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班村遗址

班村遗址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南村乡班村北,总面积4万平方米。该遗址北面黄河,西临涧河,海拔230米。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始于1992年,1999年田野发掘工作结束。发现有裴李岗期文化、仰韶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战国、宋金元时期的遗迹和遗物。为适应多学科研究的需要,在发掘过程中,广泛采用了筛选和水选的方法,对出土遗物进行全面收集。通过文化期和自然气候期的对比研究,在促进分析测试样品采集的科学化和环境气候研究的细化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中文名称
班村遗址
地理位置
河南省三门峡市
总面积
4万平方米
海    拔
230米

目录

简介

该期文化遗迹有房基和灰坑。房基均为浅地穴式,平面形状多为近圆形和圆角长方形,房内面积7-12平方米。灰坑的平面形状以圆形和椭圆形居多,剖面形状多为平底筒状和圜底锅状。

出土文物

出土陶器的主要器形有双把筒形罐、夹砂钵、泥质钵、三足钵、瓢等。石器的器形简单,主要有磨制的锯齿刃石镰、石铲,打制的铲、网坠等。

意义

班村遗址裴李岗期文化遗存出土的双把筒形罐、夹砂钵、三足钵、锯齿刃石镰等,在新郑裴李岗、长葛石固、舞阳贾湖等遗址裴李岗期文化遗存中,都可以看到相同或相似的器形。这表明它们的时代应大致相当。但班村遗址该期文化的陶器中,双把罐和夹砂钵是数量最多的器形,陶器器表多见饰竖向和交错细绳纹的作风。这表明班村遗址裴李岗期文化遗存又具有独自的特点,并与老官台文化也有一定联系。班村遗址裴李岗文化遗存的发现对该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仰韶文化遗存

仰韶文化遗存是班村遗址发现的主要内容。发现的遗迹有房基、灰坑、壕沟和墓葬等。属于该期的人工制品遗物主要有陶、石、骨、角、蚌等类。

班村遗址仰韶文化遗存与渑池仰韶村、陕县庙底沟、夏县西阴村、垣曲古城东关等遗址同期文化遗存的面貌大体相同。所获资料丰富,为进一步深入认识豫陕晋三省交界地区仰韶时代考古文化的演变过程,提供了重要依据。另外,班村遗址仰韶文化时期的聚落布局大体完整,墓地的发现在本地区同期文化中尚属首次。这为研究所在地区仰韶文化时期聚落形态和社会组织形态的演变,都提供了重要资料。

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存

属于该期的遗迹包括房基、灰坑和陶窑等。在H612中发现四个个体的人骨,其中甲号人骨保存较完整,但肢骨有被折断和钝器击伤的痕迹,体态呈挣扎状,乙号人骨上身较完整,下肢骨零乱。这座灰坑位于遗址最西侧,距同期文化的居住区有一定距离,坑内乱葬的人骨有被肢解和击伤的迹象,应属非正常死亡,可能与杀人牲祭祀的活动有关。该灰坑人骨DNA标本已委托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进行鉴定。出土的人工制品遗物有陶、石、骨、角、蚌等类。另外,在一些袋状灰坑中出土大量碳化小米。

班村遗址庙底沟二器文化遗存的面貌,与陕县庙底沟、渑池仰韶村、芮城西王村、垣曲古城东关、华阴横阵村等遗址同期文化基本相同。

班村遗址综合研究中的第四纪地质工作

由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周昆叔研究员主持。

研究内容包括:

1、班村遗址堆积与该区全新世地层的关系。

2、班村遗址与该区全新世古环境的恢复。

研究手段包括:孢粉分析;碳14测年;粘土矿物分析(X光衍射和红外光谱);碎屑矿物分析;颗粒分析;地球化学分析;磁化率测定;穆斯堡尔谱分析;硅酸体分析;土壤微形态和土壤地理研究;土壤侵蚀分析;微体古生物分析。

班村遗址综合研究中的地貌学研究

概况

由北京师范大学李容全教授主持。

研究目标:

1、班村遗址及其附近地区环境考古综合断面结构与特征。

2、本地区古代人类土地利用类型及其规律。

3、决定古代人类居址稳定的沟口迁移速率及黄河侧移速率。

4、古地震对古居址的影响(含古地震现象与特征)。

5、宇宙降尘(或熔融石)与遗址年代关系预期成果。

在研究路线方面,除在采取点(遗址附近)面(研究区域)结合以及详细路线调查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航空像片和彩红外像片进行制图以外,拟采取:

1、在确定古代人类农用地面标志的前提下,找出古代人类农用土地的分布规律;

2、沿平面方向对遗址附近高、低河漫滩进行高密度和高分辨律的年代学样品采集;

3、对遗址区附近古代地面进行高密度和高分辨率的岩矿样品、 非沉积构造的显微构造样品采集;

4、对泉华点的沉积学与沉积地球化学研究等。

研究工作从1992年开始,目前野外调查和取样工作已基本结束,正在进行实验分析研究。通过几年的工作,对班村遗址地貌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班村遗址附近的地貌条件

