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瓦尔特·莫德尔

奥托·莫里茨·瓦尔特·莫德尔(Otto Moritz Walter Model,1891年1月24日-1945年4月21日),德国陆军元帅。
中文名
奥托·莫里茨·瓦尔特·莫德尔
外文名
Otto Moritz Walter Model
国    籍
德国
出生地
东普鲁士的廷根
出生日期
1891年1月24日
逝世日期
1945年4月21日
职    业
军人、北方集团军群的总司令
主要成就
钻石双剑银橡叶骑士十字勋章
军    衔
陆军元帅

目录

莫德尔1891年元月24日出生于东普鲁士的廷根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他父亲是师范学校的教员和普鲁士皇家乐队的指挥。他1909年起在德意志帝国军队服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在西线部队作战,曾短时间在参谋本部服务,尔后参加凡尔登战役,曾因数次负伤而获高级勇敢勋章。

战争结束,莫德尔已是上尉,继续在陆军中服务,曾担任步兵第二团团长。1935年被任命为陆军参谋本部技术司司长。他当时的长官曼斯坦因将军夸他是群人中的强者,并喻之为“鲤鱼池中的梭鱼”。

荣升少将

1938年,莫德尔晋升少将。1年后升任驻德累斯顿第四军参谋长,参加了波兰战役,该军在拉多姆附近参加 了对强大的波兰军队的围歼战。

波兰投降之后,莫德尔升任布施上将指挥下的第十六集团军参谋长。该荣团军曾属于人集团军群,参加了对西线的战斗,战斗在摩塞尔河上游的特里尔一带,曾突破马奇诺防线而占领凡尔登。1940年11月,莫德尔晋升中将,并重新担任指挥职务。

坦克军长

在苏德战争中,莫德尔最初指挥第二坦克集团军的先遣部队第三坦克师,表现了一往无前的勇敢精神。在1941年7月9日,获骑士铁十字勋章。10月,希特勒晋升他为装甲兵将军,同时任命他为部署于莫斯科以北的第四十一坦克军军长。

1941年10月2日,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向莫斯科发起大规模的突然进攻(参见莫斯科战役)。第三坦克集团军迅速向前推进,从北面突向苏军防御阵地。先头部队在夜间已经看得见苏军防卫克里姆林宫的高射炮部队发出的炮火。但是,此时德军已筋疲力尽,伤亡越来越大,补给日益减少,燃料弹药运输中断,致使攻击受挫。莫德尔所部第六坦克师各坦克团所受损失最大,可以使用的坦克只剩下十余辆。莫斯科未能攻下,希特勒愤而撤销了坦克第二集团军司令古德里安的职务。德国陆军总司令布劳希齐元帅也奉命退役。

接替上将

1942年元月,第九集团军司令施特劳斯上将因病获准辞职,莫德尔于1942年元月接替了他的职务。此时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北翼发生了严重危机。坦克第二集团军和野战第四集团军之间被苏军打开了一个极为危险的缺口,苏军由卡卢加、别廖夫以东地域实施的进攻扩大了这一缺口,并进抵尤赫诺夫、苏希尼奇一线;尔后,以重兵向斯摩棱斯克迅速突进,直指多罗戈布日地域,切断了布良期克-维亚济马铁路,使正在撤退中的德军第四集团军陷入巨大威胁中。经过十分激烈的战斗,第四集团军终于在苏希尼奇以西地域同坦克第二集团军联手堵住了战线缺口,并同左邻坦克第四集团军一起组织起了从尤赫诺夫到格扎茨克的防御。但是,苏军在这条德军勉强建立的防御线后方进行了积极的战斗。他们不断对德军坦克第四集团军和野战第九集团军的唯一交通线斯摩棱斯克-维亚济马铁路实施攻击。还拦截了德军的后勤补给纵队,袭扰德军这两个集团军的后方。

不仅如此,苏军优势兵力还在鲁扎河和拉马河及加里宁以北弛区发起攻击,把德军部队压迫到了格扎茨克、勒热夫一线。同时,苏军还以快速兵力利用冬季条件从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与北方集团军群薄弱的接合部完成了突破,击溃防守的德军师。其坦克部队从这个突破口内长驱直入,一直冲到德军背后的霍尔姆、大卢基地区。另一强大的苏军集团向南迂回,突破了德军在勒热夫以西的警戒线,尔后由西面攻击勒热夫和德军第九集团军司令部所在地瑟乔夫卡。当德军忙着在勒热夫以西战线阻止苏军突进时,苏军其他兵力已在德军第九、第十六集团军的接合部突向别雷,由那里深入德军第九集团军和坦克第四集团军后方,其各先遣支队则突进到了维亚济马西北地域。德军第九集团军和坦克第四集团军均被包围。

