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通火山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中文名称
- 伊通火山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地理位置
- 吉林省中南部
- 气候类型
- 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 占地面积
- 764.8公顷
- 景点级别
-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成立时间
- 1983年
- 保护类型
- 自然地质遗迹
目录
1983年10月保护区成立,1985年12月晋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而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吉林伊通火山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中南部的长春市、四平市、公主岭市和伊通满族自治县、三市一县九个乡镇境内,北靠长春市,南与辽源市接壤,西临公主岭市,东与双阳市和磐石市毗连。地理坐标为东经124°50′—125°22′,北纬43°14′—43°35′,分布面积达600余平方公里,区内的16座火山锥及周围的划定区域,总面积764.8公顷,其中核心区405.8公顷,缓冲区359公顷。
保护区位于辽吉山地与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东部为辽吉山地,山地高度向东逐渐增加,海拔高度一般大于500m,属于中山丘陵;西部为北东向延伸的大黑山地垒山,海拔高度一般低于500m,属于低山丘陵。伊通火山群处于我国东部巨型构造—郯庐断裂带的北延段主要分支断裂带内,即伊舒地堑盆地内。火山锥体形似钟乳峰拔起,沿北东方向,成两列分布在伊通盆地的平川之上。主要地貌类型有:断块山地、断陷平原、地堑盆地和垒山等。海拔高度一般在300—600m之间,相对高度在200m左右。
保护区所在地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是春季风大干燥,夏季湿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漫长。年均气温4.7℃,极端最高温度为35℃,极端最低温度为38℃;多年平均降雨量为630mm;常年多东南风,多年平均风速为3.22m/s,无霜期为120—130天。
伊通河从西南向北曲折流经本区,水深(大)2.5m,年均流速5m/s,流域面积为398.3km2,隶属饮马河水系;孤山河和小孤山河属东辽水系,其流域面积、流速、流量均较小。
保护区内主要土壤类型有白浆土、黑土、棕壤、沼泽土、冲积土、泥炭土和石质土等11种土类。
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基性玄武岩“侵出式”这一独特的火山成因机制、奇特的火山景观。
保护区内16座火山锥体都是孤立而分散的,从保护价值的角度,把它们分成三个保护级别。在分类保护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对保护区功能区划的规定,结合地质遗迹类自然保护区的特点和本区的实际情况,把火山锥体的保护范围按照其出露的规模,划分为核心区和缓冲区,总面积为764.8公顷。
核心区:以每座火山锥体的基座范围划定为核心区,面积为405.8公顷,占保护总面积的53.1%。
缓冲区:每座火山锥体基座向外围延伸一定的范围(500米)作为缓冲区,总面积为359.0公顷,占保护总面积的46.9%。
伊通火山群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成立于1985年9月,其前身是伊通火山群自然保护区管理所。为吉林省环境保护厅下属正处级事业单位,核定处级领导职数2名(一正一副),管理局内设行政管理办公室、技术科、管护科,下设4个基层管理站。
保护区管理局下设的各科室分工明确,职责清晰,责任落实到人。制定了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实行了局、科、站三级专业管护网络,使日常管理、运行得到了充分保障。成立保护区管理局后,该局认真开展了保护区日常监测、监视和保护、建设工作,聘请了有关专家对保护区内16座火山锥体进行了踏查、测量,并绘制出图件,合理地划定了保护区区界,埋设了标桩,在全国自然保护区中率先完成了划界立标工作。
保护区是国内外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进行科研、科考和教学实习的基地,是开展科普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美国国家联邦地质调查局、法国巴黎第七大学、日本京都大学、广岛大学、意大利罗马大学、西班牙扎拉构扎大学、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俄罗斯海参崴国立科 技大学、美国铁雪伦石油公司、德国汉诺威古生物研究所及第三十届地质大会的东北科考小组等,都数次来保护区进行科研、科考活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地矿部、农业部、国家民委、国务院编委、中顾委、全国人大、国家地震研究所、中科院地研所、东北师大、吉林大学、长春科技大学等领导同志,各界知名人士、科研单位及大专院校师生先后来伊通火山群进行科研、科考、科普与教学活动。
伊通火山群形成于新生代第三纪渐新世至上新世,距今约有3380万年——870万年,该火山群保存着大量的深源橄榄包体,其丰富程度和标准是中国国内和国际上其它火山所不具有的。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辽宁努鲁儿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一篇 冉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