班村遗址位于黄河三门峡峡谷分界线附近的河谷型山

间盆地内。从盆地周围流向盆地并注入黄河的河流有5条,南部2条,北部3条。南部两条河流,在西的为涧河,为常年河流,从涧口以上为峡谷,以下为辫状河道占据的宽阔谷地。在东的为下涧河,在洋湖村西注入黄河。北部(黄河北岸)3条河流在西者为板涧河,东者叫兖河,居中者为亳清河。班村-古城河谷型山间盆地是在继承原垣曲古盆地的基础上于第四纪发育形成的侵蚀-构造盆地。盆地西和北两面是海拔500米以上的低山,南面谷地宽阔,山体低矮,为海拔350米左右的丘陵,坡地相对和缓。结合水源特征很自然地使古代人类去选择盆地和宽阔谷地作为他们居住生息的集聚场所,从盆地周围获取猎物果实和燃料;从盆地和谷地耕取食物等等。

盆地内的河流堆积地形

盆地内河流堆积地形,以黄河塑造的为主,包括高出黄河旱季河水面5米的河漫滩,8米的高漫滩,和5级河流阶地。其次为涧河的2米高的和漫滩和9米高的1级阶地。黄河1级阶地分布东滩和西滩,其前缘高出黄河旱季水面10-12米,阶地类型为基座型,洋湖西为侵蚀型。根据涧河1级阶碳14测年数据,它的形成时间略早于5315+90aBP。2级阶地前缘拔河25-26米,形成时间16790+225aBP以近,根据渭河与黄河区域数据大致在职10875+155a.B.P前后。班村遗址就坐落在2级阶面上。该阶地根据区域资料推测为堆积型气候阶地。3级阶地见于神道沟和寨里,前缘高出河水面64米左右。从寨里阶地剖面结构类型看,为基座型阶地,其基座由早第三纪组成,故推断它形成于中更新世中晚期。4级阶地在陵上村南,和回家沟之北,其前缘高出河面料95-100米,也属基座类型,基座也是由早第三纪沉积层构成。在陵上村南面级阶地略南为5级阶地,前缘高出河面135米左右,同样是基座类型的河流阶地,基座构成同为早第三系地层,根据用河漫滩沉积层的厚度代表当时最大的洪水深度,则在1级阶地时期黄河洪水深度约为13-14米(从今黄河西计算)或略多一些。若以涧河南1级阶地后缘高度与黄河班村-南2级阶地面的高差作为5315aB.P.略前的古代人类生活地面到洪水面的高度,其值为11-12米。证明古代人类聚居地选择时,已有意地避开洪水的直接威胁。

古代人类对聚居地的选择

古代人类选择班村,选择原则或为何选择班村而居,的确不易简单回答。不过,班村周围的环境条件是我们探索这个问题的主要线索。

从居址现在所在位置看,它是坐落在黄河2级阶地前缘部分,西部濒临涧河。黄河目前正在冲刷着遗址北侧的前缘陡坎,蚕食2级阶地,使阶地砾石层局部残留于现今黄河水道之中,残留砾石层略高于黄河旱季水面,成为砾石质心滩,该心滩南侧为深潭,意味着蚕蚀冲刷过程仍在继续。因此,古代班村人居住时期2级阶地地面前缘比今日更向北,当时居住场地比现今遗存的要更向北一些,并且居址北缘与阶地前缘之间应当有一定的距离,即当时的阶地面要比今日宽阔得多。

从居室建筑材料及工具材料选取条件看,涧河滩地各种砾石储量很大,距遗址最近,水平距离不大于百米,又易开采。所以,石料可以就地取得。至于所需土料,直接取自于阶地上部的黄土状堆积层,更易取得。遗址建设,在当时可以说是就地取材的。

就水源条件来讲,遗址附近也是很优越的。西边涧河,北边黄河。涧河谷地潜水丰富,平水与枯水期水流清澈可供饮用。

地貌过程对遗址的影响

遗址附近的地貌过程主要是河流的冲刷作用。研究表明在5315aBP略前的时间前后遗址处2级阶地前缘比现今的前缘要相北约300米。造成黄河摆动引起侧向侵蚀的原因,主要是板涧河和涧河的作用。黄河在板涧河口附近向东流去,但板涧河在河口附近由西北向东南流,势必在同时出现洪水时板涧河挑动黄河水道向南流,出现向陵上村方向侵蚀。若雨区使涧河和板涧河出现洪水,而黄河不行洪时则板涧河河口堆积体和涧河河口堆积体犹如丁坝一样对黄河起挑水作用,使黄河曲流发育,曲流位置不断调整。当曲流作用的凹岸位于遗址位置时,遗址就会受到侵蚀破坏。

古人类及动物遗骸研究

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祁国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袁靖主持。

人类遗物

(1)对人类骨骼进行性别、年龄的鉴定,了解遗址居民的性别结构、各类年龄死亡比例、平均寿命、人口总数以及人口增长律等。

(2)对人类头骨、下颌骨及头后各类骨骼进行传统方法的观测和比较,运用计算机进行多元分析,了解遗址居民的体质特征和确定其种系类型和种系纯度。

(3)观察人类各类骨骼病变,了解遗址居民的健康状况。

(4)对人类骨骼进行多种化学元素的分析,探讨遗址居民的食物结构和元素含量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5)将以上各项观察结果与周围以及附近地区同期人骨进行比较,以了解其自身体质及所受环境影响的异同。