德军阵线一片混乱。几小时以前还在后方的德军指挥机构,很快就被苏军的突击队捣毁。在第一线大后方的汽车纵队,突然遭到苏军坦克的袭击。撤退中的第一线部队也被苏军包围。视为生命线的斯摩棱斯克—维亚济马—勒热夫—奥列尼诺铁路也遭到了威胁。谁也分不清哪里是前方和后方,部队之间无法取得联系。

兵临城下

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只有莫德尔一个人仍然保持着镇定和沉着。

他深知此时不能考虑退却,否则会导致技术装备大量损失,部队战斗力会减弱,应尽快扭转局面。莫德尔将军于元月20日到达德军最高统帅部,请求增派一个坦克军归他指挥。希特勒答应了,并要把这个坦克军用于格扎茨克地区。而莫德尔根据战线的实际情况,要把兵力用于勒热夫地区。对此。军中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希特勒固执己见,毫不让步,莫德尔则大胆地问:“我的元首,是你在指挥第九集团军呢,还是我在指挥?”希特勒惊诧地抬起头,随即语气强硬地说:“我命令你把坦克军使用在格扎茨克!”莫德尔仍不服从,并坚决反对希特勒干涉他的指挥权。他说,他对前线战况了如指掌,而最高统帅部的人只能按地图进行判断。

希特勒终于让步了,但他强调说,莫德尔必须对由此引起的一切严重后果负责。

大展神威

战争的进展证实了莫德尔的判断,苏军对斯摩棱斯克—维亚济马—勒热夫—奥列尼诺铁路构成的暴露的大四边形地区的进攻,以在勒热夫西北最为猛烈。不断进行的攻击看来是想突破德军第九集团军的正面。该集团军在最困难、最残酷的战斗中能否守住交通线,已是生死攸关。莫 德尔将新调来的坦克军投向战场,并亲自指挥向苏军反冲击。这样,在特别激烈和损失惨重的战斗中,他击退了进攻的苏军部队,稳住了自己坚守的阵线。并逐步把深入自己后方的苏军部队逐离了尔热夫西南地区,到暴风雪来临的时候,苏军暂时停止了攻势。这次战斗,莫德尔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获得了希特勒的信任。

激战中的德集团军激战中的德集团军

执着隐忍

不久,莫德尔解除了第九集团军被苏军包围的威胁,因而获得银橡叶骑士铁十字勋章。从此,莫德尔被誉为“转危为安的人物”。同时,他还以作战残忍闻名于部队。这是因为在战斗中,他一旦选择了目标就不惜任何代价非要达到目的不可,就是部队打得所剩无几,血溅自己的军装,也决不改变决心。当然他也表现出了正确的判断和果敢的决心,坚强的毅力和严格的管理。他敢于表明自己的观点,即便同上级有分歧意见也毫不隐瞒。他喜欢经常同第一线的作战部队在一起。他还亲自过问后勤事务,这是因为他懂得越是现代化的战争后勤越重要。

冬季攻势

由于苏军的冬季攻势,德军已很难获得决战的胜利。德军最高统帅部制定了一个新的作战方案。陆军参谋长蔡茨勒将军不同意这一方案,他仍然主张不失主动地大胆实施更大规模的作战。

希特勒最初也犹豫不决,但他终于同意了蔡茨勒的意见,于是决定以库尔斯克弧形地带为作战目标。苏军在该地带深入德军阵线宽约200公里,纵深约100公里。德军计划用钳形运动围歼该地区的苏军。

这一代号为“城堡作战”的攻势,按计划应于4月开始。中央集团军群已命令莫德尔的第九集团军完成作战准备,从奥廖尔向库尔斯克突进;而南方集团军群则派遣所属坦克第四集团军由南方对此目标突进。

希特勒不同意4月发起攻击,他要使用新型坦克参战,致使日期一再拖延。莫德尔根据空中照相侦察情报指出,他的第九集团军很难在这种遍布野战工事的地形上前进,必须实施另一种攻击战术,否则就应放弃“城堡作战”。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克卢格元帅不同意莫德尔的看法。他认为,攻击地区的苏军野战工事并没有那样多,许多阵地是苏军已经放弃了的。

直到1943年5月4日,希特勒仍未下定决心。在曼施泰因元帅的参谋长一再催促下,经过若干次会议的商讨,最后才决定7月5日发起攻击。可是宝贵的战机已经延误。

德军准备进攻时,指望以小的损失换取决定性的胜利,改善双方兵力对比,并依靠所取得的胜利保持主动权。通过明显削弱友邻地段和使用几乎全部刚组建的东线战役预备队,使在奥廖尔以南防守的莫德尔的第九集团军的实力,已扩大到5个坦克师和8个步兵师。

