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珍稀水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中文名称
- 雷州珍稀水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地理位置
- 雷州半岛西侧
- 气候类型
- 热带季风气候
- 占地面积
- 46864.67公顷
- 景点级别
-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保护对象
- 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
目录
1983年广东省最早设立的海洋与渔业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雷州白蝶贝省级自然保护区”;
2003年成立了雷州白蝶贝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2006年设立雷州珍稀水生动物省级自然保护区,并申报国家级保护区;
2007年审核并通过为雷州珍稀水生动物国家级级自然保护区;
雷州珍稀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位于雷州半岛西侧,地理坐标为东经109°31′~109°48′,北纬20°32′~20°44′,面积为46864.67公顷。
雷州珍稀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属热带季风气候,海水终年温暖不冻。年均温在23℃以上,最冷月均温超过15℃,极端最低温一般大于4℃,全年无霜。0℃左右低温仅见于个别年份。年降水量1300~1700毫米,由东向西渐减。降水集中夏、秋两季,多暴雨。12月~翌年3月的降水量不及年总量的10%,且年变率大。一般10年有6年春旱。海陆风明显,主导风向为偏东风,年均风速3.5~4米/秒。夏秋间多台风暴雨。
雷州珍稀水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丰富,珍稀水生动物多样。调查记录的各种动物共7门、18纲、57目、209科、599种,其中脊索动物门5纲、25目、94科、257种,腔肠动物门的石珊瑚目18种。拥有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11种,其中包括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儒艮、中华白海豚等2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大珠母贝、白氏文昌鱼、绿海龟、棱皮龟、玳瑁、斑海豹、热带点斑原海豚、宽吻海豚、江豚等9种。在区内记录的物种中,有6种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Ⅰ,20种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Ⅱ;有近40种被列入中国濒危物种红皮书和IUCN红皮书中的极危、濒危、易危物种名录。
雷州珍稀水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和生物群落类型丰富多样。在保护区的潮下带以玄武岩等为基底的海区,分布有多种相应的、具有比较典型性的珊瑚礁生态系统、海藻床生态系统和白蝶贝生物群落等;在以泥沙为主要被覆的软底质海区,则有长竹蛏生物群落和其它软底质生物群落;在保护区的潮间带生态系统中,具有礁石相潮间带生物群落和泥沙相潮间带生物群落等。该保护区的保护对象为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主要包括各种珍稀濒危水生动物、各种珊瑚、各种典型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及各种海洋生态系统和群落等。
雷州珍稀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大陆沿海保护最完好、生态类型最为丰富的热带典型生态系统之一。是中国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少的近岸典型,其核心区基本处于原始状态。共有30种水生动物受到国家法律或国际公约保护,还有列入中国濒危物种红皮书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的极危、濒危、易危物种名录40种,是中国最为重要的热带近海珍稀水生动物的避难所。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徐闻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一篇 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