湖岸线;南起洱海公园,北止洱海弥苴河三角洲(包括弥苴河段)。包括整个洱海湖面及部分滩涂,规划面积约251公顷,占总面积的32%。
①高原淡水湖泊水体湿地生态系统;②第四纪冰川遗迹高原淡水湖泊;③以苍山冷杉——杜鹃林为特色的高山垂直带植被及生态景观;④以大理弓鱼为主要成分的特殊鱼类区系。
第四纪古冰川遗迹
苍山地史上发生过第四纪冰川中最后一期的大理冰期,历史遗迹明显,对地质科学、古地理、古气候等研究具有很大价值。不同动植物区在这一地区进退交错,混杂显著,为横断山脉地区的典型代表。
以苍山冷杉为特色的山地植被及珍稀动植物苍山是云南植物王国中植物资源富集的宝库之一,植被垂直分布明显,从山脚到山顶具备暖性、微凉性到高山寒温性的各类型植被,地处世界高山植物区系最丰富的区域。从19世纪起,中外科学家对此进行过大量采集。以苍山冷杉组成的山地暗针叶林,基本保持着原始形状。树线以上,还有苍山特有种组成的高山杜鹃灌丛,西坡保存有一定面积的常绿阔叶林及珍稀的小果垂枝柏林。山地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国家保护的水青树、云南梧桐、蓝果杜鹃、延龄草等14种,还有中国仅苍山特有的植物如龙女花、苍山杜鹃、大理独花报春、高河菜、美报春等数十种。国家保护动物猕猴、水獭、血雉、红腹角雉等14种。
洱海有各种鱼类,水鸟、虾、螺蛳、蚌、水獭、菱角、芦苇、海菜等等。鱼类有鲤鱼、弓鱼、油鱼、鳔鱼、小白鱼、鲫鱼、草鱼、青鱼。其中弓鱼被誉为鱼魁。
洱海正在由贫中营养状态向富营养化过渡,主要污染物有总悬浮物、耗氧物质、氮、磷、挥发性酸、硫化物等;年均水温16.9℃;原有土着鱼类20种,外来11种,从鱼类优势种群的变化情况看,从50年代至今,大致经历了3次演替过程,50年代,鱼类区系组成保持土着鱼类结构特点,以大理裂腹鱼、大理鲤、祀麓鲤、大眼鲤、再海四须鲃、油四须鲃等为主,年捕捞量750~1500t,70年代末,鱼类优势种群变成克氏吻瑕虎鱼、麦穗鱼、史氏黄坳和兴凯刺鳑鮍,80年代,鱼类优势种变成鲫鱼,其产量占洱海总渔获量的70%左右,土着鱼类产量急剧减。
以黑藻为特色的水生植被,特有鱼类和水禽栖息地洱海水生植物种类极多,共有61种,尤以黑藻分布最广,数量最大,分布水深2--10.5米,总盖度达50%至95%。对水体污染最敏感的水生植物能在湖中大量繁殖。洱海有土著鱼类16种,其中特有的经济鱼类有弓鱼、裂腹鱼、四须鱼巴和5种鲤鱼,共同组成特殊的鱼类区系。广阔的水域是水禽南来北往的汇聚地,棕头欧、灰雁、麻鸭及多种候鸟、旅鸟等共计50多种,常栖于湖中。
历史名城及名胜古迹
苍山、洱海优越的自然条件,造就大理悠久的文化历史,1982年国务院把大理市列为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及44个旅游风景区之一,有众多的文物,素有西南边疆的“文献名邦”之称。
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保护区生态定位观测站和物种、生境的生物资源数据库,开展生物多样性的调查和编目,弄清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范围和现有种群数量,突出重点,明确优先保护对象及区域。建立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加强保护区生态监测。将所保护的物种、生境、生态系统和景观的状况等各种有关基础数据、图片等输入微机工作站,建立动态数据库,数据处理后模型动态显示。通过这一系统建设,使保护区管理人员可以比较准确地了解生态系统和动植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发展趋势和动态变化,群落分布及群落彼此间的相互关系,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决策信息,实现保护区的动态管理。
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变被动保护为积极保护。除加强对苍洱自然保护区内划定的核心区和缓冲区进行严格保护外,积极开展各项工作,把大量野生、珍稀濒危物种移栽到风景名胜区中,更能有效地保存植物种质资源,实行就地和迁地保护相结合。开展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宣传教育,增强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争取公众参与和管理。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当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传统经济向现代生态建设的转移。建立良性循环环境大生态系统在传统经济的基础上推广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等,走生态经济发展的道路。改善生态环境,建立经济开发中的生态补偿机制,达到开发与保护并重,保证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实现。
苍山共有雄峙嵯峨的十九峰,山顶上终年积雪,被称为“炎天赤日雪不容”。每两座山峰之间都有一条溪水,由上而下,顺东流淌一直注入洱海。这就是著名的十八溪,溪序为:霞移、万花、阳溪、茫涌、锦溪、灵泉、白石、双鸳、隐仙、梅溪、桃溪、中溪、绿玉、龙溪、清碧、莫残、阳南。这十九峰十八溪构成了苍山独特而多姿的景观。还有众多的人文景观,比如著名的崇圣寺三塔、佛图塔、无为寺、桃溪中和寺、七龙女池、洗马潭、双龙潭、黄龙潭、感通寺等。[3]
洱海素以“高原明珠”著称。呈狭长形,从空中往下看,洱海宛如一轮新月,静静的依卧在苍山和大理坝子之间。湖内有“三岛”、“四洲”、“五湖”、“九曲”之胜。三岛:金梭岛、赤文岛、天儿岛;四洲:青莎鼻、大贯础、鸳鸯、马帘;五湖是:南塘湖、北塘湖、联株湖、龙湖、波洲湖;九曲是:莲花曲、大激曲、皤肌曲、凤翼曲、萝肘曲、牛角曲、波垠曲、高岩曲。洱海还有许多美丽的海湾,其中较大的有海东湾、挖色湾、康榔湾、双榔湾。尤以海中"三岛最为绮丽。[6]
①保护区的建立,有效地保护苍山——高山垂直带生态系统和洱海——高原湖泊生态系统,防止和降低人类活动造成的损害;②有效地保护和管理苍山洱海地区的生物多样性;③提高苍山洱海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质量和人们的生活质量;④有效地保护和管理保护区内的生物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湿地资源、景观资源和自然遗迹。
①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大理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步骤,有助于区域民族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②保护区的建立对于维护本地区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③旅游业和生物资源产业化开发是大理的支柱产业,其基础是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建立苍山洱海自然保护区,为两大支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④苍山洱海自然保护区地处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上游。保护区的有效保护管理直接关系到流域水资源的质量,影响到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综合开发,因而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