正面突击

进攻一打响,莫德尔的集团军在空军猛烈的空中支援下,以豹式坦克开路,从90公里宽的正面实施了迅猛突击,直楔入苏军防御阵地12公里。但很快就被苏军扼止了进攻势头。无论莫德尔怎样的督促,怎样的进行残忍作战,遭到惨重损失的该集团军还是被迫在苏军的铁壁面前于7月12日停止了进攻。13日,希特勒不得不下令停止“城堡作战”。可是在奥廖尔以南交战最激烈的时候,苏军在奥廖尔以北地域已转入进攻,从德军的两个防御地段上进行了突破,迫使对德军第九集团军和坦克第二集团军实行统一指挥的莫德尔上将于苏军进攻的次日从南进集团中抽出几个坦克师和摩托化步兵师用以支援奥廖尔以北的战斗,随后他退回了进攻出发阵地。到7月21日前。由北面实施进攻的苏军把突破口正面扩大到将近50公里,向纵深推进了60公里,逼近了对整个奥廖尔德军突出部进行补给的铁路线。由东面进攻的苏军也已紧逼到奥廖尔。德军已经无法扼守几处都被突破的奥廖尔突出部,苏军攻击的猛烈程度达到了顶点,莫德尔再次被迫将两个集团军后撤到布良斯克以东防线。德军此时损失极惨,被打得疲惫不堪,急需撤到后方休整和补充。第九集团军的每个师的人数都减少了一半以上,有的师只剩下几个不满员的营。它编成内被打残的一些坦克师已集中到中央集团军群的右翼,用以保障同南方集团军群的按合部。该集团军防守的向东突出地段似乎快守不住了,其正面也不只一次处于被突破的边缘。

莫德尔又一次被迫在苏军强大优势兵力于8、9月间压迫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的北翼退却时,把第九集团军和也受他指挥的坦克第二集团军撤至第聂伯河,并于10月初在该河构筑了一条新防线。本来,希特勒不让莫德尔后撤而令其固守。但莫德尔不听那一套,他向最高统帅部的参谋长说:“请你报告元首,莫德尔不执行这种命令!”他甚至敢于向希特勒呈上报告,指出后者指挥上的重大错误,并亲自来到元首的统帅部面陈意见。希特勒竟然采纳了他的意见。当10月初莫德尔暂时制止了苏军对其正面的攻击时,希特勒甚至称他是“东线的救星”。

过失受罚

但是到了11月,尽管德军第九集团军接收了第二集团军转隶过来的一些部队而加强了力量,却仍在戈梅利地域的突出部遭到苏军合围的危险。莫德尔和他的上司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长官及陆军总参谋长尽了一切努力,也未能使希特勒准许撤出戈梅利。直到苏军于11月23日切断了莫济里至日洛宾的铁路线,德军第九集团军的翼侧已深远暴露,它同第二集团军的联系已中断,才被莫德尔指挥着撤出来。苏军26日占领该市,马不停蹄的苏军在普罗波伊斯克地域突然发起突击,在20公里正面上楔入德军防御,并推进了10公里。同时,以一部兵力向西南罗加乔夫方向进攻,使德军第九集团军左翼出现非常危机的情况,迫使该集团军脱离了第聂伯河。莫德尔上将因失败受到了极为恼火的希特勒的贬谪,他的集团军司令之职被免除而调任预备役指挥官,听候使用。

临危受命

1944年元月,当苏军在列宁格勒东方和北方突入德军防御战线时,希特勒又重新起用了莫德尔,并任命他为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的总司令。苏军的进攻从1月14日开始,19日突破了德军筑垒阵地。20日,那些在坦克和航空兵强大支援下的从奥拉宁包姆登陆场进攻的苏军与从列宁格勒以南普尔科夫发起进攻的苏军胜利会师。托斯诺地域的列宁格勒一莫斯科铁路段已被苏军越过,柳班、加契纳一线被苏军攻占,德军的大量器材、装备都落入了苏军手中。同时,诺夫哥罗德也被苏军占领,德军第十八集团军付出惨重损失的代价后才避开了被合围的危险。德军不得不撤过了卢加河。这就是莫德尔上任前的情况。

