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汊河镇

汊河镇位于皖东东南部,毗邻江苏省南京市,与南京江北新市区、南京高新区相连,滁河、清流河、来河在此交汇,故得名为汊河。104国道穿境而过,宁洛、宁淮、宁连高速公路傍境而过,距南京长江大桥15公里,南京地铁3号线和过江隧道江北连接口距汊河仅6公里,南京602、610路公交车直达汊河桥头,处于南京1小时经济圈核心层,是皖东对接南京的桥头堡。这里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水网密布,经济活跃,人民生活富裕。

目录

汊河镇汊河镇
汊河镇位于皖东东南部,毗邻江苏省南京市,与南京江北新市区、南京高新区相连,滁河、清流河、来河在此交汇,故得名为汊河。104国道穿境而过,宁洛、宁淮、宁连高速公路傍境而过,距南京长江大桥15公里,南京地铁3号线和过江隧道江北连接口距汊河仅6公里,南京602、610路公交车直达汊河桥头,处于南京1小时经济圈核心层,是皖东对接南京的桥头堡。这里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水网密布,经济活跃,人民生活富裕。全镇辖14个村,3个街道居委会,总面积120平方公里,耕地6.25万亩,人口4.6万人,流动人口4.1万人。汊河镇是全国重点镇、全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镇、安徽省生态镇、安徽省最佳旅游乡镇、安徽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镇、全省扩权强镇试点镇、滁州市平安乡镇、来安县金融生态信用镇。

地理环境

区域位置区域位置
汊河镇位于新安镇东南部37公里,苏皖两省交界处,属南京一小时都市圈。104国道贯穿全境,距南京长江大桥15公里、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京沪铁路货物中转站8公里、沪宁洛高速公路来安出口处和宁淮高速公路浦口出口处4公里、南京禄口国际机场48公里、南京新生圩港30公里,滁河、来河、清流河在此交汇,直达长江,汊河港和规划中的汊河文山码头常年通航,单船最大通航能力可达600吨,南京602路公交车直达汊河码头。新区所在地的汊河镇,是安徽省委、省政府实施东向发展战略重点扶持的三大集镇之一。

汊河镇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雨热同季,日照多,湿度大,无霜期较长,季风气候显著,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湿润与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4.9℃,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27.7℃,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1.2℃,年平均降水975毫米。全镇总的地形为北部略高于南部,东北部为丘陵地形,西南部为圩区,新华圩、董青圩、江青圩、哈达圩四圩相连。汊河境内森林覆盖率较高,主要植被是落叶阔叶树,有刺槐、杨树、香樟、桂花和银杏等。

汊河镇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雨热同季,日照多,湿度大,无霜期较长,季风气候显著,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湿润与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4.9℃,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27.7℃,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1.2℃,年平均降水975毫米。全镇总的地形为北部略高于南部,东北部为丘陵地形,西南部为圩区,新华圩、董青圩、江青圩、哈达圩四圩相连。汊河境内森林覆盖率较高,主要植被是落叶阔叶树,有刺槐、杨树、香樟、桂花和银杏等。 

行政区划

汊河镇汊河镇
汊河镇隶属于来安县,位于皖东东南部,因滁河、清流河、来河在此交汇,故得名为汊河。边界长度26公里,毗邻南京市六合区葛塘街道办事处、浦口区永宁镇,总面积120平方公里,辖14个村、3个居委会,常住人口4.6万人、流动人口4.1万人。

交通优势

交通情况交通情况
104国道自北向南贯穿汊河镇,境内国道长7.5公里,1997年修建至徐郢沙石路6.5公里;2001年修建汊河村马庄沙石路2公里;1990年修建104国道至坝东沙石路6公里;1992年修建黄牌至延塘沙石路7.5公里;2003年修建104国道至董青沙石路4公里;1996年修建范郢沙石路4公里;2000年个修建黄牌至程集沙石路6公里;2005年“村村通”工程新建唐西水泥路6公里。

经济发展

城镇建设城镇建设
2016年,全镇财政收入完成1.43亿元,其中地税完成1.03亿元,同比增长19.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6亿元,同比增长12.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亿元,同比增长33.3%;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856万元,同比增长13.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398元,同比增长10.1%。

近年来,汊河镇按照市委新滁城“131”组团副中心的战略部署,抢抓南京江北新区发展机遇,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步伐,奋力打造魅力新市镇。2015年1-10月,全镇实现生产总值46.03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2.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4.08亿元,财政收入完成4.99亿元。

产城融合发展,建设特色化城镇

汊河镇依托安徽东向发展的东大门、紧邻南京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积极谋划融入长三角经济圈。以“产城一体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加速经济腾飞。

(一)打造创业平台,加速企业发展升级。以省级汊河经济开发区和镇工业集中区建设为载体,构建创业平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区内“七通一平”,即:道路、供水、供电、排水、电信、天燃气、有线电视通畅和场地平整,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硬件设施。同时优化投资创业软环境,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领导干部深入企业帮扶、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向企业的信贷投入、盘活闲置资产、发布招工信息等一系列措施,完善要素保障,营造良好的亲商安商环境,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土地、用工等难题,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升级。

(二)以轨道交通装备为龙头,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汊河镇以“轨道车辆配件”为特色产业成功入选安徽省首批产业集群专业镇建设示范点,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之一。强化招商平台,突出产业招商,目前,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累计入驻企业72家,其中轨道装备制造企业41家,汽车装备制造企业31家。集群产业发展为也为农民转移就业提供了大量岗位,实现了就业、招工双向联动。

(三)以商贸物流为主导产业,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南京湾商贸物流总部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600亿元,可容纳约10万家全球品牌企业进场经营,是继乐从、古镇、义乌之后,影响全球的国际商品交易集散中心、物流中心、会展中心、信息中心、采购中心、研发中心。该项目将被打造成中国最大的“商谷”。金太阳装饰城总投资13亿元、占地1500亩,是华东地区最具特色的集展示、加工、仓储、批发、配送为一体的商贸物流园区,于2011年9月份被住建部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授予“苏皖装饰建材批发总部基地”称号。目前,装饰城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展示区、仓储区、加工区面积合计71万平方米,入驻商户589户。汊河将进一步强化商贸物流产业园中转集散、交易平台的功能,辐射整个华东地区乃至全国,快速融入长三角经济圈。

农业种植农业种植
(四)以旅游餐饮为特色,打造边界消费新靓点。发挥乡村旅游景点优势,将休闲旅游与特色餐饮文化紧密结合,重点打造小李庄、景华、金斗生态园的休闲观光、度假垂钓、农村体验、农业采摘等特色休闲旅游项目,带动产业发展。着力打造“汊河风味美食街”,引进特色餐饮企业87家,推广带动汊河牛肉、蟹黄汤包、鱼圆、方糕等地方特色美食的宣传营销,吸引南京等大批周边游客,打造边界消费新靓点。目前全镇拥有3A级旅游景区1个,星级旅游餐馆4家,三星级旅游饭店1家,五星级农家乐2家。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冯永    下一篇 拉美经济体系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