动物骨骼研究

研究目的是探讨当时人的行为,即在搞清楚当时人是如何利用动物的,又是如何废弃动物骨骼的基础上,分析其原因。

早期人类的饮食应该是来源于当地的直接资源,了解兽骨的类型有助于确定古人曾利用过何种动物。而且我们对遗址及其环境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建筑在对兽 的分析研究上。

在遗址发掘过程中,动物骨骼是按地层、单位采集的,并对遗址的堆积全部进行了筛选,以求尽可能比例尺部收集当时遗留的动物骨骼。室内工作主要是鉴定动物骨骼的种属及所属的部位;将鉴定了种属及部位的骨头按所出的层位、单位及文化层分别统计。统计属于各个文化层的各类动物的数量及它们各自在全部动物中所占的百分比;对猪的颌骨进行年龄测定并按文化层进行统计;注意动物骨骼上的人工及埋藏因素造成的痕迹。在以上整理的基础上,探讨当时人的行为。

从已发现并整理的动物种类看,当时人的生产活动包括家畜、狩猎、捕鱼等。动物种类包括鸡、家猪、梅花鹿、猴、竹鼠、兔、狗、鲤鱼、草鱼等。家猪在全部动物中所占的百分比从裴李岗文化到战国时代有一个逐渐增多的过程。鹿的数量及其在动物群中所占的比例从裴李岗时期到庙底沟二期文化以后,有一个逐渐减少的过程,并且减少的幅度很大。

班村遗址动物骨骼的整理工作尚未结束,目前我们仅能推测裴李岗文化的人获取肉食资源的活动包括家畜、狩猎及捕鱼,而狩猎尚占相当大的比例。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人的家畜活动很明显。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家畜包括家猪、鸡、狗,在动物总数中它们的比例接近百分之八十,而通过狩猎、捕鱼获得的动物仅占百分之二十,这证明当时人的肉食来源主要依靠家畜,但他们还是注意利用周围的自然环境给他们提供的肉食资源。当时人饲养猪,除食用外,可能还用小猪进行祭祀等活动。当时解体动物比较熟练,因此在骨头上留下的切割痕迹很少。

制陶工艺研究

班村裴李岗期文化遗存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后段。已有泥制陶、夹沙陶之分。泥制陶所用泥料未经淘洗,含少量沙粒。夹沙陶所有沙粒未经筛选,尚无粗砂、细砂之分。坯体均为手制,采用泥片筑成法。在拍打整形过程中产生绳纹。陶器采用氧化气氛烧成,烧成温度低,氧化不充分。裴李岗文化的制陶工艺比较原始。

仰韶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泥质陶用泥料一般未经淘洗含个别砂粒,夹砂陶所用砂粒经人工筛选,有粗砂、细砂、之分。

坏体均为手制,采用泥条筑成法,有正筑、倒筑之分,盘筑、圈筑之别,以盘筑为主。双唇小口尖底瓶是庙底沟类型的典型器物,其下半身为倒筑盘筑,上半身为正筑盘筑,然后二者套接。其口部一般为另制,大多数口在外侧颈在内侧套接,自然地形成榫印结构。过去有人说仰韶葫芦瓶是轮制的,现已查明葫芦瓶仍为手制,采用正筑泥条盘筑法成型。坯体的修整方法以刮削和慢轮修整为主。在慢轮修整过程中用工具对口部进行加工是小口尖底瓶形成内外双唇特征的主要手段。在成型或整形过程中产生的纹饰以线纹为主,出现少量篮纹。在成型或修整后施加的纹饰以凹弦纹、彩陶为主。密集凹弦纹具有特色。用附加堆纹和圆饼纹组成坐式裸体男子图案尚属首次发现,这种图案是男性崇拜的反映。弧边三角纹是典型庙底沟类型彩陶的图案。大多数陶器为红陶,采用氧化气氛烧成。少数陶器为灰陶,采用还原气氛烧成。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在泥条筑成、慢轮修整、彩陶、氧化烧成诸方面都已成熟,制陶者的技术思想实用与美观统一,高度重视彩陶工艺。

庙底沟二期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前段。坯体的成型工艺可分手制、手制与模制兼用两类,以手制为主。模制法是庙底沟二期文化首创的成型方法。坯体的修整方法以拍打为主,表明注重整型和加固器壁。在成型或整型后施加的纹饰以附加堆纹为主。箍状附加堆纹起源于仰韶文化西王村类型,盛行于庙底沟二期文化。彩陶罕见。多数陶器为灰陶,还有灰褐陶,都采用还原气氛烧成。灰褐陶的存在,是还原烧成技术尚未成熟的表现。

庙底沟二期文化在成型、修整、装饰、烧成等诸方面都已发生量的变化,处于由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度,由氧化烧成技术向还原烧成技术过度阶段,制陶者的技术思想是实用重于美观.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大司空村类型    下一篇 庙底沟二期文化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