莫德尔接受了新的任命后,于2月1日取代了屈希勒尔元帅。他在没有任何预备队的情况下,立即组织实施了大规模的机动退却。2月18日,他首先撤出了旧鲁萨鏖战地域的部队。接着在21日放弃了霍尔姆。又将第十八集团军在中央地段的部队撤离了卢加,将其右翼和第十六集团军撤过了波尔霍夫。这种机动退却和收缩使苏军进攻部队无法把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分割成几部分吃掉,使苏军要通过一系列深远穿插、迂回包围的围歼战消灭德军这个集团军群的企图不能得以实现。莫德尔一面指挥机动退却,一面指挥各集团军抗击苏军的冲击,终于在短时间内救出了处于危险境地的部队,并在3月初前建立了新的防御地区。这个新地区在南面涅韦尔西南与中央集团军群坦克第三集团军阵地相连,接着基本上沿韦利卡亚河向北经奥波奇卡、奥斯特罗夫伸延到普斯科夫。莫德尔在楚德湖以北狭窄部分击退了突入阵线后方的苏军的冲击,扼守住了新防线。他的指挥以果断的决心,周密的部署、准确的实施让战局从极端不利中摆脱了出来,威望在德军中迅速提高,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在其率领下信心重新建立起来,在已缩短了的战线上抗击住了苏军猛烈的攻势。

危险降临

3月间,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在布格河、德涅斯特河和普鲁特河的全部防御阵地被苏军突破后陷于崩溃,A集团军群也从因古列茨河到季利古尔河再到因古尔河一退再退。苏军将这两个德军集团军群压迫到了布袼河的后方。这本来都同希特勒的瞎指挥不无关系,但他却把责任完全推到曼施泰因元帅和克莱斯特元帅两位集团军群总司令身上,因而把他们都免去了职务,他们的继任者分别是莫德尔和舍尔纳。希特勒指望这两个人会十分坚决而又遵照他的指示行动。饲时,上述两个集团军群分别改称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和南乌克兰集团军群。其实从地理上说,这名称已不符合实际情况,至少南乌克兰集团军群徒具虚名。

莫德尔上任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司令长官,希特勒晋升他为元帅。他的北方集团军群司令之职由林德曼上将接任,但莫德尔仍保留着参与指挥的权力。这位以残忍作战著称的元帅,又在新的作战区域实施了以“焦土”作战防御苏军的战略进攻的打法。4月初,莫德尔指挥北乌克兰集团军群经激烈的战斗,解救了被苏军重兵包围的德军坦克第一集团军。尔后,调集新锐兵力遵照希特勒的命令实施进攻。他企图前出科洛梅亚、捷尔诺波尔一线,挺进到亚布洛泥茨基山口的苏军被莫德尔击退到科洛梅亚、布恰奇一线以东。但是他却无力解救几星期以前遭到合围的捷尔诺波尔,那些防守的德军一直到最后一刻还眼巴巴地指望他的救援。4月15日,苏军经过激烈的巷战后攻克了该市。莫德尔的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在喀尔巴阡山前方和东加里西亚较成功地建立了一条连贯的防线,并暂时阻止了苏军的推进,

争论研讨

这个时候,德军对苏军到底在哪个方向实施大规模的决定性的进攻看法不一,引起了争沦。6月14日,德军陆军总参谋长召集会议,会上,中央、北方和南部两个集团军群的参谋长们都指出苏军可能在中央集团军群的正面实施主要进攻。但是希特勒和陆军总参谋部却认为苏军的主攻方向在北乌克兰集团军群的正面,这实际上是当时指挥加里西亚战场的莫德尔所持的观点,这个观点对希特勒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于是,大部分坦克都集中到了北乌克兰集团军群那里,莫德尔准备跟苏军“以突击对付突击”。

不幸的是苏军的主攻方向恰恰就是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正面,同时对其他德军集团军群也展开了攻势,新的危机立刻又发生了。苏军于6月21日实施了由强大炮火、航空兵、坦克、摩托化步兵及大量步兵师构成的不可阻挡的进攻,一举突破了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防御阵地,并击溃、打残、包围了德军坦克第三集团军、第四集团军和第九集团军,直突入到德军阵地西侧很远的地方(参见白俄罗斯战役)。德军中央集团军群面临崩溃的同时,北方集团军群在莫德尔向希特勒的积极建议下准备撤到西德维纳河以南,凭借水障阻止苏军的推进。莫德尔这样做的目的,是因为只从北乌克兰集团军群编成内抽调援兵加强中央集团军群的中央作战是不够的,正确解决了北方集团军群的撤退问题,就可以从其兵力中腾出整整一个集团军加强中央集团军群的北翼。莫德尔这样热心当然是有目的的。他于6月28日取代布施元帅当上了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同时还继续兼任北乌克兰集团军群总司令,他的指挥范围更加大了。

莫德尔到达中央集团军群战区面临的第一件事,就是调集一切力量在明斯克南北建立新的防线,恢复一定的战斗态势。他耗费了许多精力,把预备队和从暂时还由他管辖的一些地段增调来的几个坦克师的援兵使用在防守地域纵深(由于苏军航空兵的拦截和油料不足,使他无法用汽车从北乌克兰集团军群正面运来哪归一个步兵师),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挽救局势,但这样做就意味着让第九、第四集团军听天由命了,他已顾不上他们了。

胜败已定

7月初,德军第九、第四集团军失败的命运已经注定了。到7月2日,大约有25个德军师被苏军消灭(参见明斯克战役),遭到合围的一些德军残部实际上已完全丧失了战斗力。4日,莫德尔向希特勒报告,他当面的苏军在350公里的突破正面上拥有126个步兵师,117个摩托化旅、6个骑兵师和45个坦克旅;而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只剩下8个师的兵力了,他紧急要求和申请从速调集力量来完成困难而又长期的战线恢复工作。4日当天,苏军攻占了波洛茨克地域。5日,从明斯克以东地区发来了最后一份无线电报,这是被围德军突围无望的绝命书。德军第九、第四集团军被彻底围歼,大批德国军人成了苏军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的俘虏。

在德军第九、第四集团军覆灭后,德军被击溃的坦克第三集团军残部于7日,在维尔纽斯遭到了苏军合围。经莫德尔一再向希特勒指出:该市由于具有“巨大的战役意义”,必须予以坚守,“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命令实际上在该城守军覆灭时就根本是毫无意义的,应准许其突围之后,他们才在12日逃离开灭亡的命运。由于莫德尔看到北方集团军群与自己的翼侧联系中断,该集团军群在陶格夫匹尔斯地域沿铁路向维尔纽斯方向实施的反击也没能达到目的,而且其陆上交通线被切断的威胁越来越严重。他再次企图说服希特勒定下“重大决心”——把北方集团军群撤到西德维纳河。希特勒和德军海军领导人都表示反对莫德尔的意见,希特勒没有迁就莫德尔元帅和林德曼上将这两个集团军群长官的坚决请求,而命令莫德尔将现有的从友邻调来的兵团、少量新组建而又尚未编成师的步兵团、已扩编成摩托化步兵旅的“元首卫队”、后方警卫师、东普鲁士军区的警察分队和部队来建立起新的战线,它将能在距东普鲁士边界尽可能远的地方阻止逼近的苏军。并且用未遭围歼的第四集团军和坦克第三集团的快速兵力编成突击集团,从南面实施突击,恢复同北方集团军群的联系。命令北方集团军群对苏军追击兵力实施反突击。这一命令实际上是无视真实情况的,因为德军正面向东的绵亘防御极不稳定,新开到的德军师要阻止苏军进攻已非常困难。

北方集团军群司令林德曼上将拒不执行要他用明显不足的兵力反击苏军进攻的命令,还多次请求及时准许他撤回自己的南翼。结果他被希特勒撤职,由弗里斯纳上将所取代。

执行命令

莫德尔执行了希特勒的命令,尽管他曾在7月13日向希特勒指出,即使答应派来的所有师能在7月21日前有组织地赶到,他手里也只有16个德军师在与苏军160个师对抗。并且在开进速度很慢的援兵未到之前,他指挥德军现有部队在格罗德诺、考纳斯、乌克梅尔格一线暂时阻住了苏军几乎还没有受过阻挡的推进。当苏军经涅曼河实施突破后,进而抵达奥古斯图夫时,面对这十分危险的情况,莫德尔集中几乎所有坦克部队对苏军突破部队的翼侧实施了突然而强有力的猛烈反冲击,一举将苏军击退回了涅曼河对岸。

7月底,苏军在涅曼河以北向蒂尔西特挺进和在考纳斯以南前出东普鲁士边界,对德军系新组成的坦克第三集团军及第四集团军北翼再度发起冲击,31日攻占考纳斯。又经过多日极其紧张的战斗,把德军坦克第三集团军在涅曼河以北逐过了杜比萨河。接着,苏军向希奥利艾挺进,直抵拉塞尼艾以南。

苏军在考纳斯以南的进攻部队,于8月1日在维尔卡维什基斯地域差不多进抵东普鲁士边界。对德军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发动的攻势以在布罗德地域的突破为起点,7月16日在利沃夫以北进抵布格河上游。尔后,在科韦利附近突破了德军坦克第四集团军的防御。

苏军前行

仍然同时指挥德军中央、北乌克兰集团军群的莫德尔元帅只好下决心把两个集团军群撤过布格河,以便制止苏军在它们的接合部突破。但是在布格河也无法支持。7月22日,苏军已进至该河西岸的海鸟姆。同日,德军坦克第一集团军被逐过利沃夫东郊。随后几日,苏军向维斯瓦河及桑河挺进,月底前已在佩列梅什利、雅罗斯瓦夫附近及塔尔诺格鲁德以西进抵桑河。苏军要把德军坦克第一集团军逐到喀尔巴 阡山的企图已经很明显,而那些山间通路一被打开,苏军就走上了通往外喀尔巴阡乌克兰和匈牙利的道路。

早在9月30日,德军新任陆军参谋长古德里安上将就要求一定要扼守桑河和维斯瓦河。必须停止继续退却,因为“不停止就可能逐渐退到奥得河和易北河”。不过,到7月底德军还是从桑河后退了,苏军在8月3日进至热舒夫。6日。他们开始克服下一道水障碍维斯沃克河,以及桑多梅日附近的维斯瓦河。

在深入加里西亚的同时。苏军进攻从一开始就指向维斯瓦河中游和华沙。苏军在海乌姆地域强渡布格河后,继续向卢布林推进,7月24日攻占了这一城市,迫使德军坦克第四集团军退往克拉希尼克以及普瓦维附近的维斯瓦河。在弗沃达瓦南北强渡布格河后,转而向北和西北挺进的苏军,则一面包围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南翼,一面向华沙前出。随后实施的迅猛推进,使苏军在7月24日进抵比亚瓦—波德拉斯卡和武库夫两市;苏军中央则逼近了谢德尔采。

集中一切

为了击退苏军这些极其危险的突击,莫德尔集中了一切可以使用的力量。他责成7月中旬从前线撤回的第九集团军的司令部会同坦克第四集团军,保证守住普瓦维与华沙之间的维斯瓦河。除在华沙和维斯瓦河配置一些警卫部队,他答应派给第九集团军司令部的兵力有两个步兵师和两个坦克师,并告之其主力应使用在建于华沙东南的桥头堡。右翼仍然在布列斯特以南的第二集团军,应派出兵力掩护谢德尔采地域。虽然他早些时候就指出,由于总兵力不足,扼守布列斯特只能意味着遭到不可弥补的损失,希特勒还是要等到要塞被围后才让步。那里的德军只好在7月28—29日向西北退却,损失非常惨重。莫德尔为第二集团军南翼构筑了由谢德尔采伸延到比亚瓦—波德拉斯卡的新防区,并且十分及时地把兵力调到了华沙东南地域,从而击退了苏军在维斯瓦河与布格河之间的突击。7月27日,苏军左翼在加尔沃林地域与前出的德军遭遇。一直到谢德尔采及其以北地区都展开了顽强的拼杀,苏军奋勇突击。曾一度在德军第二集团军西翼与华沙桥头堡之间取得了进展,并从四面包围了这个桥头堡。德军在莫德尔的严令下通过反冲击于8月3日击溃和围歼了突入德军阵地纵深的苏军突击集团第三坦克军,消除了这次危机。莫德尔的胜利还靠了德军航空兵的强大支援。航空兵在7月28日出动了轰炸机560架次,大大改善了态势。

高级勋章

希特勒为了表彰莫德尔成功的防守,赠与他钻石双剑银橡叶骑士十字勋章。这是一种高级荣誉勋章。

当苏军似乎势不可挡地向波兰首都华沙推进时,波兰地下抵抗组织认为起义的时机已经来到。8月1日,起义爆发了。起初德国在这个大城市里的大部分军事和非军事机关同外界的联系被切断;各火车站被起义者占领;城里各条大街都让起义者封锁。德军只守住了维斯瓦河的几座大桥。假如苏军一鼓作气冲击桥头堡,德军在城里的处境便会绝望。可是苏军却在行进间突然放弃了攻占华沙的企图,集中在华沙周围的大批德军协助卫戍部队奉莫德尔的命令对起义者进行了极为残酷的镇压。德军用自行火炮去加强庞大的警察和党卫军部队,一个街区又一个街区肃清着起义者。9月初。德军长官建议起义者举行投降谈判,领导起义的波兰将军布尔—科马罗夫斯基拒绝了这二建议。同苏军一起进攻过来的波兰军队为解救自己的同胞,曾向德军发起猛攻,9月18日终于清除了维斯瓦河东岸桥头堡的德军部队,迫使德军只好撤出华沙的前地普拉加,并炸毁了河上的桥梁。德军第九集团军司令部的部队到底挡住了波兰军队的狂攻,城里的起义者陷于绝望。波兰人经两个月的艰难的血战后终于失败。

8月。与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对峙的苏军集中了主要力量。莫德尔发现了苏军这一进攻准备后,为节省兵力,于8月10日前逐次退到了华沙东北、文格鲁夫、赞布鲁夫一线以及奥索维茨和奥古斯图夫运河以南的纳雷夫河。8月中旬,苏军发起冲击,持续到8月31日,其许多楔形突击集团已深入德军防御地区,9月3日,把德军两个集团军赶过了纳雷夫河。并在普乌图斯克附近建立了一个宽正面大纵深的登陆场。德军最高统帅部这时还在加重这两个集团军无法承受的负担,因为它打算通过从南面实施突破,恢复同北方集团军群的联系,并在突出的阵地上保持这种联系。为实施对苏军的反突击,调集了两个坦克军。反突击定于8月16日开始,恰恰在这一天,莫德尔元帅被任命为西线德军总司令,而他的原职务则由此前任坦克第三集团军司令的莱因哈特上将担任。

满怀希望

莫德尔赶赴西线接任了服毒自杀的克卢格元帅的职务,成为行将崩溃的西战场总司令兼B集团军群总司令。希特勒指望依赖莫德尔的“出色”指挥使西线战局获得转机。

克卢格的继任者莫德尔,和他的前任刚来时一样,也是胸有成竹地来到西线的。他自以为自己能通过采取果断措施恢复态势,但他也很快就确信。元首大本营还没认清以现有的不足兵力作战是完全没有希望的。他要求有30个师和20万补充兵员。在当时的总形势下,这当然是无法实现的要求,其唯一目的可能只是想再次证明,多次向最高统帅部提出的关于西线情况十分严重的报告是正确的。莫德尔也找不到两个集团军脱离危机的出路。他命令几乎被围于法莱斯地域的军队尽量坚持长一些时间,这一命令废止了他前任的命令,但实际上未必有任何意义,因为盟军的猛攻本身,就很快迫使德军竭尽全力扼守暂时还暴露着的通往东方的通道,以便撤离受到半合围的地区。莫德尔把各坦克师配置在法莱斯与阿尔让唐之间的狭窄走廊两翼,以便扼守这一通道,不让留在半合围圈的德军完全被隔离。同时,命令德军各步兵师负责掩护退却。当步兵师总算成功地撤过奥恩河后,合围圈更小了,这就使留在那里的德军混乱不堪,而且几乎破坏了军队的集中指挥。盟军空军多日的空中突击,使德军运输纵队和退却部队中本来就已日益严重的混乱状态变得更加严重。彻底失败的预感瓦解了疲惫不堪的德军部队的斗志,最后,退却成了毫无秩序的逃跑。

8月19日,美军第三集团军在巴顿的指挥下进抵塞纳河,并在右岸建立了登陆场,企图截断德军第七集团军和坦克第五集团军的退路。为了消除这一威胁,兼任B集团军群司令的莫德尔又从第十五集团军编成中经塞纳河调来3个师,但它们很快就被美军逐到埃尔伯夫,损失惨重。退却的德军困在塞纳河渡口过分聚集,成了盟军航兵的良好靶子,死伤不少。

莫德尔关于防守塞纳河北岸的初步计划是无法实现的。不用说退过塞纳河的两个集团军兵力已经太弱,难以完成这类任务(第十五集团军只拥有6个师),美军第十二集团军群早已在上游强渡塞纳河了。

美军突进

8月22日,美军向南斯推进。8月25日法军一个坦克师进入巴黎。

德军B集团军群溃败了。受该集团军群惨败的影响,8月17白,希特勒命令根本挡不住盟军登陆的第十九集团军的最后3个师从大西洋沿岸地区撤到奥尔良和蒙皮利埃,次日下令把当时总共有10个师的整个G集团军群撤到马恩河上游、索恩河和瑞士边界。从这里可见莫德尔在希特勒心目中的地位,他的失败对希特勒影响有多大。西线的战局这时已能单靠谁的决心、毅力和严格要求所能挽回。

盟军的空中优势使美、英军队在法国北部和比利时不断突入。美军第一集团军在贡比涅和蒙斯之间消灭了德军3个师后,其第十五军于9月6日在色当及其以北渡过马斯河,穿过卢森堡,在9月11日进抵特里尔以西德国边界,与德国西方壁垒的守军进行激战。另一路美军经厄彭和马尔梅迪进抵德国边界。

攻占鲁昂

加拿大部队经过顽强战斗后攻占了鲁昂。

英军猛追德军第七集团军残部,在亚眠东南俘虏了该集团军司令官。9月3日其坦克先遣部队进入布鲁塞尔,次日进入安特卫普。

莫德尔按照希特勒的命令进行了坚守索姆河的最后一次尝试,他打算使新防御地区与索姆河连接起来。该防御地区应经苏瓦松、沙隆,再沿马恩河上游经朗格勒高原和贝桑松,一直伸延到瑞士边界,横贯整个法国。但这种尝试很快就被盟军的进攻粉碎了。英军第二集团军在亚眠以西强渡了索姆河,压迫德军第十五集团军北退。莫德尔紧急命令撤退到瓦尔赫伦岛的所有部队沿连接南贝沃兰半岛和大陆的狭窄地峡东进,以加强德军在安特卫普西北正面和沿阿尔贝特运河的防御。当莫德尔面对诺曼底方向和法国南部两条战线的激战,感到独力难支的时候,9月5日,在希特勒的命令下,西线的两级司令部又重新分开,龙德施泰特元帅再次被任命为西线德军总司令,莫德尔只负责B集团军群的指挥,

全线出击

英军进攻莱茵河,进行了夺取各大桥的战斗。其空降部队竟在离战线很远的地方实施空降,从后方袭击德军防线。他们的一个空降师甚至在距莫德尔设在阿纳姆以西的指挥所不远处着陆,莫德尔险些当了俘虏。

此时,英军有一份涉及整个战役计划的命令落到德军手中,这就使莫德尔和龙德施泰特两位司令官立即采取了有利对策,使德军的作战越来越有针对性,在许多情况下甚至能从坚强的防御中转入反冲击。希特勒这个时候不顾龙德施泰特和莫德尔的反对,命令实施阿登山攻势。12月16日,进攻开始,负整战役指挥的莫德尔使出了浑身解数。进攻头两天强渡了乌尔河,突破了美军防御,21日经苦战后占领了圣维持。在巴斯托涅市接近地差不多全歼了美军坦克第十师。德军中央越过’了乌法利兹。但很快就由于兵力不足,燃料短缺,攻势终于受挫。莫德尔催促希特勒迅速停止进攻。希特勒开始不同意,直至盟军在1945年1月3日发动了大规模攻击,德军才被迫开始退却。

阿登战役失败后,莫德尔的B集团军群辖第七集团军、坦克第五集团军和第十五集团军在特里尔、鲁尔蒙德一线设防。但他把不住美军的攻势,3月3日,美军第三集团军攻占了特里尔。9日进抵安德尔纳赫。10日进至科布伦茨以北,压迫德军坦克第五集团军残部退过了莱茵河,第七集团军退过了摩泽尔河。在雷马根大登陆场,莫德尔的B集团军群同美军第一集团军进行了冲击与反冲击的大血战,但他终未挽回败局,他的B集团军群已被美军压迫到莱茵河东岸并被合围于鲁尔工业区。莫德尔请求及时撤出部队,遭到拒绝后,只好服从命令进行坚守。这时的他一反自己的性格,竟拒绝了希特勒关于摧毁工业区,使敌人长期内不能利用该区工业的命令,第一次没有使用“焦土”作战防御。4月1日,他在北面经哈姆,在南面经锡根分别实施突击,进行了最后一次突围尝试。但是这些不顾希特勒命令的行动在美军的坚固合围下没能成功。

4月14日,美军从南北两面向哈根方向实施猛攻,整个被围集团被分割成两部分,两天后,美军俘虏东集群德军达8万之众。17日,鲁尔工业区完全落入美军手中,西集群德军被歼,共有21个师的325000人被俘。各条路上都有被俘的德军队伍在美军的押解下行进。

生命终点

莫德尔带了3名军官和几个士兵从拉廷根附近的美军纵队中逃到杜伊斯堡附近的密林中。在那里,他告知随从人员,他要自杀,并让他们将他的尸体埋在选定的一棵松树之下。3名军官竭力劝阻,莫德尔不听,他握着他们的手说:“我从未想到自己会如此绝望,我只效忠于德国……”随即开枪自杀。

莫德尔墓碑莫德尔墓碑

莫德尔是一个很有才能的军事指挥员,但也是一个心狠手辣的杀人魔王,他以自杀的方式避免了血债累累之身被押上纽伦堡国际法庭。他似乎是为战争而存在的,战场是他纵横驰骋的表演舞台,有输,有赢;有得意之时,也有失败之日。他的生命随着战争一起结束了。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林德曼    下一篇 贡特尔·汉斯·冯·克卢格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